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三则
2021-07-01王志加
王志加
琅琊山幽思
周国花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因东晋琅琊王避难于此而得名。山中有唐建琅琊寺,宋建醉翁亭——北宋文豪欧阳修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令滁之山水终不为人所忘,而愈发添彩流光。
进入山门牌坊,满山蓊郁撞入眼帘,古朴清幽之气弥散,天高心远。处暑清晨,游人稀疏,林间秋虫啁哳,泉水叮咚。过薛老桥,到达醉翁亭景区,没有急着踏进欧门,而是坐在石凳上歇脚。身旁的古树上结了灯笼样的果子,落了一地。不远处有一溪清流,跨下石阶戏水,转身的刹那,惊见“酿泉”二字碑刻,为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原来,这就是欧公文中所写:“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不小心,我已走进了古文里。
过玻璃沼石桥,即醉翁亭大门,为清代薛时雨重建,门上嵌刻“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绿色大字对联,读来豪迈而充满想象。醉翁亭上顶为歇山式,吻兽伏脊,飞檐翘角,十六立柱,周围木栏设置。檐下“雀替”有八组古代故事的硬木透雕。亭旁山崖上有南宋崖刻“醉翁亭”三个巨大篆字。亭西宝宋斋,有大型碑刻两块,镌刻着《醉翁亭记》全文,为苏轼所书。
据载,欧阳修写好《醉翁亭记》后,十分满意,亲自运笔,请工勒刻。滁人纷纷前往观赏,“拓者日众”。由于欧刻“字画褊浅”,滁人“恐不能远传”,当时滁州知州王诏便托请在颍州的苏轼“改刻大字”。苏轼是欧阳修的学生,欣然同意。“欧文苏字”在石碑的正反两面,共402字,每字10厘米见方,端庄敦厚,神形飘逸,无愧当今金石瑰宝。
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被贬滁州。游山之际遇智仙和尚,得以开怀畅叙。后来,智仙特意在途中山道建了一座亭子,供欧公歇脚,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醉翁亭。某日久等欧公不至,智仙遂下山看望,却见欧阳修正和一些山民在亭中喝酒行令,已是满面通红。智仙施礼道:“大人醉成这样了,不能……”欧阳修哈哈大笑,打断道:“黎民之情能叫我醉,山水之美能叫我醉,酒是不能把我醉倒的。”智仙顿有所悟: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游完醉翁亭,踏上琅琊古道,它均为条石铺成,由低渐高,曲折幽深。左有深秀湖,蜿蜒直上,则到达琅琊寺。原正门内曾有一副对联说:“古寺犹存明季石,山门尚有建康砖。”许多碑刻、石刻、古砖依然可见。大雄宝殿西侧向南有祗园,建有翠微亭,亭后摩崖石刻众多,有“南无阿弥陀佛”“心即是佛”等等,笔力苍劲,气势磅礴。
至此感叹:琅琊山山不在高,有亭、有碑刻则名。据查,整个琅琊山区,自唐代至民国初年,各类碑记及摩崖石刻,计达300余块,宋、明时代尤多。而亭台楼阁,更是比比皆是。
再想《醉翁亭记》中“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之句——蔚然,层山叠嶂,乃山林自然之貌;深秀,实乃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寒流疏影,翠积清香,一个醉翁亭,让后人凭吊而发幽思。
(来源:《揭阳日报》2015年9月15日)
【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将文章的思路补充完整。
进入山门()进入醉翁亭大门()插叙醉翁亭及碑刻的由来()抒发游历感慨。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3.第3段写醉翁亭,观察、描写的顺序是由()到(),由()到(),由()到()。
4.本文的标题是《琅琊山幽思》,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有哪些幽思?
将就与讲究
陈世旭
①看到一篇谈人们在生活中的将就与讲究的文章,认为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过日子不妨讲究一些,不必那么将就——一辈子吃饭只求果腹,穿衣只求遮体,永远是一碟老酸菜下泡饭,一身过了时的旧衣裳。为什么不可以吃好点,穿好点?
