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2021-07-02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山西省师傅

王 敏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改革,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一直在寻求一种适应于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正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和企业共同探索准确的育人方法,有的放矢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1]。

根据《山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晋教职〔2018〕10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涵〔2019〕2号)要求,山西省已有部分高职、中职院校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为了了解山西省现代学徒制推广情况及校企合作中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状,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分别按照学校、学生、企业、师傅4个方面对山西省内部分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调研,为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1 现代学徒制调研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省陆续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多地出现了用工荒、人才流失等现象,究其根本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2]。目前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3]。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本文结合山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现状,分析山西省现代学徒制模式发展优势和瓶颈,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及专业特色的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途径,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思路,为学生就业指明方向。

2 现代学徒制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面谈、电话访谈等形式进行。调研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山西省内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的企业,主要有3家朝阳产业的优质企业,见表1。调研对象是企业的人事主管部门领导、项目经理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企业规模、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意向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调研。另一类是山西省内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主要有9家中等职业学校,见第103页表2。调研对象是学校的分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主要从学校、教师、学生层面了解山西省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本次共计发出问卷130份,回收128份,有效率为98%。

表1 调研的企业名单及其主营业务

表2 调研试点院校名单

3 山西省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和调研分析

3.1 山西省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

目前,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行的主要是“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毕业之后很难快速适应职业岗位,进入企业之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适应和再学习。山西省于2018年确定首批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包括1个市、22所试点高职院校和35所试点中职学校。2019年新增29个高职专业和21个中职专业,成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伴随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试点工作的开展,各个行业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职业院校合作,打造行业排头兵。目前,山西省煤炭行业、旅游行业、餐饮行业等陆续加入到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启动,职业院校保障了学生的就业工作,扩大了招生范围,社会反响良好。2019年7月,山西省人社厅宣布将在企业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基础上,明确了学徒的范围、待遇以及学徒相关资格证的获取。现代学徒制在山西省的开展如火如荼。

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职业教育规划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其改革发展一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普及高中教育,更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到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门槛越来越低;山西省由于区域经济局限,学生可就业岗位不充足,收入不高;山西省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经费不足问题,实训场所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做不到紧跟时代发展和及时更新实训设备;山西省内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兴趣不大,真正做到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凤毛麟角,可以借鉴的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少之又少。

3.2 调研数据分析

1)企业对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调查分析。在收回的问卷中,企业中有81.3%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愿意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有71.5%认为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方式对实习生就业帮助较大;有75%认为现代学徒制工作推动的压力来自于学生的学习意识。

2)学校对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调查分析。学校中有85.7%被调查者认为对现代学徒制比较了解,92.1%认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毕业生比普通班毕业生在就业上有明显优势,92.6%认为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很有必要。

3)现代学徒制中校企合作模式分析。企业中超过50%被调查者希望教师参与企业教学,43.8%希望教师帮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86.2%认为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在夯实实用技术、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中71.4%被调查者认为企业的评价更重要,57.1%认为师傅和徒弟的搭配模式应该是多对多交叉,校企应共同合作形成双主体育人,学生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统一有利于就业发展。

4)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的优势和不足分析。通过问卷分析,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会让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提前熟悉实习岗位的工作,掌握校内外实训技能基本操作。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企业师傅可以对实训操作进行演示,对操作流程进行讲解,学生在校内实训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主动向师傅请教,更好地掌握学习难点。但是企业师傅的指导能力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是造成校企合作优势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5)政府、学校、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参与度分析。山西省职业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缺少有关鼓励和优惠政策的引导,校企之间缺乏沟通。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认知学习,由企业专家指导课程设计并安排实践性较强的教学任务。企业则需要提供实训场地、设备、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辅助学校,送师傅到学校进行教学,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集中培训学生,最好能够安排学生的食宿,提供生活补助。

4 山西省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学生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认知不够。目前,试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现代学徒制比较了解,但因为试点班级在教学上与普通班级的区别不大,导致学生没有理解自己作为学生和学徒的“双身份”与其他普通班级学生的不同。另外,学校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不够,企业没有理解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真正含义。

