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与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效果对比观察

2021-07-02李树铭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眼轮眼袋眼睑

曾 志,刘 涛,李树铭

(梅州市中医医院眼科,广东梅州 514071)

老年性睑内翻又被称为痉挛性睑内翻,主要好发于下睑部位,患者内、外眦韧带以及皮下组织出现松弛,同时皮肤逐渐萎缩且丧失张力,睑板前眼轮匝肌向前方滑动并压迫睑板上缘,形成睑缘内翻[1]。通常下睑内翻与倒睫并存,典型症状是畏光、流泪、异物感,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感染或角膜溃疡,严重者甚至出现角膜血管翳,影响患者视力[2]。眼袋是由于眼眶脂肪膨出而形成袋状眼睑畸形,其常出现于老年性睑内翻患者中,常规眼下睑内翻矫正术无法同时满足功能与外观的需求[3]。本文主要对比眼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与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6年6月~2020年2月收治的130例老年下睑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单眼发病,年龄60岁及以上,经眼科专科检查确诊为下睑内翻,患者眼部局部皮肤松弛,睫毛摩擦结膜,流泪,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先天性眼部疾病,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见表1。两组基本情况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眼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治疗。眼科手术常规皮肤画线,眼睑皮下浸润2 %利多卡因,沿睑缘下2 mm并与眼睑缘平行切开,在外眦角120°位置延长6 mm,将皮下筋膜钝性分离止于眶缘部,游离睑板下缘宽轮匝肌带,在内翻最严重的位置对折肌肉并缝合,平铺固定在睑板面,打开眶膈,对眼球轻压,清理脂肪,间断对眶膈缝合,将松弛的皮肤去除并间断缝合,第3 d换药,5~7 d可拆线。

对照组给予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治疗。眼科手术前在下睑缘下2 mm与睑缘平行位置画出半月形,由外眦角外下方鱼尾纹方向向外延伸 6 mm,浸润麻醉后沿着画线切口眼睑皮肤并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暴露眼轮匝肌并游离,将眼睑下缘以及睑板前眼轮匝肌束减除,去除多余眼睑皮肤后缝合切口,术后间隔1日换药,5 d后拆线。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4]:①优:患者眼睑恢复到正常的生理位置(眼睑缘内唇、泪小点与眼球表面紧贴,睑睫毛外生且微弯曲,未触及眼球);②良:眼睑基本恢复正常位置(眼睑缘内唇、泪小点与眼球表面相贴,睑睫向上,睫毛未触及眼球);③差:患者术后未达到优、良标准。总有效率 = 优秀率 + 良好率。(2)复发情况判定标准:患者重新出现睑内翻(下睑缘内翻,睫毛接触到角膜),术后随访12个月。(3)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4)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后眼睑位置不正、眼球出血、睑球分离、下睑外翻、皮肤淤血、睫毛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情况。(5)满意度评价:随访3个月,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美容效果、复发、并发症、生活影响、工作影响等,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 = 非常满意率 + 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 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比较[n(%)]

2.2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3。

表3 术后12个月疗效比较[n(%)]

2.3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4.62 %、3.08 %,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5。

表5 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n(%)]

2.5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满意度评价比较[n(%)]

3 讨论

老年性眼下睑内翻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眼部疾病,属于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认为下睑内翻存在3类解剖学异常:(1)垂直松弛,通常是由于下睑缩肌断裂、变薄引起;(2)水平松弛,通常是由于眦部韧带力量变弱,眼睑皮肤出现松弛引起;(3)眼眶隔前轮匝肌与睑板前轮匝肌重叠,眼缘力量在收缩过程中出现集中而出现睑缘内翻,如存在倒睫则角膜刺激症状导致眼轮匝肌发射性痉挛,加重睑内翻[5-6]。

老年性睑内翻治疗主要采取眼轮匝肌切除,切开睑缘,切断睑板等方法,其中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能够切除下睑松弛皮肤,使眼睑皮肤张力增强,释放眼轮匝肌收缩时睑板上缘压力,让下睑恢复正常,该操作方法简单,术后疗效确定,但是复发率高,与眼轮匝肌的再生能力和代偿能力有关,增加远期的复发率[7-9]。但是近年来患者对于术后的美容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上在不断探索新的诊疗方式。

眼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的手术原理是:将部分眼轮匝肌折叠,眼轮匝肌与眼眶隔粘连,促进下睑缩肌的力量,牵拉下睑缘恢复至正常的位置,并且该术式可切除松弛的皮肤,下睑皮肤的张力得到有效增加,既可以缓解眼轮匝肌的痉挛情况,还可改善下睑皮肤、眼眶隔等互相之间的张力,消除主要致病因素,临床效果确切并且持久,降低复发率,睑板支撑功能得以恢复,改善美观的效果[10]。本研究显示,眼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优良率均显著提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4.62 %、3.08 %显著降低,并且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显著提高,表明眼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具有一定的优势[11]。但是该手术属于精细化的操作,对手术医师的要求较高,术前要明确诊断,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分析其皮肤状态,尤其是眼轮匝肌的收缩、睫毛内卷摩擦角膜等情况进行检查,提高手术的疗效。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1)老年性睑内翻解剖特殊,睑皮肤、眼眶隔、下睑缩肌腱膜等松弛,虽然术后下睑缘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术后仍旧存在复发情况[12];(2)该术式手术技巧较高,操作时间长,还需要双眼对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美容较高的患者可采取该术式,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效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眼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并且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降低,美观效果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眼轮眼袋眼睑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方案用于眼睑撕脱伤整形治疗中的价值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哈哈,棕色眼袋?
最简单的去眼袋方法
有效去眼袋的三个小妙招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下睑眼轮匝肌悬吊的中面部除皱术
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