②这意见我完全赞成。好不容易活一辈子,真不必太亏待自己。我略有些不同意的是,作者所说的“吃好点”指的是公认的美味佳肴,“穿好点”指的是时尚品牌。因为我觉得,美味佳肴和时尚品牌固然不错,但除此之外还有吃好和穿好的方式在。
③小时候,父亲微薄的薪水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很拮据。饭菜是最简单的,衣裳是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姐姐穿小了给妹妹穿,哥哥穿小了给弟弟穿。但母亲总是把最简单的饭菜做得极为可口,没有油,拿一块肉皮擦擦锅子,把冬瓜、萝卜、豆腐之类烧得看上去、闻起来都像红烧肉。我最喜欢吃的是她用米汤煮的锅巴粥:稀稠适度,上面漂着碧绿的丝丝菜叶和晶亮的点点油星。为了节省自来水的钱,几个孩子的衣裳,母亲每天都挑到很远的河边去洗,靠棒槌和搓板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干了,缝补破烂,针线像绣花一样,比没补的还好看。然后用一只掉了搪瓷的大水杯,裝上滚烫的水,熨得有棱有角。不明就里的邻家孩子们很是羡慕,对他们家大人说我们家的孩子总有好饭好菜吃,总有新衣新裤穿。
④过日子是将就还是讲究,乃是一个生活品质问题。我所理解的生活品质是一种舒心,一种惬意,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感觉,是在自身具备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既有在生活中找到最佳状态的敏感,又有创造愉悦的心灵空间。除了保持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之外,特别懂得生活,特别会过日子,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幸福、舒适、安全的主观感受。就是说,所谓生活品质,除了包括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还包括体验生活之美的能力。
⑤注重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日子过得细心因而精致。有独特的个人爱好和精神追求,包括居住、服饰、饮食、旅游、休闲、体育,都是那么得其所哉。即便收入颇丰,也并不挥霍;居住舒适即可,陈设未必奢华;饮食不厚重肥腻;穿着首先是清爽得体;有工作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生活充实,人生完整,心智健全,自信,乐观,开朗,友善,懂得敬畏;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肯为之付出努力;坚持自我,同时又尊敬别人。因为这一切而广受尊敬,这尊敬又直接给自己以社会满足感。
⑥生活品质并非什么高深的问题,乃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定条件下寻求该条件下最好的风格与方式。真正的生活品質,与人的精神文化追求、对社会与环境的认同密切相关,不是单纯的物质水平问题,不是单有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提高就一定能达到的。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以后,品质生活更大程度上其实表现在精神层面,表现在营造生活的意境以及身心的和谐度上。
⑦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同时也会失去生活品质的实相。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以低级炫耀的方式表现自我的生活品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富裕和福祉并不是一回事。我们在媒体上见到的那些在海外疯狂抢购奢侈品的富裕人群,其所表现出来的粗鄙恐怕很难让人对之生发敬意。反过来,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许多人并非豪门身世,然而他们的生活品质却被人羡慕与赞叹,这源于他们领悟生活微妙的独到智慧。
⑧创造美好,拥有美好,维护美好,强调品位、品鉴,注重外观和内涵的统一协调,成为一种本能的追求、一种博雅的情怀、一种静水深流的境界,充分表现出对生活的一种成熟理性。
⑨这才是对生活的真正讲究。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2013年第2期)
【阅读训练】
1.通读全文,作者认为什么才是对生活的真正讲究?请用原文回答。
2.第③段,作者记叙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什么作用?
