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动力指标与复发率的影响
2021-07-05王丽娟
王丽娟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按病因又可分为应激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胃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并降低其生活质量。对此,临床建议一旦确诊为胃炎,需尽快接受对症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长期以来,药物治疗一直是慢性胃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使用PP1s抑制剂、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等。早期多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随着药物的不断丰富和用药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出现了多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临床上常规使用胃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单一药物效果不佳,临床应用受限。目前,慢性胃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与免疫、食物、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常采用饮食结合健康教育治疗慢性胃炎,但如果临床症状明显,应及时服药治疗。然而,目前还未发现治疗慢性胃炎的特效药。临床常采用根除Hp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炎,能有效改善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科学合理的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如选用不当或单独使用,不仅会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引起胃炎复发,还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2]。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原则是根除幽门螺杆菌,促进胃黏膜再生修复,减轻炎症。近年来,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雷贝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显著抑制H+-K+-ATP活性,减少胃酸形成,提高胃酸pH水平,从而避免胃黏膜进一步损伤,提高胃黏膜的保护能力,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1-2]。替普瑞酮属于萜类化合物,有利于胃黏膜上皮的快速形成,能加速碳酸氢盐等物质的产生,有效提高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促进胃黏膜的快速修复。此外,替普瑞酮还能促进胃黏膜增生区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有利于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抗溃疡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究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CG患者胃动力指标与复发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1~78岁,平均(52.13±2.61)岁;病程1~7年,平均(3.62±0.11)年。研究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1~79岁,平均(56.21±2.21)岁;病程1~7年,平均(3.61±0.1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配合研究、遵医嘱者。排除标准:有语言沟通障碍、精神障碍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口服治疗,每次50 mg,每天3次,持续治疗14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20)治疗。替普瑞酮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雷贝拉唑口服,每次20 mg,每天1次,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显效,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等症状体征消失;有效,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等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不满足上述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②改善时间,包括餐后饱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显示愈合时间、食欲减退好转时间、幽门螺杆菌检验转阴时间。③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估患者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症状,每项0~3分,分值越低表明身体状况越好。④胃动力指标,包括胃泌素、胃动素。⑤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Table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between thetwo groups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研究组(n=43)对照组(n=43)上腹隐痛症状2.31±0.64 0.34±0.11a 19.893<0.001 2.33±0.63 0.98±0.21 13.331<0.00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餐后饱胀2.35±0.67 0.56±0.11a 17.288<0.001 2.37±0.69 1.01±0.21 12.365<0.001食欲减退2.45±0.61 0.26±0.01a 23.540<0.001 2.36±0.62 1.11±0.21 12.522<0.001
2.3 两组胃动力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泌素-17、胃动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胃泌素-17、胃动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胃动力指标比较(±s)Table3 Comparison of gastric motility indexes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胃动力指标比较(±s)Table3 Comparison of gastric motility indexes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研究组(n=43)对照组(n=43)胃动素(mg/L)531.25±32.28 212.19±17.50a 56.980<0.001 531.45±32.14 313.45±23.12 36.107<0.00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胃泌素-17(pg/mL)11.13±2.91 5.56±1.21a 11.590<0.001 11.14±2.87 8.52±1.04 5.628<0.001
2.4 两组改善时间比较 研究组餐后饱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显示愈合时间、食欲减退好转时间、幽门螺杆菌检验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改善时间比较(±s,d)Table4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time between thetwo groups(±s,d)
表4 两组改善时间比较(±s,d)Table4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time between thetwo groups(±s,d)
组别对照组(n=43)研究组(n=43)t值P值餐后饱胀消失时间14.21±0.45 10.82±0.42 36.114<0.001胃镜检查显示愈合时间15.35±0.56 11.26±0.48 37.131<0.001食欲减退好转时间16.25±0.41 12.82±0.42 38.321<0.001幽门螺杆菌检验转阴时间13.11±0.42 8.82±0.11 64.794<0.001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复发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胃黏膜炎性病变由不同原因引起,且随着生活压力、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反酸、饱腹、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尤为重要[5-6]。
慢性胃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胃病,且易反复发作,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痛、反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近年来,胃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胃炎的治疗研究备受临床医师和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对于胃炎,多采用药物治疗,如雷贝拉唑、替普瑞酮等[7-8]。
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组织修复能力,特别是能增强抗溃疡作用,促进再生防御因子、胃黏膜和胃黏液中磷脂和高分子糖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提高胃黏液中碳酸氢盐的含量,促进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增强黏膜防御功能;同时,替普瑞酮可调节胃黏膜增生的细胞增殖能力,维持黏膜增生细胞的平衡,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黏膜损伤的恢复,抑制胃黏膜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类药物。药理研究证实替普瑞酮可通过促进胃黏液中再生防御因子的表达发挥抗溃疡作用。雷贝拉唑属于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可粘附于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雷贝拉唑不仅能保护胃黏膜,且能增强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功能[9-10]。雷贝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减少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11]。两药合用可防止胃酸进一步侵蚀胃黏膜,为胃黏膜修复创造良好条件。因此,联合用药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炎症反应的发展[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餐后饱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显示愈合时间、食欲减退好转时间、幽门螺杆菌检验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胃动力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能明显改善胃动力水平和胃黏膜修复效果。分析原因为,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广谱抗溃疡作用和组织修复作用,能提高胃黏膜微粒中糖脂中间体的生物合成速率,从而促进高分子糖蛋白的合成。雷贝拉唑属于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可附着于胃壁细胞表面,作用于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果实,减少胃酸腐蚀,从而增强胃黏膜对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胃泌素是一种刺激胃酸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明显的侵袭作用,常作为慢性胃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减少胃泌素分泌逐渐成为治疗慢性胃炎的新思路。胃动素是一种促进胃肠动力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肽类激素。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与慢性胃炎的发病密切相关[14-16]。由于时间、样本量和环境因素的限制,本研究未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加以补充。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CG效果优于替普瑞酮单一用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胃动力,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