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三角城市群物流能力对经济发展影响

2021-07-03虞晓露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城市群长三角物流

虞晓露(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基础产业是当地的物流产业,因其能快速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备受推崇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如果从学术理论和往年的经验来看,缩短某个城市群内之间的时空与地域的隔阂,就要依靠物流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城市区域群内的形成与进步,而降低物流成本就会更进一步加强城市内部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在物流发展的初期,就能明显感受到城市群空间结构因物流的发展变化而改变,较为明显的是空间结构的演化从开始的单一到网格化,这也直接影响并证明了物流发展对城市区域的改变与促进。

理论分析:城市群经济系统与物流系统的相互作用

在进行城市系统的连接中,提高城市中资金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像织毛衣一样将交通通信这些基础设施网络连接,让这些跨越不同地域与时空的城市相对紧凑地联系在一起,进而促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的生活便利。为实现城市群体的同城化与高度一体化,不断协调城市群内部的发展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才能将这两者之间进行完美的整合。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政府给予的相关政策、市场所表现出的经济态势等因素才能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群物流系统,将互相靠近的几个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通过物流系统相对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也让城市群综合物流网络变得更加发展快速与紧密,相邻几个城市之间将物流、人流、资金流、商流甚至是信息流都可以互相传递,且传递的效率会越来越高。一个城市区域的发展靠多种因素才能不断提高,因此相邻城市之间有利因素的互相传递,则会让这些城市之间的关系进入相互依赖与相互协调的动态关联关键阶段,这种促进的形式让城市群经济的规模与结构变化越来越快。

长三角城市群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现状

(一)长三角城市群物流发展现状

在统计2018 年全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中,发现货物运输量总达515.24 亿吨,其中长三角区域的城市群总货物的运输量就已达到60.26 亿吨,此区域的货物运输总量在全国物流运输总量中占比达11.7%,总数都在40016 亿吨公里,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同2017年相比较增加11.93%,增加值为5901.66亿元。

(二)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观察2017 年与2018 年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群的GDP 时,发现2018 年比2017 年GDP 增长幅度为8.14%,2018 年GDP 约为178642 亿元占全国GDP 总量的19.8%。,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与2017 年的货物运输量、货运周转量、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发现,物流需求越是旺盛,此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越是兴盛,而这个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高水平,那么它的物流发展与物流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且成正比关系的正向发展态势。

城市群物流与经济的动态耦合模型

为更好地看出长江区域城市群物流与其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采用动态耦合模型来描述出两者彼此影响的现象与客观表征。耦合作用与其协调程度决定了2 个或2 个以上的系统在到达临界区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序与结构时会发生何种走向,而这种走向也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但若要形成这种趋势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之间序参量的互助共协作用,它决定着系统相互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假设长江流域城市群经济系统为E,物流系统则用L 来代替,两者都是非线性的,在进行动态耦合模型的设定过程中,对城市群中的物流状态与数据进行整合,计算城市群中经济动态中的各个规律,进而促进城市物流群与经济动态之间的融合发展,假设f(E)和f(L)是大系统的主导子系统,则演化方程为:

然后就可根据这种求导公式得到2 个子系统的演化速度,进而计算出受到经济系统影响的物流系统的发展机制,从取值大小判断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看出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发展的联系程度与耦合程度。在分析数百个计算结果后,可以观察总结到,在相邻城市之间只有高水平的物流能力才能高效率流动,这不但能使生产成本在保持原有的经济效益基础上,效益比以往更加快速地扩散与流动,这也让地区之间的劳动力与资本比以往更加容易。在高水平发展的城市区域中,人们在此中心城市工作,及中心城市周边生活,这也是为能让自己个人GDP 达到最大化的有利选择,而这种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物流能力的区位分工,在进一步推动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使得资源配置也更加有效,而相关生产基地设在城市周边,不但能让企业成本降低也能让生产资源在相邻城市之间快速流动。

长三角城市群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评价

从长三角区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的熵值可以看出,符合核心城市的是上海市,它在物流能力和经济发展速度上都处在领先位置,而其余的城市则凭自身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与物流发展便利的相关文件、区域位置的优势、交通运输是否便利的优势、劳动力充足与否的优势等各种条件,而决定了是否在都市圈的中心区域。在观察几百个数据结果后,分析出物流能力的不断提升,会让相邻城市之间的社会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有效配置,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程度越高,则会让此区域城市的物流效率越高,这种正向的发展结果会让成本不断下降,进而会让中间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大。长江区域城市群体物流业的升级与发展,显而易见的会带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保持稳定且鲜活有力的发展经济态势,则会刺激每个城市群体中的个体固定效应表现出进一步发展的动态。其实在长江区域物流能力一般时,就明显观察到各个城市的区域物流能力和其他综合因素对促进经济发展相对不是很明显,而反之则会发现区域物流能力对于不同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表现,这种现象在上海市物流区域与其他都市圈中心的几个城市较为明显。

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建议

(一)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世界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曾说过,若要实现城市群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城市区域间的联系与交流,让都市圈城市中心发挥其带头作用,这样才能够实现协同发展。因此若要加强长江区域城市群体间的联系与交流,就要发挥好以上海为中心的带头作用,将整个服务辐射区域面积扩散到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合理配置区域之间的物流布局。而且也要将城市群物流系统的规划与协调机制做到位,真正解决相邻城市间的物流规划与建设管理,摒弃城市群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将城市之间的资源与信息整合,互相分享,共同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在提升城市群物流系统与水平时,要避免城市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的制约因素,为能使城市之间高效合理的流动生产要素,要重视长江区域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最大化的降低生产利润与提高物流系统的利益与效率,避免人员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物流运输过程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然后通过建立长江区域中合理的物流布局以形成物流聚集效应,进而促进空港物流、电子物流与商物流、制造业物流等大力发展,让相邻城市的发展逐渐均衡。

(二)完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因此若要促进长江区域城市群的物流系统,就要加强物流硬件的供给水平与基础投资,将长三角区域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运输网打通,让线与线之间的区域性物流节点能够高效完成物流配送。同时在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时,可引入有规模且服务一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取众人之长促自身发展,不断降低相邻城市物流之间的生产成本,在提高效率的道路上积极创新。当今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流行趋势,因此,完善物流中的基础建设,能够促进长江流域货物的运输,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最佳的准备。

总结

长三角区域城市群的经济与物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若要发展长三角区城市群,就要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从注重中心城市的经济建设转到周边城市的功能分工,合理引导过程中互相分享信息与资源,这样既能减少生产成本过高又能不断扩大利润空间。

猜你喜欢

城市群长三角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