3.第⑦小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将就与讲究”本是并列关系,但在本文论述中作者有所侧重。你认为作者强调的是哪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白鹿原上的风
陈世旭
西安是圣城。
白鹿原是圣地。
陈忠实是圣者。
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割草拾柴。穿着没有后跟的烂布鞋投考中学,三十里沙石路把脚板磨得血肉模糊。每周日从家里背一周的馍步行去上五十里外的中学。馍夏天长毛,冬天结冰。高中毕业回乡,像祖辈一样刨土挖地,同时热望成就文学。把墨水瓶改装成煤油灯,熬干了灯油即上炕睡觉。冬天笔尖冻成冰碴,夏天的蚊虫令人窒息。几十年过去,所著颇丰,但没有一部让自己满意。将临五十岁,“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处于创作思想成熟并且极为活跃的高峰时期的作家心里,“一个重大的命题由开始产生到日趋激烈日趋深入”,那便是“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思考”。
当时的文坛,“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已经成为陕西作协主要负责人的陈忠实静静地收拾了自己的行囊,带上他认为必需的哲学、文学书籍,以及他这之前收集整理的史料,静静地回到已经完全破败的祖居老屋。
新年的艳阳把阴坡上的积雪悄悄融化,强烈的创作欲望既使人心潮澎湃,又使人沉心静气。当陈忠实在草拟本上写下第一行字的时候,整个心便没入父辈爷辈老老老爷辈生活过的这座古原的沉重的历史烟云。
这是1988年4月1日。陈忠实负了写出民族秘史的沉重使命,开始穿越一条幽深漫长的、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时空隧道。
三十年后重新蜗居老屋,避开了现代文明和城市喧嚣,连电视信号也因为高耸而陡峭的白鹿原的阻挡而无法接收。最近的汽车站离这个孤单的不足百户人家的村子还有七八里土路,一旦下雨下雪,就几乎出不了门。陈忠实重新呼吸的是左邻右舍弥漫到屋院的柴烟,出门便是世居的族人和乡邻的面孔,听他们抱怨天旱了雨涝了年成如何之类。
除了思想,他完全绝对地封闭了自己:不再接受采访;不再关注对以往作品的评论;不参加应酬性的活动。从1988年春到1991年深冬,他全部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是孤清。冬天一只火炉夏天一盆凉水,每天趴在一张小圆桌上,“连着喝掉一热水瓶酽茶,抽掉两包以上雪茄,渐渐进入了半个世纪前的生活氛围”。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小娥、黑娃……形形色色的人们从黑暗的纵深,一个个被召唤到他的面前,进入他的笔端。唯一的消遣是河边散步,院里弄果木,夏夜爬山坡,用手电筒在刺丛中捉蚂蚱;而冬天,则放一把野火烧荒。
整整四年,陈忠实领着《白鹿原》上的三代人,穿行了古原半个多世纪的风霜雨雪,让他们带着各自的生的欢乐和死的悲凉,进入最后的归宿。一切都像庄稼从黄土里长出来一样自然。
《白鹿原》登上了当代文学的巅峰。对它的成就和影响,再苛刻的人也难以漠视和否认。而陈忠实,像野火一样呼啸着,燃烧了自己;像古往今来所有的殉道者一样,向文学奉献了自己。而今的白鹿原,丰腴肥硕,草树葱茏,早不是当年的贫瘠荒凉;而今的陈忠实,形销骨立,瘦削苍黑,早不是当年的强健明亮。
莽莽苍苍的白鹿原北坡,遥远的对面,是骊山,骊山那一面,埋着中国的始皇帝。原与山之间,由东向西倒流的灞河,从秦岭逶迤而来,在迷茫的云烟中闪闪烁烁,到白鹿原西坡,跟那儿的浐河一起注入渭河。陈忠实祖居的老屋,就在我们站立的坡沿下面,白鹿原是靠背,灞河流过门前。陈忠实说,灞河最早叫滋水,有位君王想要成就霸业,把它改作了霸河,后人觉得过于张扬,给“霸”加了三点水。在《白鹿原》里,陈忠实把浐河写作了“润水”,以与灞河最早的称谓“滋水”对应。他的愿望是“滋润”,滋润文学的想象,而文学滋润的,是民族的心灵。
正午,起风了。白鹿原上绿浪翻滚。白鹿原繁荣过:“飒飒风叶下,遥遥烟景曛。”(初唐·长孙无忌)白鹿原衰败过:“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晚唐·赵嘏)但白鹿原上的风,跟千百年前一样。古人未坐今时风,今风曾经吹古人。
那位把滋水改作霸河的君王是谁,陈忠实说了,我没有听清,即便听清了也记不住。但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我会永远记住。
所有的帝王都会连同他们的霸业消亡,唯文明的薪火永恒。
就像白鹿原上的风。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2年9月21日)
【阅读训练】
1.文章以“白鹿原上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答。
2.根据文意,说说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⑴陈忠实负了写出民族秘史的沉重使命,开始穿越一条幽深漫长的、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时空隧道。
⑵而陈忠实,像野火一样呼啸着,燃烧了自己,像古往今来所有的殉道者一样,向文学奉献了自己。
3.在作者看来,小说《白鹿原》有何特点?
