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非遗文化在地域民俗绘本中的传承应用
——以江南龙舟民俗绘本为例

2021-07-04梁民华王箫音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4期
关键词:龙舟常州民俗文化

梁民华 王箫音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非物质文化研究与传承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张扬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之下绝大部分非遗文化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部分非遗文化已经淡忘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尤其是目前中国打工潮的影响,年轻人的地域变化很大,也对民俗非遗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是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的一把双刃剑。

二、江南龙舟民俗绘本缘起

常州是一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有着许多的非遗文化项目,其中民俗类文化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点,如常州划龙舟、杨桥庙会、柚山放花灯、指前鱼灯等,需要传承与保护。促进常州非遗文化的发展,保护非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代每个人的责任,提高对非文化遗产的认识。民俗文化是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研究江南民俗文化、江南地域文化的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常州的非遗中民俗文化都是江南地域留存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端午划龙舟的民俗传统在各地都有流传,划龙舟源于对屈原的敬重,悼屈原而来!常州的龙舟文化起源较早,常州自明代起,每年农历五月,就有划龙舟的民间习俗。据历史文献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常州城中端午龙舟竞渡延续至初六日,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当时的常州著名文人、身为乾隆二十六年探花的赵翼有诗赞曰:“上至下虎丘,龙舟不及常州。”“岸边万扇摇风处,也似金鳞闪日光。”常州端午龙舟竞渡以清光绪三、四年间为最盛。又据《武进阳湖合志》记载: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常州城中心白云渡都要开展龙舟竞渡活动。白荡河内的龙舟竞渡,相传在18 世纪60 年代(即乾隆二十五年)之前,当时的白荡河面积辽阔,河水清澈见底,每年端午节前,沿荡各村纷纷整修龙船,训练青年划手。清代常州诗人洪亮吉在《外家记闻》里,记载旧时常州城内五月端阳赛龙舟的盛况:“端阳云溪竞渡有龙舟六艘,城内是五色龙,东门的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南门是白龙、北门是乌龙”。“清晨,故城四方民众划着六龙舟,汇聚城内子城河白云渡东端的白云古渡,争相竞渡。夜以继日,挑灯竞渡,一条条光灿灿的火龙舟游于溪中。”据《武进县志》记载:“夜龙舟之戏四面各垂小灯,竞渡如白昼。”

近年来,通过绘本的形式表现民俗文化,利用民俗文化,提升绘本创作。绘本号称“纸上的戏剧”运用绘本的画面表现民俗文化是艺术语境,自然的将画面的讲述常州传统地域文化的民俗文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和宣传文化的传承的概念。

三、民俗文化在绘本故事情节中的延伸与设计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的不断文化积累和文化沉淀过程中流传下来的文化;绘本通过图画形式,辅助文字说明来表达一定寓意的内容与世界观,绘本表现民俗故事,具有大众性和传播性。江南龙舟民俗绘本从故事的定位上,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流传性,符合民俗文化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的延伸

江南龙舟民俗绘本内容设计延续了文化历史发展的主线,故事设计立足江南文化,本身有一定历史时间的跨度。从少年的视角表达对龙舟节日活动与流传历史文化的认知,绘本采取插叙的方式,也是让故事再表达历史的交替变更的过程,龙舟文化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二)情节设计的想象

整个绘本的故事情节设计以龙舟历史发展为线索,龙舟文化在江南地域发展的特色为主题内容背景,表现龙舟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对民俗文化生活产生了影响。江南龙舟民俗绘本情节设计融合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融合中国龙文化的神话故事内容,扩宽了绘本的想象的空间,让龙舟文化更加富有神秘色彩,增强绘本的情节性和可读性。

(三)历史人物再设计

从绘本的脚本情节中,加了历史人物的设定,如屈原、乾隆,洪亮吉,不同的历史人物都有一段和龙舟文化的相关历史文化故事,龙舟文化在江南的地域上流传了很多的历史痕迹,融入历史人物设计的优势,表现了文化的历史的关联和延伸,使得内容更加丰满,延展了地方历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相互影响。

四、绘本的民族化造型设计

(一)民族化造型创新

民族化的造型风格设计,一直是国产“美术片”的设计特征,绘本民族化设计融合了传统美术片传统造型,进行对其进行统一与简化,延续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绘本背景设计以江南地域的静物为设计背景,借鉴了敦煌壁画的线条表现手段,通过散点透视关系表现画面构图关系,并以曲线形为线形导向,增强画面动感。如少年的现象设计,融合中国儿童的特点,五官设计尽量简洁,又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如龙的造型设计,基本以壁画的线描表现为主,设计富有图案化,形态意象化。又如卷云的设计,结合传统的长云纹设计,长云纹相对于卷云纹,减少涡卷的回旋,增强绵延舒展的长度,更加跌宕起伏,绘本构图视觉上更加舒畅、舒展,画面更加富有动感[1](见图1)。

图1

(二)中国画线条表现

中国绘画注重对于线条表现,而且线条富有变化和生命力,根据不同线条表现,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绘本造型表现中,造型线条表现充分利用中国绘画中的线描手法,如绘制云的造型,运用了星云流水描,其线条有流动之感,状如行云流水。

(三)敦煌色彩的借鉴

敦煌壁画色彩丰富,色彩排配和谐,层次分明,色彩中又有对比关系中,在明度和纯度上进行了调和,同时又降低了色彩的对比。从色彩结构中,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强烈的装饰感反映出一种热烈醇厚的民族特性。绘本色彩设计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色彩瑰丽,同时具有夸张的手法。比如绘本的背景颜色运用传统的青绿色、龙的朱砂颜色与云纹的藤黄的颜色绘制,对颜色的搭配都进行色彩纯度与明度的设计,火焰的色彩与龙的色彩都体现中国传统的红色设计,突出主体的颜色关系,不同的物体的颜色搭配呈现不同的层次(见图2)。

图2

五、结语

江南龙舟民俗绘本设计是一次立足文化、艺术、技术相结合的传承非遗文化的实践尝试。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当代化,不断结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挖掘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点,更好地让非遗文化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龙舟常州民俗文化
屈原 端午 龙舟
常州的早晨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龙舟
《金娃——龙舟》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