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圈模式的英文小说教学设计探索
——以《最后一片树叶》为例

2021-07-02穆宏佳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说文本教学模式

穆宏佳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文法学院 外语系,北京 100083)

英文小说阅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原版小说的能力。然而,传统的英文小说课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或将该小说放在文学史发展的角度解读其内容和价值,或侧重于对该小说重难点句段的分析,都缺乏对作品本身的整体性把握。本该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缺乏对文本充分的阅读、整体的感知和深入的思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尝试将阅读圈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这种模式将学生自主阅读与交流讨论相结合,倡导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推理、辨析、评估等思维能力,帮助其形成主动的阅读态度、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积极的阅读品格。本文以《最后一篇树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切实有效地将阅读圈模式融入英文小说阅读课堂,为英文小说阅读课的教学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英语专业本科生英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指出“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

然而,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往往陷入以下两种误区:一是以“文学史为中心”,在课堂上空泛的介绍作家生平及写作风格,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小说的故事梗概等,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阅读、理解和分析[2];二是变文学课为精读课,将主要时间花费在解释难点词、句上,不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充分的阅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阶段,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其阅读思维品质以及阅读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高。因此,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尤其是英文小说阅读课亟需进行转向:由文学史和文学语法为课程核心转为文学作品阅读体验为重点,由难点句段的理解为核心转为文本整体感知、批判阅读为重点。文学课的教学要以阅读、体验和讨论文本、文学现象为中心,着重分析文学作品所包含的语言形式、思想情感,提升审美观念与艺术感觉[3]。

与此同时,文学阅读还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而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不应该预先设定学生从什么角度读,用自己一连串的预设问题人为限定学生的思维活动。阅读文学作品应该是一个读者将自己脑海里的阅读图式与文本碰撞、咬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将鲜活的人生经验与文本世界进行个性化对话、联接的过程。真正的文学阅读应该谋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不是刻意挖掘文本背后的主题思想,而是带着自己的情感,把自己放入文中,充分地体味、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从中领会到文本之美。

二、“阅读圈”教学模式概述

“阅读圈(Reading circles)”又称“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哈维·丹尼斯在1994年出版的《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声与选择》一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阅读圈”这一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阅读圈”[4]。

(一)“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哈维·丹尼斯对“阅读圈”的概念进行了这样的界定:阅读圈是由选择同样阅读文本的学生组成的以学生主导的阅读讨论小组。每位组员在课堂上或在课外完成独立阅读,并根据自己在小组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职责重点关注文本特定内容。组员需要完成角色日记(Role Sheet),填写发言提纲,并在随后的讨论会中分享自己的观点。遵循阅读和讨论日程表,每个小组在阅读过程中定期举行讨论会。当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对一本书的讨论之后,大家可以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并以一定的方式展示阅读讨论中的精华内容。完成本圈讨论后,小组成员轮换,组成新的阅读小组,选择新的阅读材料,进入下一个阅读圈[4]。

在“阅读圈”的教学模式中,阅读的文本以故事、小说等文学作品为主;阅读的主体是学生,他们被赋予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并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希望尝试的或自信能胜任的角色,例如讨论指导者 (Discussion Leader),文学评论者(Literary Person),生活联结者 (Connector),情节绘制者(Plot Drawer),词汇大师(Word Master)等等;阅读的过程充分、独立,学生根据自己角色的具体需要在对文章进行全局把握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自己负责的内容,完成角色日记;讨论的过程开放、自然,小组成员可以畅所欲言;成绩评定方式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强调过程性与多元性的统一[5]。

(二)“阅读圈”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阅读圈”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六个部分:(1)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基于自身爱好和语言能力,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想要阅读的文本;(2)组成临时的阅读小组:为保证圈内的成员自由、充分地参与阅读、讨论并展示成果,每个阅读小组的人数宜为4名左右;(3)学生自主分配研讨角色:各组成员在认真、独立地完成选定材料的阅读后,结合自身兴趣和水平承担圈内的角色和任务,明确下一步阅读的目的;(4)撰写角色日记(Role Sheet):组内成员根据各自角色的具体要求用书面形式详细记录阅读内容和体会,这不仅有利于检测学生自主阅读成效,也能够帮助他们从阅读输入转化为写作输出[6];(5)阅读成果分享和讨论: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分享阅读成果,然后就精华部分进行集中展示,展开组间的交流和共享;(6)评价阅读成效:“阅读圈”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形成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角色日志的撰写情况和小组内部讨论情况[5]。

