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传统民居现代适宜更新改造
——以文堂村老宅改造实践为例

2021-07-02刘仁义王康英

关键词:老宅民居艺术家

刘仁义, 王康英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 230022)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环境品质提升和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传统意义上的观光型旅游模式正向深度体验式模式转变;传统民居因室内环境潮湿阴暗及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化乡村发展,面临困境[1]。因此,各式各样的民居更新改造范式应运而生[2],而如何对民居进行规范性、合理化更新改造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传统民居更新改造模式主要为两种:第一,自主改造,即原居民为满足生活需求而进行的自行改造,村民与当地工匠相互合作,村民对其需求进行有效表达,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3]。第二,专业改造,即以建筑师为主体设计者,针对居住者需求,按现行建筑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本土工匠参与较少[4]。国外民居更新因房屋产权属性和管理政策以及生活方式等差异,多为专业改造[5]。

本文以安徽省祁门县文堂村传统村落中的“老宅”改造为例,其运用建筑高度上的有效分隔,拓展空间使用率,协同艺术家(使用者)创意、本土工匠技艺、建筑师优化完善,提出徽州传统民居集约与协同并举的现代适宜改造模式,根据其建筑属性与使用需求,开展规范化的改造。

一、项目背景

1.文堂村概况 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是国家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其建村于北宋大观年间,始居者为陈氏,故村中大多为陈姓人士。

文堂村依山傍水,田园广阔,自古文化积淀厚重,是具有典型徽派韵味的古村落。村落分为上文堂、中文堂和下文堂三部分。文堂村全村辖区7个村民组,275户,共1 127人,村落主导产业为茶业和林业;村内人口大多为老年人,40岁以下人群多外出打工,劳动力流失,“老龄化”现象严重,村落整体发展动力不足;村内的传统民居由于自然与人为等因素面临损坏、老化甚至废弃现象。近年来,文堂村结合实际,依托“乡约文化”“红色文化”等得天独厚的文化名片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推进乡村特色资源有序开发,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祁门县文堂村开展政府为主导的EPC模式乡村振兴,代表政府的文旅公司和艺术家联合参与经营管理,探索以推动乡村地缘活力、激活乡村经济、留住乡村文脉为目标的乡村建设,打造文堂艺术村落特色。根据田野调查,村内常住村民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年轻时做过泥瓦匠、木匠等工作,具有一定的传统徽州民居建造技艺,因此,借由文堂村艺术村落项目,可组织村民与工匠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发挥其特长。为了顺利开展此项工作,政府先行收购了一栋废弃民宅,对其实施更新改造,以满足兼顾艺术家的自身创作活动和参与乡村建设工作的需求,并作为村内民宿建设首批示范点。

2.老宅概况 拟改造的徽州民居(当地俗称老宅)位于上文堂中心处,紧邻村子里的祠堂与小学,西有村落新修的公路,东有村内的商业老街,地理位置优越。

老宅周边的文堂村祠堂与小学拟改造为当地的艺术馆,与周边配套形成村落的艺术中心,老宅改造后,未来将作为艺术中心的配套功能用房(见图1)。改造之初,由画家领衔的艺术家团队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和经营管理的同时开展艺术创作,为解决艺术家前期生活和工作需要,故开展老宅改造以满足其艺术创作和居住。老宅改造前为徽州民居典型的两层三开间、双坡屋顶建筑,砖木结构,主体建筑保留完好,建筑外立面相对完整。因其长期空置,出现屋面漏雨、采光通风不足、利用率低以及基础设施差等不适宜现代人居住的问题,宅前的庭院也日益荒废(见前页图1)。

图1 改造前老宅区位与现状

二、现代适宜性改造需求

现代适宜性改造的本质在于满足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保持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实施宜居改造。

1.空间宜居 宜人的空间不仅需要在功能布置与空间尺度上适应现代人的生产生活,还体现在对空间的最佳利用上。艺术家团队为相对固定人员5人,老宅改造时需要满足同期能容纳短时在此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3-5人居住,达到“快捷酒店式”的居住条件;艺术家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与充满艺术性思维的个体,他们需要高度自由的空间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因此,改造后的老宅还要满足艺术家们“集中艺术创作”的工作需求。

2.设施完备 老宅改造总体上需满足5-8个人的生活居住,房间设置上要求有单人间、标间及三人间,均需要配备独立卫浴、配套餐厅厨房等辅助功能,室内物理环境上需改善老宅原有采光通风不足及潮湿等问题,总体满足艺术家在村内生产、生活及生态方面的自助生活。

3.建造高效 作为文堂村环境品质提升先行示范点项目,为尽早给在村内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提供居所并吸引更多的艺术群体前来创作,需要快速的建造过程及高效协同的统筹模式。

