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有剧种的活态传承研究
——以闽北政和四平戏为例

2021-07-02谢建娘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政和闽北活态

谢建娘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丰富,既有流行区域广阔的京剧、越剧、昆曲等,也有流行区域狭窄,仅在某一地区流播的稀有剧种。这些稀有剧种有的甚至连专业剧团都没有,仅靠民间业余剧团或戏曲爱好者来发展传承,生存和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闽北政和四平戏是流存于闽北政和杨源一带的稀有剧种,其发端于明代古老剧种四平腔,是元明之际弋阳腔的遗响。《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指出“明末,‘稍变弋阳’的四平腔,由于‘调稍平’,又善于‘错用乡音’而‘令人可通’,曾分三路传入福建:一路从赣东经闽北传入政和、屏南和宁德;一路经浙江东部沿海流传到闽中沿海的福清、长乐、平潭等县;一路从赣南流传到闽粤交界的平和、漳州、南靖等地,亦称四平戏。”[1]在当地被称为“庶民戏”“赐民戏”“祖宗戏”。四平戏作为闽北政和地区的稀有剧种,因其承载的意义与百姓的精神文化高度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极高的精神寄托及共鸣,获得了政和杨源一带百姓的认可,成为当地重要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达的传媒及通信,多元文化的冲击,四平戏在剧场演出、演员传承、语言保护、剧本创作、市场传播等方面均遭遇困境,边缘化趋势愈发明显,严重制约着戏曲的发展及传播。

一、稀有剧种“四平戏”的发展现状

戏曲的发展随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人际关系、心理构建、文化认同、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转变,强烈地影响着传统戏曲的发展,渐趋消解着戏曲原有的生存环境。显而易见,戏曲的发展只有与时俱进,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律,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稀有剧种的发展更是如此。

(一)观众断层,演员大龄化甚至高龄化

闽北政和四平戏主要集中在杨源乡一带,杨源村位于政和县的东南部,距离县城六十公里,海拔860米,民风淳朴,人口以张姓为主,其居民约500多户,村中95%为张姓,其他姓氏大多由于入赘、上门或亲戚关系而入居。邻近禾洋村有150多户,主要姓氏为李姓,其他是由于入赘、上门或后来迁居,为数不多。两村都是典型的宗族村落,在这块土地上,张姓、李姓族人世代繁衍,加之地处偏远,人员流动性性弱,形成了稳固的宗族共同体,以此为四平戏提供了生长及生存的空间。目前,政和四平戏拥有杨源四平戏剧团和禾洋四平戏剧团两个民间剧团,没有国营剧团。由此可见,四平戏的发展与宗族文化、民间业余剧团紧密联系在一起。杨源和禾洋两个剧团显然是以村落为单位,以宗族祭祀为纽带所聚在一起的爱好者,他们全都不以戏曲演出为谋生方式,大多时间是务农、打工或经商等,只在宗族祭祀需要或重要活动中才进行演出,这种贴合民心的传承方式,对四平戏的传承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这种传承方式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种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弊端更加凸显,稍年轻些的演员大都走出大山,走入城市,很多时候面临无人演戏的状态。2006年,禾洋村村部外出人口的统计,在禾洋1075人中,有400多人在外经商、打工。2017年笔者前往禾洋调查四平戏,留守村中的人更少了,村中大多房屋都是紧锁着的,只留很少的老人及小孩。

政和四平戏作为酬神祭祖活动的重要部分,承载着杨源、禾洋两地特有的文化,有着一批忠实的观众,这批观众大多在60岁以上,而年轻群体观看四平戏的意愿则较弱。与此同时,四平戏的演职人员也呈现高龄化的特点,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表1是2017年田野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杨源四平戏剧团演员的年龄结构分布:

表1 杨源四平戏剧团演职员人员名单①Tab.1 List of performers of Yang Yuan Siping Theatre troupe

(二)语言同质化

就语言性质而言,戏曲舞台语言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一是以方言为基础,渐趋向官话和书面语靠拢的“方言共通化”;二是以共同语(官话)为基础,错以乡语的“官话地方化”,也即所谓的“土官话”。闽北政和四平戏,属四平腔高腔剧种,据史料记载四平腔乃“稍变弋阳”而成,是一种具有政和方言特色的官话。从四平戏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看,四平戏舞台语言表现出较明显的“官话”性,显示出与官话之间较强的一致性。如人称代词采用官话系统“你、我、他”“茶”“知”等古组字读舌尖塞擦音tsha21、tsɿ51,而非政和方言的ta33、ti53,常用行为动词为“吃”“看”,而非政和方言的特别词“馌”“觑”。

