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关于单位承担的“社保、公积金、年金”账务处理的建议
2021-07-01吕漪
吕漪
【摘 要】本文主要依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中的相关规定,通过与会计实务相结合的方法,对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保、公积金、年金”的财务处理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促进单位会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财务处理
绪论
2017年财政部制定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并规定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相比于原来的会计制度,新执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创建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当分离、互相衔接”的新型会计核算方式,实现了“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的模式,综合反映了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信息和预算信息。虽然政府会计制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模式,但新制度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单位承担的“社保、公积金、年金”的核算就是其中一个难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才资源成为各企业单位不断快速发展的重要优势,薪酬体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吸引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准确有效的研究“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科目设置
根据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单位应通过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结算、使用等情况进行核算。“应付职工薪酬”应当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设定提存计划”、“辞退福利”等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账进项明细核算。
二、政府会计制度中“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核算
政府会计制度中,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核算说明如下:在计提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以及单位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时,财务会计核算,应借记“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在实际发放工资、津贴补贴等薪酬时,应按照实际发放的金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直接支付”等科目。预算会计核算,应借记“行政支出”,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单位在代扣各项款项时,按照税法的规定代扣职工个人所得税时,财务会计处理,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科目,贷记“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单位代扣职工个人所承担的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以及社会保险金时,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金/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代扣款项时预算会计不做处理。在实际缴纳税款、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时,财务会计处理,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拨款收入”科目。预算会计处理,应借记“行政支出—财政拨款支出”科目,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具体账务处理示例如下:
1.计提应发工资,包含基本工资,补贴福利等。
(1)财务会计处理。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费用——基本工资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费用——津贴补贴
借:单位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用——基本工资
借:单位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用——津贴补贴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规范津贴补贴
贷:应付职工薪酬——其他个人收入
(2)预算会计,由于没有预算资金支出发生,不做账务处理。
2.代扣职工个人工资中的社会保险费、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
(1)财务会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预算会计,由于没有预算资金支出发生,不做账务处理。
(3)如上述所做会计分录,在政府会计制度“应付职工报酬”相关规定中,按照税法规定单位代扣职工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时,应借记本科目—基本工资,贷记本科目—社会保险金/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笔者认为,政府会计制度下,应付职工薪酬下级科目包括社会保险费科目,用于核算个人负担的社保费用、公积金,导致应付职工薪酬贷方累计数比费用明细表的人员经费累计数要大,所以用每次用应付职工薪酬的贷方去核对人员经费总额时存在差异。差异的部份是社会保险费、公积金、企业年金的个人代扣代缴部分,此处代扣各款项是代扣职工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已经形成单位的负债,应确认为单位“负债”,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等到实际缴纳款项时直接进行冲销即可。为了去除这种差异,核算个人负担的社保费、公积金、企业年金费用,通过“其他应付款”这个中间科目进行核算。
3.实际发放工资、津贴补贴时。
(1)财务会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规范津贴补贴
借:应付职工薪酬——其他个人收入
贷:财政拨款收入——財政直接支付
(2)预算会计处理。
借:行政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借:行政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津贴补贴
借:行政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奖励金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计提单位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
(1)财务会计处理。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费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费用——住房公积金
借:单位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
借:单位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职业年金/失业保险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
(2)预算会计,由于没有预算资金支出发生,不做账务处理。
5.缴纳社会保险费、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
(1)财务会计处理。
借:應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借: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拨款收入/银行存款
(2)预算会计处理。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职业年金缴费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其他社会保障缴费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住房公积金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行政运行——工资福利支出_基本工资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
三、结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当分离,又互相衔接。使得政府会计核算准则从收付实现制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进一步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效率。在对“应付职工薪酬”相关科目规定中做出的改变,既使得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处理更好的对应,又使得账务处理变得简单易行。虽新政府会计制度创建了一种新型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但是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刚刚实施,相关人员对此制度理解不完全等因素,使得政府会计制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疑难问题。因此,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大政府会计制度的宣传、指导、培训工作。此外,还应实时掌握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情况,对单位在运用新制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及时总结分析并解决。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应该增强对新制度的学习,深刻理解新制度中相关规定,及时总结运用制度过程中所遇到的杂难问题,共同配合促进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合订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Z].财会(2017)25号文件.
[3]陈儒刚.政府会计制度“应付职工薪酬”相关会计处理刍议[J].财会研究,2019,(4):36-39.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