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07-04张珂珂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源性冠脉心肺

张珂珂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蚌埠,233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脉由于血管阻塞或堵塞引起的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疾病,有心肌损害、心电图变化,常伴有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调查[1]指出,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AMI患病人数超250万,且近年来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增长,形势严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老年AMI患者常用的微创手术,损伤小且疗效确切,已得到广泛推广。但老年AMI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如冠脉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有报道[2]显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高达28%,严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跟踪式护理是一种过渡,是院内护理到居家护理的延续,但是常规跟踪式护理在老年AMI患者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仍存在提升空间,有待改进和完善[3]。时机理论是指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对照顾者提供信息和健康知识支持,从而满足患者及照顾者动态变化的护理需求[4]。有研究[5]指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可改善冠心病PCI患者的二级预防行为,提升其生活质量。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时机理论作为引导开展跟踪式护理,并将其在老年AMI患者PCI术后的作用与常规跟踪式护理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AMI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AMI诊断标准和PCI指征[6]且实施PCI手术;③符合出院标准;④同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疾病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②有PCI治疗史者;③合并其他类型致命性疾病者,如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等;④无法配合跟踪式护理者;⑤合并精神或认知障碍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89岁,平均(75.40±5.8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12 h,平均(7.15±1.20)h;PCI手术类型:急诊15例、择期33例;基础疾病:高血压22例,2型糖尿病19例,高脂血症24例。研究组48例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4.50±6.1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12 h,平均(7.19±1.22)h;PCI手术类型:急诊17例、择期31例;基础疾病:高血压20例,2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症27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跟踪式护理,定期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每个月1次,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和异常表现,指导其解决方案,提醒其按时复查。

研究组实施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首先根据事件发展过程将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分为出院早期(出院后2周内)、调整期(出院后2周—3个月)和适应期(出院后3—6个月),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身体特征、护理需求和风险事件制定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策略,并贯彻落实。①出院早期: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电话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或异常症状,对于出现上述情况者通过远程语音或视频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并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指导照护家属患者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待患者情况稳定后鼓励其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包括在屋内或走廊上行走、独立如厕、吃饭、装饰等;②调整期:每天1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送患者康复期间的健康知识,提醒家属注意帮助患者调整生活和行为习惯、心理和情绪状态等,提醒其PCI术后康复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不良事件,指导预防和控制措施,期间鼓励患者及招呼家属有问题及时询问,并每周1次通过远程语音或视频开展会议,重点讨论康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方法;③适应期:待患者适应自身身体状态及康复锻炼后开展不良事件防控讲座、讲解健康知识、结合社区医疗机构帮助为患者提供更细节、更全面的康复知识和经验,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患者提供康复经验、为照护者提供知识支持,与此同时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和疏导。2组干预周期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护理前后心肺运动试验参数、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心肺运动试验:患者静息3min,空踏3 min,接着按照5~20 W功率递增直至达到最大运动状态,在此过程中监测患者峰值功率、峰值耗氧量、峰值分钟通气量。6MWT要求患者在一条平坦、长直的走廊上步行6 min,测量步行的距离。记录干预期间2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包括冠脉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等。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2组患者生存质量[7],量表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共8个维度,均采用百分制评价,评分升高认为对应维度的生存质量提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心肺运动试验参数、6MWT结果比较

护理期间研究组有1例心源性死亡,对照组有3例心源性死亡。护理干预后2组峰值功率、峰值耗氧量、峰值分钟通气量、6MWT距离均较护理干预前提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护理后心肺运动试验参数、6MWT结果比较(±s)

表1 2组护理前后护理后心肺运动试验参数、6MWT结果比较(±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P n 47 45峰值功率/W护理前65.45±10.13 66.68±11.02 0.558 0.578护理后151.73±16.96a 105.89±14.76 13.804<0.001峰值耗氧量/[mL/(kg·min)]护理前12.02±2.15 11.98±2.23 0.088 0.930护理后25.89±6.71 20.17±4.56 4.761<0.001峰值分钟通气量/(L/min)护理前37.85±6.71 38.04±6.88 0.134 0.894护理后54.38±10.30 49.75±9.12 21.968<0.001 6MWT距离/m护理前289.75±45.05 291.36±43.78 0.174 0.862护理后410.88±69.63 356.84±51.96 4.204 0.003

2.2 MACE发生情况

研究组有1例冠脉再狭窄并心力衰竭、1例冠脉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1例心源性休克后心源性死亡、1例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共4例发生MACE;对照组有3例冠脉再狭窄并心力衰竭、2例冠脉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1例冠脉再狭窄后恶性心律失常、1例冠脉再狭窄后心源性死亡、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单纯恶性心律失常、3例心源性休克后心源性死亡、2例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共15例发生MACE。研究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后2组SF-36量表的8个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分

?

续表

3 讨论

冠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均是老年人AMI发生的病理基础,其中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过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均是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8]。PCI可促进阻塞的血管再通,但是由于部分高危因素无法彻底解除,再加上部分患者并不重视,对高危因素的控制和不良事件的预防知识认识情况不理想,使得老年AMI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仍比较高,且术后康复效果也不理想[9]。常规跟踪式护理强度小,缺乏针对性,对康复过程中不同阶段患者的护理需求缺乏了解,影响护理和康复效果。

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恢复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患者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表明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有助于促进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恢复。时机理论将病情发展变化分为疾病发生和诊断期、稳定期、出院准备期、调整期和适应期,其中前3个阶段均为住院期间,最后2个阶段均为出院后,提倡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疾病特征、护理需求等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病情康复并帮助患者快速回归家庭和社会。虽然时机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10-11]。有研究[12]指出,时机理论是照护者在患者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框架,也是对慢性病患者出院后过渡期护理的理论基础,且能够满足不同阶段患者及照护者的干预和指导需求。另有研究[13]显示,在冠心病患者康复期护理过程中以时机理论为指导可增强心功能,延长6MWT距离,本研究报道与该研究结果相符。国外也有报道[14]显示时机理论引导的全过程护理模式在PCI术后康复期间效果确切。

控制MACE发生风险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康复期间护最为重要的护理任务之一。本研究中研究组MACE发生低于对照组,提示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在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应用有助于控制MACE的发生风险。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在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居家休养期间主要分为3个阶段的干预,要求护理人员根据不同阶段容易出现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策,且根据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为患方提供全面的、精细化的、内容丰富的PCI术后康复知识,从而可在控制病情的同时降低MACE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表明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在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应用有助于提升其生存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与控制病情、增强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降低MACE发生风险有关[15]。

综上所述,建议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实施时机理论引导的跟踪式护理,不仅可增强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降低MACE发生风险,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心源性冠脉心肺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猝死“黑手”
怎样远离心源性猝死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急救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