4.彰显特色 文堂村乡村振兴特色定位为艺术家村落,老宅改造应呈现其建筑本体特色及富有艺术特色。因此,必须注重保留徽州传统民居地域特征,展现建筑本身的韵味;同时,应注重居住者的个人特质,体现艺术家的艺术特色。

三、适宜更新模式

为满足老宅现代适宜性使用需求,提出集约功能模式与协同创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建筑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并联合艺术家、工匠与建筑师共同高效、协同地完成老宅特色设计和实施建造过程。

1.集约功能模式 第一,优化平面功能,满足生活需求。艺术家居住空间最重要的功能有住宿、餐饮、茶室以及创作交流等公共空间。改造前一层两侧为厢房,中间为堂屋,堂屋与后厅之间设有通向二层的直梯;二层为利用坡屋顶的储藏空间;房屋东南角设置厨房与猪圈等辅助功能;北面有入口小院;西面为开敞院落。改造前总体上存在空间利用率不足、实际使用面积较小以及基础设施差等问题。

改造时连通一层公共空间,开敞原前厅与后堂,将厅堂的屏风改为通透式的圆形木屏风,拆除原有屏风后的楼梯,扩大了中间餐厅与客厅的使用空间,因而大大提高了舒适度,充分满足了居住者集中创作、交流、展示以及就餐会客的需求。拆除原有猪棚与厨房的内部隔墙,改造为一个三人间和设备齐全的小型现代厨房,配套备餐间,满足了艺术家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二层原为单一储藏功能,改造时将一层局部层高降低,扩展为居住功能,设置三个相对私密的卧室,配备相应的卫洗设施,可供五人居住(见图2)。各个房间分别从各自独立的木楼梯上到二层,使得居住空间互不干扰。改造后建筑总体可使用建筑面积达到200(见上页表1)。

图2 轴测分析图

第二,拓展有效现有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改造采取局部“降低”一层顶板高度,将二层原有储藏空间重新利用,优化重组二层功能,形成简约、私密的居住空间(见图3)。原有西北角后厢房的楼板拆除后改为上到主卧的旋转楼梯,厅堂上方的主卧楼板保持不变,降低餐厅部分的楼板高度,退出一个平台。此举既开阔了主卧室视野,又解决了原有空间高度不足的问题。拆除两边厢房的楼板,将楼上楼下打通,改造成为一个上下连贯的整体空间,底层设置卫浴功能,上部通过高差处理设置两张单人床,整体形成两间独立的loft卧室(见上页表1),极大地提高了原建筑的空间使用率及增加了空间的变化层次。

2.协同创新模式 第一,艺术家创意。一是旧物利用。在老宅改造中,艺术家们在当地收集了原有居民废弃的各样老物什,利用建筑空间的原始外观和“艺术展览”的方式,将其摆放在老宅的各个区域。改造后的空间将“艺术”物件重新利用,整体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充满艺术家设计理念和其思想的空间(见图3a)。

图3 艺术家及工匠创作

二是艺术加工。室内空间陈设与装饰追求直观“艺术效果”。艺术家在老宅改造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向二层主卧的旋转楼梯,以小木条无序排列在楼梯底部,因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要求将其保留下来;一层厅堂与餐厅之间的屏风,要求通透圆形镂空的设计;墙上的各类艺术家自我装饰的画作等,无处不体现着艺术的气息(见图3b)。

第二,本土工匠技艺。建筑是一个区域性产物,受到不同的地理条件制约。村内工匠结合徽州地域特色,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利用徽州传统技艺,在保留原有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改造。

一是本土材料运用。在工程初期,使用现有实践做法来检查原有结构并替换朽坏部件以及加固原木部件的破裂部分。新增木结构采用木蜡油涂覆的木材做旧处理方法,使得木材表面更加美观且耐磨。

原有猪棚已失去其功用,且年久失修,结构破败,墙体部分倒塌,需要重新修缮;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为了保持老宅本身的“原汁原味”,改造时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的青砖材料;在墙面砌造上,工匠们采用鸳鸯墙和单墙结合的砌法,依据原有青砖墙体,将当地的废弃建筑留下的青砖再利用,墙面加高后,重新修理好院墙,保留了院墙的本土性特色(见图3c)。

二是老宅屋顶改造。徽州地区夏季酷热,屋顶建造设计需考虑隔热要求[6]。原有屋顶的做法是在檩条上部直接铺设小青瓦,保温性能较差且会出现漏雨等问题。在老宅适宜更新改造过程中,将屋顶的构造层次改为:椽子、望板、座灰和瓦片。整体实施落架大修:揭开所有的瓦,将部分朽损的檩条进行更换,同时加设望板,在其上增设防水卷材、保温层,再铺设挂瓦条及屋面瓦。