4.陈忠实成功地创作《白鹿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不同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琅琊山幽思》:
1.初入景区,遇见“酿泉”描述醉翁亭及周围景观参观琅琊寺
2.游踪。“进入山门牌坊”“过玻璃沼石桥”“游完醉翁亭,踏上琅琊古道”“蜿蜒直上,则到达琅琊寺”
3.外内上下近远
4.示例:既为琅琊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亭台、寺庙等古建筑的宏伟气象和碑刻的磅礴气势所折服,更为古人豁达的胸襟和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所感动。
《将就与讲究》:
1.创造美好,拥有美好,维护美好,强调品位、品鉴,注重外观和内涵的统一协调,成为一种本能的追求、一种博雅的情怀、一种静水深流的境界,充分表现出对生活的一种成熟理性。
2.(1)作为事实论据,证明“吃好”“穿好”的方式能直接影响到生活的品质。(2)用来说明懂得生活,会过日子,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幸福、舒适、安全的主观感受。
3.对比论证。把富裕人群疯狂抢购奢侈品的粗鄙和并非豪门身世的人的生活品质作对比,突出强调了“真正的生活品质,与人的精神文化追求、对社会与环境的认同密切相关,不是单纯的物质水平问题,不是单有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提高就一定能达到的”。
4.作者认为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过日子不妨讲究一些,不必那么将就。即要注重生活的品质,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去创造美好,拥有美好,维护美好。
《白鹿原上的风》:
1(.1)“白鹿原上的风”指陈忠实及其《白鹿原》的内涵和风采,陈忠实及其《白鹿原》所传承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像浩荡的风一样,生生不息,象征民族文明薪火相传。(2)用“白鹿原上的风”来作标题,富有文学色彩,意蕴深厚,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
2.(1)陈忠实进行文学创作,作品展示了民族历史的变迁,具有深沉厚重的歷史内涵。(2)陈忠实进行文学创作,表现出忘我的写作热情,怀着献身文学的信念,执着痴迷,耗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3.(1)作品立意高远。小说对民族命运和文化心理有广阔而深刻的描写与揭示,思想内涵深刻高远。(2)作品立足史实。小说描写了“白鹿原”上的三代人,记叙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展示了旧中国的历史变迁。(3)作品扎根生活。小说成功地描写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
4.(1)笔耕不辍,写作功底扎实。启示:写作是一种需要反复练习的实践技能,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要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2)广泛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准备充分。灵感涌动,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创作愿望。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积累,从课外读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方面寻求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也要抓住机遇。当写作灵感不期而至,文思泉涌的时候,我们要凝神聚力,奋笔疾书。(3)远离喧嚣,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启示:写作要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甘于寂寞、心无旁骛,潜心创作、精益求精,要远离浮躁,远离尘世的喧嚣、名利的侵扰。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