与此同时,作为具有浓厚地方文化底蕴的四平戏,其舞台语言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等充满着政和杨源这块土地的“泥土气息”,与其扎根的地域方言紧密相联,这是戏曲语言为适应观众需求的“适者生存”法则,是地方戏曲生命力的体现。四平戏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融以政和方言,如其“十五音”声母系统、古阳声韵皆收ŋ尾,以及“讨睡”“探水”“后生人”等方言词汇,以肯定加否定连用的反复问形式来表示疑问的语法句式等。

然而近年来,为解决四平戏语言教授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扩大四平戏知名度,允许一部分剧团年轻演员以普通话代之原本戏曲舞台语言。这种为了增强“易学习度”“可懂度”的做法,使得四平戏的舞台语言变得越来越“普通话”化,有些语词在表演过程中出现一会普通话,一会戏曲语言的情况。如此,四平戏舞台语言的辨识度降低了,失去了四平戏原有的韵味。

(三)保护模式较传统单一

目前,对稀有剧种的保护,更多的是保存、典藏的工作。如史料的整理、保存,戏曲影像的录音录像、剧本的创编,大多属于静态的保护;而针对稀有剧种活态传承方面的工作则相对薄弱,对剧种活态传承的意识也不深。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戏曲的传播朝着年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在戏曲的传承中市场的推广、宣传、品牌的塑造及观众群体的扩大等方面的工作很是不足,从而导致稀有剧种仅存留于史料的记载、久远的记忆、专家的理论中,没有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

二、稀有剧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稀有剧种的流播地域、影响范围都相对较小,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家族传承、村内传承等特点。因此,针对稀有剧种的保护传承更应以内在的文化认同为基础,构建戏剧文化生态,让其成为村民记忆的“象征体系”,成为观众群体在自我表达、文化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内在脉理,进而推动戏剧的活态传承。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的社会共同经验。”[2]稀有剧种四平戏在政和杨源这个小山村中流传了数百年,与张姓家族息息相关。杨源村每年最重要的传统活动即张姓族人为纪念祖先张瑾的英节庙会,每年两次,二月初九纪念郭荣(张瑾副将)的生日,八月初六纪念张瑾的生日。《杨源张姓族谱》载“唐乾符五年为征剿黄巢起义,时任唐招讨使张瑾率兵到政和铁山与黄巢激战,与郭荣等十八将校皆战死。他的三公子为守墓而迁居杨源,已传三十九代,约有五千多人”。正是由于为宗族祭祀而进行的英节庙会及英节庙戏台,使得四平戏深深扎根于闽北政和杨源村,代代相传,其产生及传承依赖于当地群众生活的精神共鸣,是人们在情感交流、人际交往中建立起的内在文化凝聚力。

四平戏作为闽北稀有剧种主要流布在政和杨源一带,其传承与发展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方言俗语等紧密联系,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精神食粮,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唱得三出戏,快乐一世人”,在杨源村,即使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学戏了,但男女老少大都会哼唱几句四平戏。2017年在杨源调查采访中,四平戏市级传承人张陈山告诉我们“四平戏能传承下来,是因为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没有四平戏,我们的生活就没了滋味。”

2006年3月,闽北政和杨源乡四平戏正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内在文化价值得到了认可。这种文化价值,不单体现在四平戏作为戏曲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在对社会群体潜移默化的正能量影响。

四平戏在流播过程中,为了迎合民众的精神需求,其演出内容也多为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大多歌颂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观。目前常演及受众喜欢的剧目多是如此,如:每逢庆典或祭祀时都需开演的被称为“戏首”的折子戏《蟠桃祝寿》;讲述杨延昭欲怒斩其子杨宗保的《辕门斩子》;神话传说沉香救母的《刘文昔》等。这些剧目在演出过程中,往往杂以一些俗语、谚语,如“为人莫当官,当官不要米,要米挑不起”,在质朴粗犷的生活气息中讲述伦理道德,展示当地百姓朴素而美好的生活向往。

“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或者更大的社会情境因素,个体会和所处的环境不断磨合、碰撞,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认同状态。”[3]四平戏等稀有剧种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观众群体对四平戏的认同,也就是对其所在的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此同时,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加深,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社会群体对四平戏的认同。

三、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构建稀有剧种活态传承应有的对策

(一)深植地方文化,构建稀有剧种语言生态

“汉语方言是地域内人们生活的语言,是这一地域独特世界最直接的展示,是语言谱系内含的历史与情感的溯源与追踪。戏曲是语言的艺术,是生活的缩影,是历史的见证”[4],要促进戏曲的活态传承,方言无疑是最佳的纽带,如此,戏曲中的地域特色才不会随时代的发展而磨灭。