在西南侧厨房的屋面的改造上,原有猪棚层高较矮,其屋顶与厨房屋顶相互错位,且结构稳定性不足。改造过程中保持原有格局不变,将猪棚处杂物清理干净,卸除屋面小青瓦后在前院码放整齐,在铺设防水保温材料后,重新铺设小青瓦,与厨房连成一个完整的单向交叉双坡屋顶(见图3d)。

三是木构楼梯建造。老宅改造中,二层布置三个相对独立的房间,分别设立了各自的楼梯,其中通向二层主卧的旋转楼梯,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工匠利用其多年建造经验最终完成。即先在墙上定位好每个踏步的具体位置,将一个个小木条嵌入墙体中作为小梁,并在踏步底部钉上诸多交错排列的长木条作为临时支撑物,承载上部的踏步板,依照定位好的位置,搭接到二层楼板,形成一个整体之后,顺着楼梯的旋转角度安装栏杆等构件。在建成之后,展现出优美灵动的曲线和充满着“杂乱”的艺术气息,让建筑空间流动起来,为整体效果增添了一种无序美(见图3e)。

第三,建筑师优化完善。追求独特艺术效果是艺术家的夙愿,本土工匠的技艺是一种传统的经验模式操作,而满足现代居住建筑安全需求与设计特色则需要建筑师的优化和完善。

一是采光通风。采光不足、阴暗潮湿是徽州传统民居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宅改造中通过设置多个天窗来改善室内物理环境:入口处的小天井封闭处理后在屋面开一个天窗,增加了厅堂的采光需求和空间视野;一层三人间因房间内仅可通过临近前院的东侧部分墙体开窗采光,故在中间屋脊交接处开设一个天窗,满足房间内部的光线需求;原有老宅二层阴暗潮湿,为了满足采光通风的需要,在两边loft形式的阁楼屋面上均开了一个小天窗;此外,入口厅堂处原有的架空保留,破开屋面,开设一个大天窗,采用全自动遮阳系统,晴天光照强烈时可关闭天窗,阴天光照不足时则打开天窗,为厅堂空间增加趣味。

二层主卧是整座宅子空间最大的房间,原有墙面是凸形的小窗,满足不了采光通风需求。考虑二层客房主卧的采光与观景需求方面的设计,将西南面的墙体破开,从内部退出一柱跨,形成内凹的观景露台,开设大面积的玻璃窗。在满足采光通风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艺术家休闲娱乐及观景的需求,同时兼顾建筑立面的和谐统一(见图4)。

图4 采光分析图

二是地域特色。建筑外立面需要考虑到建筑与周遭环境的相互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建筑本身的特色表达。空调外机等设备设置在老宅的院落之中,建筑师在保留原有院落空间格局的前提下,采用木格栅围合,融合于周边建筑(见下页图5a)。

为传承徽州传统特色,遵循当地传统的审美观,设计、改造中保留老宅的青砖黛瓦和白墙形式,墙体主体结构不变,保留原有立面窗户窗框设计,仅在内部墙体窗洞位置加上玻璃窗户(见下页图5b)。部分空间因采光需要在保持墙体结构稳定的情况下仅在局部墙面进行加大窗洞处理,窗框采用具有徽州特色的木格栅。玻璃、青砖墙面、木制窗框,给人一种自然的轻松感,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身处其中,怡然自得。

三是细节设计。民居改造中,不同的细节处理方式以及材料表达等均可营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老宅改造后的三人间墙面中,邻接厅堂的那面墙体利用青砖采用单墙的砌法,留出建筑的木结构,青砖墙体与传统徽州穿斗抬梁式的木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在青砖与木结构之间的夹缝中做灯光处理,三者交相呼应,彰显出建筑内部空间的特色(见图5c)。

图5 特色改造

四、结 语

本次老宅改造实践是在充分研判徽州地区的传统民居实际使用现状的前提下,针对文堂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特色需求和特殊要求,对老宅进行现代适宜更新改造的设计。

民居更新改造过程中,在原有建筑使用空间相对局促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充分考虑建筑空间的当代需求,拓展阁楼空间使用功能,采用二层楼板的上下错位移动,高效利用建筑高度上的分隔,实现建筑空间的有效运用。同时,使用者(艺术家)可根据自身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自我创意;本土工匠运用其实践经验模式的传统技艺,实施民居整体的改造施工过程;建筑师进行规范统筹,在细部处理完善的同时充分体现民居的地域特色。

高效的空间拓展和使用者(艺术家)、本土工匠、建筑师三方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将为当代传统民居的现代宜居性改造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建筑特色营造提供极有价值的实践借鉴。

猜你喜欢

老宅民居艺术家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民居智库
老宅
民居摄影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老宅
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