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分析

2021-07-02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3期
关键词:液性暗区孕囊

陈 琢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中心卫生院,重庆 401555)

先兆流产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妊娠早期并发症。此病患者可出现阴道流血、阵发性下腹痛、腰痛的症状。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大部分患者经休息或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可消失,仅有少数患者经药物治疗其临床症状仍然无法缓解,严重者可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流产。据统计,有20%~25%的孕妇在孕早期可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1]。临床上常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此药可减少先兆流产患者阴道的出血量,缓解其下腹部疼痛症状。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期间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5~32岁,平均年龄为(28.21±2.61)岁;其孕周为6~13周,平均孕周为(9.58±2.11)周;其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2.61±0.72)次;其中,有20例经产妇,30例初产妇。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32岁,平均年龄为(28.24±2.37)岁;其孕周为6~13周,平均孕周为(9.64±2.14)周;其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2.72±0.68)次;其中,有21例经产妇,29例初产妇。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孕次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病情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者;2)胎膜完整且宫口未开者;3)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单胎妊娠者;5)未排出妊娠组织物者;6)不存在本次研究使用药物禁忌证者[2]。

1.3 排除标准

1)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者;2)孕周≥28周者;3)近期使用过其他抗先兆流产药物进行治疗者;4)多胎妊娠者;5)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6)使用激素进行治疗者[3]。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为其使用叶酸、复合维生素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地屈孕酮(荷兰Abbott Biologicals B.V.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0221)的用法是:初始剂量为每次服40 mg,然后每次服10 mg,直至临床症状消失。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902)的用法是:取20 mg的黄体酮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每日肌内注射1次,直至其临床症状消失。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合理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禁食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

1.5 观察指标

1)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巨大儿、胎儿畸形、难免流产、低体重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2)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统计其孕囊周围液性暗区的吸收率。3)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每例患者5 mL的空腹静脉血。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到3000转/min的离心机中处理10 min。分离出血清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孕酮的水平[4]。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吸收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的吸收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吸收率的比较[例(%)]

2.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孕酮、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孕酮、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孕酮、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孕酮、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的比较(±s)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孕酮、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的比较(±s)

组别 血清孕酮(ng/mL) 血清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pg/mL)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72.12±12.41 104.12±15.05 312.17±71.05 533.52±73.42对照组 50 75.25±11.34 81.02±10.25 313.52±71.05 495.02±74.32 t值 1.316 5.087 3.756 5.373 P值 0.191 0.000 0.053 0.009

3 讨论

先兆流产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血、腰痛的症状。此病的诱因主要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环境因素[5-7]。目前,临床上多用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治疗。黄体酮是由胎盘、肾上腺、卵巢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快速进入分泌期,从而提高受精卵的着床率,确保胎盘的正常发育,抑制母体的抗原免疫应答,在早期妊娠中可发挥积极作用。为先兆流产患者肌内注射黄体酮后,可对其体内的孕激素产生诱导作用,提高其孕酮的水平。孕酮在维持妊娠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可通过促进滋养细胞分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子宫的应激性反应[8]。研究发现,黄体酮在妊娠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并可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预防先兆流产。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的吸收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可提高此病患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的吸收率。孕囊周围液性暗区是宫腔内胎膜与宫壁或胎盘与宫壁之间的积血。若孕囊周围的液性暗区较为明显,易导致孕囊周围的血流不畅,提高先兆流产的发生率。研究发现,黄体酮可以改变子宫平滑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子宫平滑肌细胞膜处于超极化的状态,从而使妊娠得以维持。

大部分高龄产妇在孕早期会定时肌注黄体酮,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笔者认为,在高龄产妇的孕早期,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为其补充黄体酮。若孕妇体内黄体酮的水平低于正常值,才可为其补充黄体酮。若育龄期女性存在多次流产史,建议在其成功妊娠后为其补充黄体酮,以降低其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的吸收率及孕激素的水平。

猜你喜欢

液性暗区孕囊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崇明地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线性分析
常州地区粘性土液性指数与压缩系数相关性分析
基于配准图像与水平集算法的宫颈荧光多生暗区分割方法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光束分析仪测量高阶拉盖尔高斯光束暗区半径研究
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区3098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