400多年来四平戏扎根于闽北政和杨源,其道白唱腔为“土官话”,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以及语言接触过程中,和谐自然地融合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我们略举《刘文昔全本》中的方言词汇为例:

(1)讨

大拐:哎呀,我十分讨睡。

小拐:你这样好睡,在你娘肚中多睡几年出来。

小拐:你爱睡,我也爱睡。(《刘文昔全本》第八场:卖玉带)

讨睡,政和方言词,义为想睡觉,发困,此词普遍存在于闽北各地,如:

政和:讨寐七②(想睡觉、发困)tho213mi42tshi24

建瓯:讨寐七(想睡觉、发困)thau21mi42tshi24

建阳:讨目寝(想睡觉、发困)thau21mo4tsiŋ35

浦城(石头):讨困眠(想睡觉、发困)thɔ21kheiŋ53meiŋ33

松溪:讨寐七(想睡觉、发困)tho213mei42tshi24

武夷山:讨寐七(想睡觉、发困)hau31mei5thi35

闽北方言中,“讨”的构词能力较强,按照词义的不同,“讨类词”分为4类:

(4)一轴两极三片的空间格局基本成型。从中心度及结构洞分析来看,三峡地区旅游经过近20年发展,形成以解放碑(朝天门)、白帝城、小三峡、三峡大坝、神农溪、三峡人家、恩施大峡谷、武汉东湖等共12个景区为核心的旅游节点,其中以重庆解放碑、小三峡、三峡大坝、白帝城为最重要核心节点。据此,本文认为三峡旅游在空间形态上基本呈现一轴两极三片的空间格局,即长江轴线、成渝都市圈发展极、武汉都市圈发展极、奉节-巫山-宜昌发展片区、奉节—恩施—宜昌发展片区、万州-涪陵中线发展片区。

第一类:表获取。如:索取:讨钱、讨饭;摘取:讨苹果;迎娶:讨老妈(娶媳妇)、讨新妇(娶媳妇)

第二类:砍伐。如:讨柴(砍柴)、讨竹(砍竹子)第三类:招惹。如:讨人嫌、讨打

第四类:想。如:讨吐

(2)探水

必武:先生去,我作先生,一贵、沉香过来,我们来做米了网古,先生会打学生,我来咒死他,一贵你与我探水。(《刘文昔全本》第十三场:教子)

必武:毒蛇咬死你,来要你,沉香你来与我探水。(《刘文昔全本》第十三场:教子)

探水,政和方言词,义为侦探、侦查,如:政和thaŋ42sui213、建瓯thaŋ33sy21。

(3)饲

必武:脚行不动,死到半路中,七七八八抬不动,丢在深坑饲蚊虫。(《刘文昔全本》第十三场:教子)

饲:政和方言,义为“喂、养”,如:饲饱了(喂饱了)、饲饭(喂饭)、饲猪(喂猪)。闽北各地读音大都差不多,如:政和si55、建瓯si55、建阳si55、武夷山si55、松溪si45。

费孝通曾指出乡村人社会记忆的流传机制主要用声音。这些方言土语承载着闽北这一地域人们质朴的情感与文化,是四平戏特有魅力所在,是群体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是联系稀有剧种、地方文化和文化接受者的重要纽带。因此,在稀有剧种的传承发展中,应重视方言在稀有剧种创作中的作用。

(二)提高创编能力,打造精品力作

相对于戏曲传统剧目,戏曲的新编,指的是新的剧目的编演,它是直面当下戏曲困境,适应当代观众的一种姿态和选择,是戏曲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稀有剧种要想在当下立足,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创编能力,走差异化路线,树立具有自身特色、影响力大、艺术价值高的精品。丹纳指出“任何一种艺术,一朝放弃它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方法而借用别的艺术方法,必然降低自己的价值。”[5]

稀有剧种的创编,既包括对旧剧的加工编演,也包括对现代题材剧目的创作。在创编过程中,不论是旧剧加工,还是新剧创编,都需以尊重并承袭传统(腔调、语言、动作等)为基础,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引起观众共鸣,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戏剧精品。四平戏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探索了,其立足当下,结合政和县情,新编剧目《御赐县名》,并于2015年11月参加了福建省第六届艺术节戏剧会演,获得专家的好评。2018年5月12日,四平戏《九龙阁》在福建省戏曲专家的精心指导下,进行了再加工,在舞台灯光、服装、表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演出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政和杨源四平戏在创编上虽有所探索,但还远远不够,截止目前,其创编还仅停留在有限的几个剧目,这于其活态发展是不够的。