表1 “阅读圈”中成员的主要角色及其职责Tab.1 Roles and tasks of members in reading circles

(三)“阅读圈”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原则

跟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相比,“阅读圈”的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原则:

1.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并重新审视、调整内部结构[7]。该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其中“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它的四大要素[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阅读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阅读即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通过原有的语言知识来建构当前输入的意义,新信息的意义建构改变了原有知识,使其得到丰富、调整和改造[9]。此外,阅读的过程还是一个与周围社会环境联系紧密的过程,读者的意义建构需要借助他人,即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情景、合作、会话”实现有选择性地知觉外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2.以还原阅读本真为特色:首先,“阅读圈”中阅读者的多重角色代表阅读的多个阶段:读者要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一系列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进而达到阅读能力的层级提升[5]。其次,“阅读圈”注重全面、开放地解析阅读材料。以往的传统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从应试的角度给予文本所谓正确、标准的诠释,是唯一的权威。但“阅读圈”教学法提倡对文本的各个角度展开分析,重视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教师的解析仅仅作为参考。

3.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阅读圈”内成员形成一个紧密的学习共同体。大家通过分工协作的角色扮演来参与讨论,这不仅使每位成员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各司其职,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在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多元化思维。学生在研讨中体验思想撞击的快乐,阅读过程更加丰富有趣[6]。这种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阅读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责任意识、培养表达、倾听、团队协作等能力。

4.以维护学生主体地位为取向:在“阅读圈”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决定阅读角色,自主挖掘研读重点,自主展开切磋交流。这一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教师的权威地位。学生的阅读动机得到充分的调动,阅读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挖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启发者、激励者、聆听着、记录者的角色,师生是良师益友,学生是主,教师是导[5]。

三、基于“阅读圈”教学模式的小说《最后一片树叶》教学设计

笔者尝试将阅读圈的教学模式引入英美小说阅读课中,并以《最后一片树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期最有效的发挥阅读圈模式的优势。

(一)文本简析

《最后一片树叶》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性作品。故事围绕常春藤树上的叶子展开,讲述了琼西、苏和贝尔曼三位穷画家在辗转挣扎中相濡以沫的故事。琼西在一个冷秋中不幸身患肺炎,随着病情的加重,她逐渐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窗外秋风瑟瑟,藤叶飘落,看着日益稀少的树叶,琼西觉得自己也将随着最后一片树叶的落下而逝去。年过半百的贝尔曼得知了琼西这个荒唐的想法,为了点燃她活下去的希望,老画家贝尔曼不顾年迈天寒,顶着风雨,在琼西窗口对面的墙壁上画了一片藤叶。琼西看到风雨中毅然坚挺的树叶而重获生的希望,但贝尔曼却因为感染风寒而被急性肺炎夺取了生命。这篇小说展现了大城市中那些小人物的生活:虽然艰辛,但是他们却追寻着各自的梦想,秉持着高尚的人格。作者以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人性美。

(二)教学目标

笔者将《最后一片树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时间线索,理清全文的情节结构;能够体会最后一片树叶在情节发展中起的作用,感受小说新颖独特的构思;能够剖析贝尔曼这一典型艺术形象,感悟其对生命和艺术的热爱;能够初步了解作者欧·亨利的写作风格,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表面轻松而内里沉重的格调。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该小说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博爱情怀。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表达出对生命的思考,从而能够学会坚定信念,乐观向上,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圈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三)教学流程

本教学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选择阅读材料:笔者所教授的是英语专业本科生二年级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英文小说阅读》。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二十篇英文小说,学生每周从中选择一篇小说并通过阅读圈的方法进行阅读。为保证学生的自主性,不同的学生可在该教学周内选择不同的小说进行阅读。但是出于方便班级集体讨论以及数据收集的考虑,此次教师建议每个阅读小组选择同一篇小说,即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进行阅读。

2.组成临时的阅读小组:学生自行组建4人的阅读圈子,并利用课后时间完成《最后一片树叶》这篇小说的阅读。此次阅读的目的是保证同学们对文本有整体的了解。

3.学生自主分配研讨角色:圈内的4名同学结合自身兴趣和水平选择承担不同的角色:讨论指导者(Discussion Leader),人物探索者 (Character Explorer),文学评论者(Literary Person)和情节绘制者(Plot Drawer)。

