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初计算教学的衔接策略

2021-07-04严光标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策略

严光标

摘要: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是前后连接的关系,衔接的成功与否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衔接阶段在教育过程中长期不被人们重视。而在小初数学教育衔接中,计算教学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运算能力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十个核心能力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初计算教学的衔接策略提出加点建议。

关键词:小初衔接;计算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中学的普遍存在不适应性,因此对学生思想上的衔接应是关键的第一步;针对学生普遍对中学学习方法不适应这一问题,教师需加强对学法衔接的指导;此外,一线中学教师对课标、小学数学课本不够熟悉,因此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思想上的衔接

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幼芽”刚刚破土而出,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较强。这个阶段,教师和家长要合作,让学生对小升初做好一定的思想衔接。除了对学生进行“融入新环境、新同学”的鼓励与安抚,同时还要兼顾学习思想的引导与启发。

首先是“空杯心态”,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的杯子”,而不是因小学成绩优异而骄傲自满,或是因小学成绩不理想而垂头丧气。其次,学生应树立新的计算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抛却小学的“答案即满分”的答题观念,重视答题思维过程的展示。另外养成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是对作业测试中的错题整理、错因分析,另一方面是会利用思维导图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升华。最后是努力克服计算学习的消极心理:惰性心理、畏难情绪。鼓励学生解题时进行一题多解的讨论与分享,通过日常的训练克服学生无论什么题目都“一招鲜走天下”的惰性心理;再者淡化学生对考试难题的恐惧,要求一是教师科学命题,把握难题的难度与比例;二是对学生反复强调基础才是考试考查的重点。

二、学生学法上的衔接

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

(一)课前预习方法指导。考虑到小初衔接的特殊性,主要着重课前预习的指导,而在后续学习中,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假期进行阶段预习的指导。教师可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完成课本新课练习)、课前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二)课堂学习方法指导。首先是听课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好课堂讲解重难点的时间段。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遇到某一步骤想不清楚,要指导学生大胆跨步,做好标记,课下再请教老师或同学。其次是课堂思考,七年级的课堂还是相对“活泼热闹”的,教师可以适当地通过“开火车”(每一行或列依次回答问题)、抽学号、小組合作派代表发言等方式,让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思考,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课堂“我要思考、我敢思考、我能思考”的思维递进。再是记笔记的方法,教会学生有条理地记下老师的重难点笔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组织自己的逻辑思维。记笔记不是照抄教师的课件,应是在听的基础上,学生记下自己的思考与重难点。最后是“说”和“写”的方法指导,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课堂为例,课堂上要适当地请学生说计算顺序、计算步骤,再另请学生上台书写计算过程,最后请学生上台批改。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容易出现书写条理混乱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写法指导,课上要有一定的板书示范讲解时间,明确书写规范的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逐渐学会规范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对后续几何内容的学习与书写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作业指导。在七年级阶段,教师应强调作业当面批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寻找老师进行作业批改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四)复习指导。七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业前进行当天知识回顾(课后复习);指导学生每天利用15分钟的数学计算练习,进行对上一单元的内容复习;利用思维导图对整章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复习。

三、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系统性和联系性是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部分初中教师往往在新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情不甚了解,存在着本课之前的知识学生“小学应该学过了”、“已经掌握了”的定势思维,因而不加铺垫地开展新课教学。例如七年级上册3.4探1,直接搬出利润率的公式进行解题是非常生硬的,如果教师熟悉小学教材,可以将其联系六年级下册百分数运用这一内容,看似随意却精心设计地抛出问题:盈利25%是指()是()的25%?学生联系百分数的定义进行思考不难得出答案。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前世今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更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更具价值。

故初中教师是否熟悉小学教材、是否了解小初数学教材内容有无前后涉及,以及表述是否存在差异非常重要。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有理数》部分为例:

(一)负数出现在六年级下册第一章,紧密衔接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小初教材的情境引入均选择了几个城市的气温,联系生活实际,先出现正数,再出现负数的安排,也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正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有理数的概念在小学教材中还没有提出,但已有整数的进一步分类和自然数的概念,初中教师可以在负分数,负小数的理解上进行重点时间安排。

(三)数轴在小学教材作为“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的工具出现,但没有明确地表述其具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同样的虽有涉及但没有明确表述概念的还有相反数、绝对值,因此以上概念均需要在七年级进行重点教学。

(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学生在小学已有所了解并熟练掌握;引入负数后,需对负数和正数、负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探究。对直接比较法、借助数轴比较法或法则比较法等方法,仍需类比介绍适用的情境,并加强相关练习。

综上所述,在小初数学计算教学中,一线教师对小初内容衔接是否重视,学生对于小初衔接感受如何、计算基础如何,这些都将影响小初计算教学衔接策略的构建。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教师合理设计小初计算教学的衔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苏建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24):15.

[2]刘妍.小学中段数学“算理”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5C607288-5B4C-445E-B615-43F76AAABE15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上出计算课的“魂”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