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2021-07-02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亚群例数入院

袁 慧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在肺癌患者中,约有8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吸烟、其职业环境、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其可逐渐出现咳嗽、咳痰、咳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化疗的方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但易引发强烈的不良反应。细胞免疫疗法是临床上治疗癌症的新方法。该疗法可在高效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改善患者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其对化疗的耐受性[2]。本文主要是探讨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其中,化疗组有24例患者,联合组有26例患者。化疗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6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40岁,年龄最大的为70岁,平均年龄(55.8±1.4)岁。联合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6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41岁,年龄最大的为70岁,平均年龄(55.9±1.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化疗组患者进行单纯的化疗。具体的方法为:在开始化疗的第1 d,按照175 mg/m2的剂量取紫杉醇,将其与50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混匀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在3 h内滴注完毕。在开始化疗的第2~第4 d,按照75 mg/m2的剂量取顺铂,将其与50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混匀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在为患者使用顺铂的当天,让其服用5 mg的地塞米松,以减轻其胃肠道的反应。在为患者使用紫杉醇前的6 h、12 h,让其分别口服20 mg的地塞米松。在为患者使用紫杉醇前的30 min,为其肌内注射50 mg的苯海拉明、静脉注射400 mg的米西替丁,以降低其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对联合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进行化疗的方案与化疗组患者相同。进行免疫治疗的方法为:在开始化疗的第1 d,按照2 mg/kg的剂量用派姆单抗(PD-1抑制剂)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用药1次。两组患者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治疗2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的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其细胞免疫指标〔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A(IgA)〕和体液免疫指标(包括血清CD3+、CD4+和CD8+)的变化情况。将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四个等级。CR:治疗后,患者的病灶彻底消失。PR:治疗后,患者病灶的直径缩小。SD:治疗后,患者病灶的直径未缩小也未增大。PD:治疗后,患者病灶的直径明显增大。总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对比

联合组26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化疗组24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83%,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对比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中CD3+、CD4+和CD8+的含量相比,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D3+和CD4+的含量均高于入院时,其血清中CD8+的含量均低于入院时,其中联合组患者血清中CD3+和CD4+的含量均高于化疗组患者,其血清中CD8+的含量低于化疗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CD3+ CD4+ CD8+入院时 治疗2个周期后 入院时 治疗2个周期后 入院时 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 26 57.98±7.04 69.62±3.08 24.15±3.95 39.31±3.02 28.11±1.75 23.12±1.04化疗组 24 57.99±7.03 63.35±3.06 24.13±3.96 35.79±3.04 28.12±1.77 25.59±1.03 t值 0.41 12.17 0.89 8.82 0.69 6.1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对比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IgG、IgM、IgA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IgG、IgM、IgA的水平均高于入院时,其中联合组患者血清IgG、IgM、IgA的水平均高于化疗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对比(g/L,±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对比(g/L,±s)

组别 例数 IgG IgM IgA入院时 治疗2个周期后 入院时 治疗2个周期后 入院时 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 26 9.27±1.05 15.02±1.13 0.92±0.11 1.32±0.05 2.02±0.31 2.65±0.11化疗组 24 9.28±1.04 10.16±1.12 0.90±0.12 1.10±0.04 2.03±0.30 2.29±0.12 t值 0.22 10.37 0.49 7.15 0.06 8.8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治疗期间,联合组26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9.23%,化疗组24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0.83%,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原发性肺癌是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肺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超过3/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在被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的难度较高,其3年和5年的生存率较低[3]。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化疗等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然而,处于中晚期的该病患者已失去进行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且其机体可因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反应[4]。单纯对该病患者进行化疗可抑制其肿瘤细胞的生长,改善其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的时间。但随着该病患者治疗周期的增加,其肿瘤细胞可逐渐发展出针对某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且化疗药物本身可对其体内的健康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可加剧其免疫抑制的情况。人体自身抗肿瘤的免疫效应主要是通过细胞和体液两大免疫系统协同作用来实现的,可控制肿瘤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激活自身免疫功能的治疗可有效地增强其身体素质,提高其远期疗效,提升其在带瘤生存期间的身体机能[5]。

由于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性,故在人体内出现肿瘤病灶后,部分肿瘤细胞可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加之化疗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破坏性,可进一步降低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有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可出现明显失调的情况。这说明,该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平衡已被打破[6]。PD-1、PD-L1途径在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细胞攻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用PD-1抑制剂配合单克隆抗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发挥靶向治疗的优势,有效地阻断PD-1/PD-L1的途径,从而可促进人体内淋巴细胞免疫亚群功能的恢复。相关的研究表明,当肿瘤患者体内CD4+细胞亚群的数量相对减少、CD8+细胞亚群的数量相对增多时,肿瘤细胞发生免疫规避的几率也会明显提升[7]。在使用PD-1抑制剂进行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8+的含量可明显减少,CD3+、CD4+的含量可明显增加,从而可加快其外周血中免疫细胞亚群再造平衡的速度,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改善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亚群例数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