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2021-07-01林美红张玮琳谢碧珊
林美红,张玮琳,谢碧珊
(阳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广东阳江 529500)
乳腺癌是由于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可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发展至晚期时可累及多个器官,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患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及精神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患者会因此产生低落、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绪,抗拒治疗或影响治疗效果[2,3]。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优质护理以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目的,可为患者的躯体及心理等方面提供多重康复指导,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4]。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均为女性。研究组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8.21±2.12)岁;肿瘤分期:Ⅰ期12例,Ⅱ期20例,Ⅲ期11例;对照组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7.56±2.68)岁;肿瘤分期:Ⅰ期10例,Ⅱ期21例,Ⅲ期1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沟通交流无障碍,能配合本研究的患者;⑶既往无精神障碍的患者;(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存在身体其它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3)合并其它肿瘤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并均于术后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入院时完善各项指标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安慰患者,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定期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术后视患者情况给予止痛药物,做好出院指导。
1.2.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术后康复等,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的了解,减少对治疗的未知和恐惧。(2)心理干预:手术治疗带来的形体缺陷,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护理人员多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主动与患者交流并及时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使她们能乐观、积极地面对后续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协同家属一起关怀患者,以消除患者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术后护理:术后连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伤口是否渗血、渗液,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视情况调整绷带的松紧度,以减少患者的压迫感;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给予镇痛处理,保证患者得到良好休息;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4)康复训练:术后第2天至第3天,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腕部、手指活动,第一周内患侧肩关节轻度内收活动避免外展上臂;指导患者学会自我保护,下床活动时注意用吊带托扶,他人帮扶时只能扶健侧,以避免影响伤口愈合。视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早期下床锻炼,适当按摩患侧上肢,促进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锁骨下、腋下等)、皮瓣坏死、患肢水肿等并发症情况。(2)生活质量:护理干预结束后,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该量表由乳腺癌子量表和一般量表组成。乳腺癌子量表主要对患者的附加关注情况进行评估,一般量表主要对患者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社会家庭状况进行评估,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5]。(3)满意度情况:采取本院自制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及非常满意四个选项,以“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计算满意度。
1.3 统计分析
并发症、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患肢水肿、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2 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附加关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项目 对照组 研究组 t P附加关注 21.78±5.67 26.45±5.87 3.752 0.001生理状况 22.34±3.12 25.78±4.78 3.952 0.001情感状况 18.45±4.54 23.65±5.68 4.689 0.000功能状况 17.45±5.46 24.32±11.98 3.422 0.001社会家庭状况 21.45±4.76 26.89±5.63 4.839 0.000
2.3 患者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35%vs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调查研究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全球女性肿瘤的首位,其中有超过一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6],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随着治疗方案的改进及健康宣教的普及,患者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手术对女性的胸廓形状造成较大影响,且术后不适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产生巨大的抗拒心理,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疗及恢复[7]。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应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患者,术后患肢水肿、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不适;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能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能缓解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康复。优质护理是一项新的护理服务模式,主张以患者为护理核心,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给患者带来舒适性的护理体验,消除因手术所造成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预后[8]。综上所述,给予乳腺癌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而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