4.撰写角色日记(Role Sheet):在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后,教师下发预先制作好的角色日记(Role Sheet)记录单。角色日记是一种指导学生明确自身角色任务和职责的辅助工具,在实施“阅读圈”教学的初始阶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在小组内各司其职。每一份角色日记包括该角色应承担的职责说明以及在小组讨论阶段应完成的任务等内容。组内各成员根据各角色的具体要求用书面形式详细记录阅读内容和体会。下图即笔者为阅读圈内四位角色所设计的角色日记记录单(图1-图4)。

图1 讨论指导者的角色日记Fig.1 Role sheet of discussion leader

图2 人物探索者的角色日记Fig.2 Role sheet of character explorer

图3 文学评论者的角色日记Fig.3 Role sheet of literary person

图4 情节绘制者的角色日记Fig.4 Role sheet of plot drawer

5.阅读成果分享和讨论:组内成员带着自行完成的角色日记参加小组内部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阅读成果。教师需要旁听每组同学的讨论情况,观察并记录讨论过程。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参与或者干涉学生讨论,仅在学生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或者需要讨论技巧指导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建议。

通过笔者的观察,小组内的学生基本上都顺利完成了各自角色所规定的任务:讨论指导者(Discussion Leader)除了保证圈内成员之间的讨论顺利进行以外,还就这篇小说呈现出的主题、背景、关键意象-树叶以及核心人物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其他组员的思考,例如:您觉得老画家贝尔曼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琼西?您是如何理解文中的master piece(巨作,杰作)?故事发生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红砖房区,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人物探索者 (Character Explorer)摘出文中对于三位主人翁的外貌,动作、表情、语言等多方面的描写,并进行评析。例如,有的学生通过文中对贝尔曼外貌和语言的描写得出贝尔曼是一个外冷内热的好心人,并提出这一形象的塑造不落窠臼:贝尔曼大大咧咧的语言和温柔体贴的内心形成了反差,而就是这种貌似冲突的描写使贝尔曼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担任文学指明灯(Literary Luminary)的同学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分析欧亨利诙谐幽默但是又略带苦涩的语言上,进而分析其写作特色。大家一致认为文中对于“肺炎”这位不速之客的描写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入木三分。作者用“icy fingers(冰冷的手指)”“stalk about(蹑手蹑脚)”“touch here and there(这碰碰那摸摸)”等一系列的描述刻画了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对于疾病、严寒等无法做出任何反抗的无力感。而作为情节跟踪者(Plot Tracer)的同学们则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琼西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变化过程,帮助大家体味琼西从不安到失望到绝望到后悔再到重拾信心最后到感动的这一连串的情感变化。

随后,笔者组织学生就组内讨论的精华部分进行班级集中展示,展开组间交流和共享。这一过程实则是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升华,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内涵,体会文章呈现出的最朴素的人类情感,感受人性美带来的巨大冲击。此外,组间讨论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理解,体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6.评价阅读成效:笔者在这一轮的“阅读圈”教学活动中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教师通过观察组内与组间讨论,阅读每位同学完成的角色日记等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采用定量评价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做出总结并给出建议。与此同时,每位学生在小组讨论结束后需要完成一份自评与互评表。表格内容涵盖阅读进度说明,角色任务单完成情况说明,讨论参与状况说明等诸多方面。学生需要为自己以及小组内其他成员打分并做出简单的评价[5]。很多同学在自评和互评表中表示“阅读圈”的教学模式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自身阅读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中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全面、透彻。

四、总结与反思

“阅读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合作学习。此次笔者在《英文小说阅读》课中引入这一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阅读圈”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品味大师的语言风格,领悟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通过采用“阅读圈”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最后一篇树叶》的解读更加深入和全面,组内与组间的热烈讨论激起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引起大家审视社会现象,关注人性特质,反思现代人生。

其次,“阅读圈”有助于打破静态、单一、被动的阅读模式,创造动静结合的主动阅读体验。以往“精读化”的阅读教学着重在字、词、句的理解,多为静态的阅读。“阅读圈”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担任某个角色,每个角色带着各自的任务进行阅读,进而在圈内分享展示阅读结果,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其他成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阅读圈”模式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质疑与思考。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而不是接受教师提前设定好的认知结果。此外,“阅读圈”的讨论环节里还涉及读写转化和听说能力的锻炼,学生之间需要大量的交流协作,阅读活动动静结合。

再次,“阅读圈”力求营造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阅读的过程超越一般的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10]。学生在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交互中学习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沟通与配合,尝试协作与分享。大家相互信任,共同学习,取得进步。

开展有效的“阅读圈”阅读活动,可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回到作品中去,通过与同伴、教师展开平等而富有创意的交流与对话,丰富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小说文本教学模式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