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在中国革命中的政治品格和历史贡献(连载)

2021-07-01巨文辉

文史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山西

巨文辉

1945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猛攻屯留县城

五、无私奉献——山西党组织在解放战争阶段谱写的英雄赞歌

山西是拉开人民解放战争序幕的地方。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在日军配合下,派兵抢占了处于八路军围攻之下的太原、大同等大中城市,并从八路军收复的地区中夺走了20多座县城。山西各解放区党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进攻,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争取和平民主的实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统一指挥太行、太岳和冀南部队发起了上党战役。从1945年9月1日开始,到10月12日结束,歼敌3.5万余人,收复了襄垣、潞城、长子、长治、壶关、屯留6座县城。上党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在山西揭开。

挺进中原的三大主力,有两支来自山西。全面内战爆发后,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响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第一枪。随后,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自晋南挺进豫西,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刘邓大军、陈谢大军和陈粟大军在中原形成品字形阵式,剑指国民党统治区的核心南京。而在这品字形的三口之中,就有两口源自山西。

攻城部队日夜赶挖坑道,准备用坑道爆破,攻克临汾城

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孙楚、太原守备司令王靖国等被人民解放军生俘

山西境内的四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比较惨烈的战役。留在山西内线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在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的指挥下,先后发起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四大战役,解放了山西全境。1947年5月至12月,人民解放军三打运城,终于取得胜利。运城的解放既封住了山西的南大门,切断了阎军南逃的去路,又解除了陈谢军团挺进豫西的后顾之忧。临汾战役于1948年3月打响,历时长达72天攻克。这是一场艰苦激烈的攻坚战,敌我双方均以堑壕对堑壕、地堡对地堡、坑道对坑道,每一据点、每寸土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二十四旅旅长王墉牺牲。临汾战役以攻坚战的光辉范例载人了解放战争的史册。晋中战役于1948年6、7月间展开,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运动战,人民解放军以6万兵力歼敌10万余众,解放县城14座,全歼阎锡山留置日军第十总队,生俘阎军第七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等高级将官16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1948年10月5日,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太原战役,至次年4月24日,在彭德怀和徐向前的协力指挥下,解放固若金汤的太原。太原战役历时半年多,攻守双方都付出了极大代价,是解放战争时期最难攻克的省会城市。

大批民工及部分干部隨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

解放运城的战斗中,战士们争先报名参加突击队

山西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土地改革。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山西各解放区的党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中共中央1946年《五四指示》的发布和1947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公布,标志着党的土地政策由实行减租减息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转变。此后,土地改革运动犹如暴风骤雨一般席卷了整个三晋大地,一张张盖有人民政府大印的土地证发到了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农民手中,掀起了广大农民保卫胜利果实、参军参战的热潮,瓦解了以农民为主要兵源的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山西老区的土改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基本完成,而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的。山西老区土改的完成,为全国新区土改提供了借鉴,防止重犯极“左”错误,山西也据此率先启动农业合作化步伐。

解放区翻身农民纷纷添置新农具,准备发展生产

毛泽东在山西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改工作总路线、总政策。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8年3、4月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路经山西赴河北平山,实施伟大的战略转移,走向新中国。在兴县蔡家崖,毛泽东详细了解了晋绥边区土改整党、整军等各方面的工作,发表了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完整地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工作的总路线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换句话说,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改总路线的完整定义是在山西发表的。毛泽东在兴县还接见了《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发表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篇文章一直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必读的经典文献。毛泽东在山西期间还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关注统一政令、接管城市和发展生产的工作,毛泽东已经由一个旧世界的革命者开始向新中国的建设者转型。

毛泽东给《晋绥日报》的题词

山西作为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作出了巨大牺牲。山西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基地,发挥着前进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兵源基地和干部输出基地的作用,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经过土改和整党运动,山西人民焕发出极大的生产、支前、参军、参战的热情,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在斗争中,有许多共产党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水县云周西村年仅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组织全村妇女缝制军鞋、支援前线,壮烈牺牲于敌人的铡刀之下。毛泽东在得知刘胡兰牺牲的英勇事迹后,亲笔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山西老区人民群众在党组织的发动领导下,先后几次掀起参军高潮,共有30余万三晋儿女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民兵、民工支前参战,数以万计的山西干部服从党的召唤,外调支援新区,参加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等全国新解放区的开辟和建设工作。仅奔赴福建以“长江支队”命名的晋冀鲁豫边区干部就有6000多人。山西人民还为全国的解放提供了大量的物力支援,刘邓大军南下时所带的金银、物资,大部分都是由太行老区提供的。晋绥边区拿出一半的财政收入担负了中共中央机关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开支。

1950年1月,中國共产党山西省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太原召开

1950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在省政府东花园合影

纵观辉煌的山西革命历史,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山西革命在中国革命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山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高君宇、贺昌、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等一批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留下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十大元帅和九位大将都曾经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山西在中国革命中所形成的政治品格,是山西人民血液里流淌的红色基因,是山西党员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代山西的政治优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起点上,要大力宣传山西老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谱写的雄壮史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向着美好梦想砥砺前行。

(下)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送给奶奶的信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华北解放战争中我军政治工作思想和实践初探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力量消长及中共取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