2)评价模式需要进一步细化。试点院校现代学徒制评价模式改革不明显,没有建立新的更好的评价机制,没有很好地体现企业的大力参与,无法比较现代学徒制模式和过去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区别和优缺点,没有体现出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具体优势。学校应对试点专业实施过程中的考核项目进一步细化,强化对改革过程中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企业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系数的评估和考核。

3)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困难。学校与企业的对接不够充分,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衔接不够好;学校与企业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往返需要自费;学校教学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等。往往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即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推广新的教学模式,但企业并不能很好地配合,加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学生认可程度较低。

4)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试点学校多选用专业教师,但是他们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在试行现代学徒制模式之后也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导致部分教师的实训技能水平欠缺,无法精准地把技能传授给学生;企业师傅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课堂中的教学能力不强,存在“师傅教不明白,学生学不明白”的情况。所以师资队伍结合的合理性、数量的可行性及质量的保障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对教师和企业师傅进行双培训,即对企业师傅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对学校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培训。

5)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方面,企业文化在学校阶段渗透程度不高;企业师傅定期到校指导存在一定的困难;政府没有给予企业优惠政策支持从而影响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二是学校方面,很多学生年龄没有达到企业用工年龄标准,导致其无法正式入职,只能以学徒身份进行学习,薪资待遇不明确;一些企业给学生的待遇不高,导致学生实习期间收入太少而不愿意继续留在企业工作;学校在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6)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山西省已有两批试点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但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比如,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但是需要企业负担学生的薪资,虽然学生可以为企业创收,但不足以吸引企业认真地培养学生,企业更多地是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而试点学校中关于现代学徒制的专项经费不足,使得教师对于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到新模式改革中来。

总之,目前来看,现代学徒制模式在山西省内试行得并不好,政府、学校、企业的合作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情况,需要政府进行协调,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意见和实施细则,更需要在财政上大力支持,给予企业和学校一定的鼓励政策,使得现代学徒制模式能够良好地循环建立下去。

5 山西省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施建议

1)提高学生对学徒“双身份”的认知。企业应参与学校招生,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让学生了解对接岗位要求,找准自己的身份定位,明确未来工作目标;学校应加大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宣传,让学生及家长了解该模式的优越性,明确现代学徒制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区别;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员工身份,知晓自己的员工权益,获得尽可能多的保障[4]。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加大教学实践培训力度。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大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培训力度;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水平,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教师入企实践,增加实践操作能力;解决企业师傅的教学问题,为企业师傅提供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和师傅的综合水平。

3)制定符合现代学徒制要求的评价机制。学校和企业要制定符合现代学徒制的评价机制,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评价,加大企业师傅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技能大赛,提升技能水平,同时给予学生职业素养综合性评价,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4)建立学校企业双培养模式并提高企业合作意识。企业要转变固有观念,优化校企双育人制度,意识到培养学生既可以节省培训未来员工的时间和费用,也可以作为人才储备的方式。企业只有转变观念、提高合作意识才能真正做到校企合作。

5)加大相关政策和财政扶持。政府要加大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对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建立适合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保障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职责;制定适合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对愿意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的企业给予政策的扶持和财政支持,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对试点学校提供建设经费,帮助学校建立实训场所,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5]。

6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尝试,需要在政府、学校及企业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总结经验,努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探索出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以更好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企业要建立校企双师联合培养制度、健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投入机制、完善企业新学徒补贴政策等;学校要完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试点专业管理办法,要注重职业道德、沟通礼仪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从而达到企业的用工要求;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开发课程,课程内容以真实的企业岗位需求为主,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真实案例,工学结合,尽快适应职业岗位。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山西省推广效果一般,很多学校对其不是很了解。另外,由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支持,而目前山西省对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参与热情度不高、与学校衔接不畅。因此,希望借助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契机,社会各界能够关注职业教育改革现状,共同努力构建政、企、校三方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山西省师傅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