(三)加强人才储备,培养优秀演员

精品力作的打造不仅需要优秀的编剧队伍,更需要优秀的演员。为此,承担剧种活态传承的民间剧团更应注重对年轻优秀演员的培养,着力打造知名度较高的优秀演员。目前四平戏一类的稀有剧种暂时还没有令人熟知的优秀演员。近年来政和杨源四平戏剧团为促进戏剧的发展,剧团有了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人员名单中(见表2)增添了不少女性,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及以上,年龄主要在25—50之间,这些女性在工作或农忙之余学习四平戏。此外,杨源张孝友团长在杨源乡中心小学开设四平戏班,培养小演员。这些后备演员的加入,为杨源四平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四平戏的舞台表演增添了一丝活力。

表2 杨源四平戏剧团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人员名单③Tab.2 List of reserve personnel of Yang Yuan Siping Theatre troupe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四平戏虽有后备力量,但演员大都大龄化,因缺乏系统学习,在技术、情感上还显不足;同时,后备人才流失严重,真正能够上台表演的优秀演员极少。

当前,稀有剧种四平戏应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民间文化强大的根性,加强对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创编更多精品剧目。

(四)在政府支持与保护的基础上,发挥民间剧团生力军作用

不同剧种传承发展的路径不同,大剧种有大剧种的传播路子,稀有剧种有稀有剧种的传播路子。一般来说,国有剧团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稀有剧种的发展壮大,然而,针对稀有剧种自身的发展特色,我们更为期待的是,民间剧团在传承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稀有剧种的传承往往呈家族式、村内式特点,且民间剧团与百姓生活更近,在传承中更便捷、更直接,更有效。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泉州的梨园戏,梨园戏传承人曾静萍准确把握梨园戏的剧种特点,在发展中不断创作一批批优秀的剧目,培养众多青年演员,带动梨园戏唱响全国,走到国外,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一直以来,政和杨源四平戏在传承主要有两条线:一是依靠宗族式的“梨园会”;二是依托戏班组织培训和演出活动,这种传承一直延续了400多年,足见其生命力。虽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本牢靠的民间运作机制开始出现危机,但无法否认民间剧团在剧种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针对稀有剧种民间剧团的困境,较为有效的途径是各地政府在经费、政策、方法上的支持与引导,加大对稀有剧种活态传承的力度,同时,“要眼光向下,好戏在民间、好角儿在基层,要发挥民间剧团‘轻骑兵’‘接地气’的优势”[6]。

(五)新媒体环境下稀有剧种传播路径的探索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专情于传统戏曲的人越来越少,原本就面临困境的稀有剧种其传承更是举步维艰。为此,在认清市场形势的情况下,优化传播路径是促进稀有剧种活态传承的有力对策。

稀有剧种的活态传承,在观众群体这一层面上最重要的是注重年轻观众群体的开发。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群体的接受方式呈现多样化、碎片化、移动化、视觉化等特点。基于此,将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介与传统戏曲相结合,可以有效弥合传统戏曲与年轻受众群体的传播鸿沟,契合当下流行的传播形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套房居住与发达的传媒、通信抑制了人们走进剧场的欲望”[7]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桎梏,让年轻观众随时随地可以观看视频,进行即时的学习与无门槛的交流。

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与新媒体融合是比较成功的。2018年3月,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亲自演示的老生各种笑声的短视频获得了60万次的点赞,播放量超过了26亿次,如此高效迅速的传播,带动了更多的人了解京剧,进而爱上京剧。稀有剧种四平戏属高腔系统,历史悠久。其唱腔古朴粗放、高低起伏明显、韵味悠长;角色行当齐全、各行当都有规定的手脚套路;生角文雅、旦角细腻、净角粗犷、丑角滑稽;表演动作腾、挪、滚、打,随鼓缓急进退。这些精妙腔韵、动作等都可以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以便捷的方式,让年轻群体学习、模仿、接受,让他们在潜移默中了解四平戏的声腔、唱段、动作等,逐步强化对四平戏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进而推动四平戏的可持续传承与保护。

作为中华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稀有剧种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式。稀有剧种的发展唯有牢牢扎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以地方文化认同带动戏剧认同,在政府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下,充分发挥民间剧团的生力军作用,加强自身语言、剧本特色建设,与时俱进,将新媒体运用到戏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推动稀有剧种的活态传承。

注释:

① 2017年根据四平戏传承人张孝友提供的材料整理。

② 文章对于无本字可写,又不能使用俗字者,写同音字。同音字是指跟本方言里完全同音的字。在使用同音字时尽量选取常用字,同音字在字下加“—”表示。

③ 根据四平戏传承人张孝友提供的材料整理。

猜你喜欢

政和闽北活态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方政和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