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镇痛在临床中的应用

2021-07-02马秀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3期
关键词:椎管产程出血量

马秀英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麻醉科,新疆 和田 848000)

分娩是女性的自然生理过程。产妇在分娩时会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其宫颈会发生扩张,这会牵拉其腹腔内的神经,引发疼痛。分娩疼痛是分娩时出现的正常症状。但持续性的剧烈疼痛会对产妇的身心均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延长其产程,危及母婴安全[1]。很多产妇为避免在分娩时感到剧烈的疼痛,选择使用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与进行自然分娩相比,进行剖宫产手术会对产妇造成较大的创伤,其产后身体各项机能恢复的速度较慢[2]。为了降低剖宫产的使用率,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程度,近年来临床上常使用分娩镇痛技术辅助产妇进行分娩[3]。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分娩镇痛技术辅助产妇进行分娩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进行分娩的84例产妇。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具有进行自然分娩的指征,胎儿正常。2)单胎妊娠。3)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疾病。2)合并严重的妊娠并发症。3)近期使用过镇痛药物,存在进行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4)胎心异常或胎儿为巨大儿。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1~31岁,平均年龄为(25.19±2.06)岁;其孕周为33~39周,平均孕周为(36.30±2.12)周;其中有经产妇22例(占本组患者的52.38%),初产妇20例(占本组患者的47.62%)。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2~33岁,平均年龄为(26.11±2.40)岁;其孕周为35~39周,平均孕周为(36.12±2.59)周;其中有经产妇20例(占本组患者的47.62%),初产妇22例(占本组患者的52.38%)。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使用常规分娩技术辅助两组产妇进行分娩,方法是: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宣教,安抚其情绪,鼓励其进行自然分娩。让产妇在一名家属的陪同下进入产房。让产妇自由选择使用站立、跪等多种体位进行分娩。使用呼吸减痛法、音乐疗法及分娩球助产法等减轻产妇疼痛的程度,促进其分娩。指导产妇在宫缩时逐渐娩出胎儿。若产妇出现可危及母婴安全的症状,及时对其进行会阴侧切或剖宫产手术[4]。在此基础上,使用分娩镇痛技术辅助观察组产妇进行分娩,方法是:在产妇的子宫口开放至2~3 cm时为其使用镇痛药物。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胎心率。对产妇的L3~L4椎间隙进行穿刺,使穿刺针到达蛛网膜下腔,经穿刺针注射2 mL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和0.01 mg的芬太尼。将穿刺针退至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3~5 cm的导管。退出穿刺针。将10 mL浓度为0.15%的罗哌卡因、0.1 mg的芬太尼和9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经导管为产妇注射5 ml该混合液,之后以5 mL/h的速度持续经导管为其注射该混合液。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注射的速度[5]。若产妇出现可危及母婴安全的症状,及时对其进行会阴侧切或剖宫产手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两组产妇进行镇痛的效果(分为显效、一般和无效)。显效: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未感到疼痛。一般: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感到可耐受的疼痛。无效: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到剧烈的疼痛。有效率=(显效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产妇各个产程持续的时间及产后的出血量。3)观察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及其所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

1.4 统计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进行镇痛的效果

观察组产妇进行镇痛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进行镇痛的效果

2.2 两组产妇各个产程持续的时间及产后的出血量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第二产程持续的时间及第三产程持续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妇,其产后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各个产程持续的时间及产后的出血量(±s)

表2 两组产妇各个产程持续的时间及产后的出血量(±s)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min) 第二产程持续的时间(min) 第三产程持续的时间(min) 产后的出血量(ml)对照组 42 612.12±15.11 73.15±2.34 7.15±2.30 181.02±12.16观察组 42 411.81±10.31 54.21±8.12 5.65±1.21 164.15±15.18 χ²值 4.241 4.431 6.276 6.276 P值 0.001 0.002 0.001 0.001

2.3 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及其所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

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其所娩新生儿的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及其所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例(%)]

3 讨论

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产妇可通过分娩使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分娩共分为三个产程,分别为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和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可随着子宫口的不断打开而感到强烈的疼痛。强烈的疼痛会使产妇发生无意识的挣扎,影响其分娩的进程,使其产程延长,甚至威胁其生命。产妇长时间承受剧烈的疼痛会延长其产程,发生难产。目前有很多产妇因为惧怕承受分娩疼痛而选择使用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进行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非自然分娩方式。剖宫产手术是产科常用的一种手术,可用于处理难产及产科合并症。对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可挽救其生命。但进行剖宫产手术对产妇造成的创伤比较大,其产后康复的速度较慢,可能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其所娩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也可能受到影响[5]。因此,临床上不建议对无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分娩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考虑到自身和新生儿的健康,主动选择进行自然分娩。但分娩疼痛仍是产妇担心的问题之一。

分娩镇痛技术是指使用镇痛措施使产妇的分娩疼痛减轻或消失的一种助产技术。使用分娩镇痛技术辅助产妇进行分娩可减轻其疼痛的程度、对分娩的恐惧及疲劳感,使其在第一产程得到休息,有更多的体力完成分娩。临床上可用于为产妇镇痛的措施包括椎管内镇痛、耳针分娩镇痛法和水针分娩镇痛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椎管内镇痛。对产妇进行椎管内镇痛的镇痛效果好,起效快,安全性高[6-7]。椎管内镇痛是指将镇痛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使脊神经根受到阻滞,对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镇痛作用。对产妇进行椎管内镇痛可改善其子宫的血流量,消除多种不利于胎儿娩出的因素,促进新生儿体内酸碱平衡,防止新生儿发生窒息[8]。在对产妇进行椎管内镇痛时若能良好地控制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可在5~10 min内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使产妇在分娩时保持神志清醒,只感觉到腿部麻木,维持其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且不影响其所娩新生儿的健康[9]。使用分娩镇痛技术辅助进行分娩的产妇因感受不到疼痛或疼痛的程度较轻,其心理压力也会减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产妇的盆底肌肉松弛,促进其宫口扩张,缩短其产程,使其顺利完成分娩[10]。本次研究中为观察组产妇使用的椎管内镇痛方法为腰硬联合镇痛。腰硬联合镇痛兼具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的优点(起效快)和硬膜外镇痛的优点(持续时间长)。本次研究中为观察组产妇使用的镇痛药物为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罗哌卡因是一种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药物,能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可逆性地阻滞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冲动,具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应。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是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该药的起效速度快,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使用分娩镇痛技术辅助产妇进行分娩可减轻其痛苦,缩短其产程,其产后的出血量少,母婴结局较好。

猜你喜欢

椎管产程出血量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