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交翻译中话语标记语目的等效研究

2021-07-01姜玲玲孙炳文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话语

姜玲玲, 孙炳文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国外话语标记语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有三种流派:Fraser[5]为代表的句法语用流派, Schiffrin[6]为代表的连贯流派,Blakemore[7]为代表的认知关联流派。受国外话语标记语研究的影响,我国学者1980年代开始关注话语标记语[8-12]。本文基于自建的语料库,将话语标记语定义为:常以短语、副词、连词、小句的形式出现在新闻发布会问答中,通过其程序意义构建话语,传递情感,帮助听话人更好地理解话语的单位。近年来,随着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需要与话语标记语的深入研究,部分学者关注到外交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重要作用[13-14]。在分析外交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基础上,基于目的等效框架深入探讨话语标记语翻译的等效问题,以此帮助译员在目的语中恰当使用话语标记语与口译策略,实现口译最大程度的目的等效,最终推动外交活动的成功。

1 目的等效

翻译本质上就是追求信息的准确传递与情感的对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奈达[15]提出了功能对等,强调翻译不应求文字间死板对应,而要实现功能上的对等。虽然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同,但在实现功能对等的可操作性上一直备受质疑。国内学者对于翻译的“对等”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关于翻译对等的维度与理论可行性方面尚缺乏说服性。杨明星[16]提出“政治等效”的概念、原则与与翻译方法,但都是一些较为宏观上的翻译指导。蔡力坚[1718]以联合国、政府公文为例探讨翻译的“动态对等”与“效果对等”,强调翻译对等应是多维的,虽然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与要求,但没有给出应从几个方面,如何实现“对等”。

孙炳文[19]针对机构话语翻译提出“目的等效”框架(Goal Equivalence)。为达到目的等效,译员需要平衡“语言文化”、“ 社会机构”、“ 话语使用者”三个目的子维度。外交话语,作为典型的机构话语,其翻译本身具有较强目的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话语标记语作为组织和构建话语的话语策略,反映说话人的交际目的与意图,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基于此,本文运用 “目的等效”翻译框架,来分析外交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等效问题。目的等效具体分析框架见图1。

图 1 机构话语翻译中的目的等效分析框架

2 话语标记翻译的目的等效

分析话语标记语翻译的目的等效问题,首先需界定与区分话语标记语本身的语用功能。在目的等效三个子维度中,“语言文化”层面更多反映话语标记语的语篇功能;“社会机构”与“话语使用者”层面主要涉及话语标记语的人际功能。

2.1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类

本文语料源于近两年答中外记者问与作者自建小型外交语料库,共计2万余字。基于李秀明的话语标记语分类,将外交口译中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分为两大类八次类:1)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语(textual functional discourse makers),包括主题相关标记语(话说),衔接连贯标记语(所以),解释说明标记语(也就是说),证据来源标记语(据悉);2)人际功能话语标记语(interpersonal functional discourse markers),包括模糊表达标记语(可以说),明确的表达标记语(当然),评价态度标记语(实话说),交际主体标记语(我们知道)。并使用关键词检索与手动校正统计。表1为所收集的不同类型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及其频次统计。由表1可知: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语总计73个,其中衔接连贯类数量最多,占比高达约47%,其次是话题结构类,占比约29%,再次是注释说明类,占比约24%,而证据来源类在收集的语料中没有出现,本文认为是发言人在描述事件时,为避免因来源模糊或因引用他人言论观点而导致话语可信度较低,甚至导致外交误解与冲突,而尽量避免使用证据来源类话语标记语。

表1 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语

由表2可知:人际功能话语标记语总计32个,其中含糊表达类和明确表达类在源语使用较多,分别占比约为44%和53%,交际主题体类占比最少约为3%,而评价态度类在原文本中没有出现,但在译文中,口译员根据语境适当增加了一些评价类标记语,如significantly,以此表达对中国取得成就的肯定与赞扬,但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外交翻译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表2 人际功能话语标记语

2.2 典型话语标记语目的等效分析

基于数据统计,发现语篇功能中“这个”,“呃”出现较多,人际功能中 “当然”出现较多。在具体的语境中这三个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都具有多样性,译员需根据具体语境,对其语用功能与目的进行分析,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等效。

2.2.1话题相关类话语标记“这个”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多作代词特指“this”。在较为复杂的交际过程中,也作为话语衔接标记语,在相关目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到话语衔接的作用。外交口译员,必须考虑到所有相关方的目的与利益,根据具体语境与文化差异,在充分理解说话人言语意图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取舍与翻译。

例(1):

李克强:…因为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这个1,要做的事情很多。…现在大数据显示,这个2,“一老一小”的问题,…。这个确实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Interpretation: …Any issue …mportanceandhere are still a lot of things … related to aged and child care …and this must draw closer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分析:这里的语境为李克强回答中国新闻社记者关于询问改善民生方面政府的举措。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推进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总理第一次利用“这个1”来组织话语,起到连接上下文的语用功能。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通过标记语功能与说话人目的分析,将其翻译为“and”,来连接总理上下文,体现了译员的译有所为。在表达“一老一小”问题时候,总理再次使用“这个”来延缓话语,思索填词。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通过对说话人语用目的分析得知其主要作用为思索填词,无实际意义,口译员选择直接省略来增加话语表达的连贯性与正式性。从说话人和口译者的目的要素出发,两个“这个”的翻译在词汇的语用功能、语用目的上基本实现了目的等效。

2.2.2信息提示类话语标记 “呃”信息提示类标记语主要用于提供主题与信息,起到向听众提供或添加信息的语用功能,在一定语境下,还具有话题设立、修正或结束的语用功能。

例(2):

刘欣: …we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um, U.N. peacekeeping missions,…

T: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是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主要贡献国….

例(3):

Trish:Um... Let’s get to the tariffs...And then I appreciate that you think China could lower some of its shares. I want to say that and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T:呃…让我们来谈谈关说问题,…我赞赏你认为中国应该降低一些股份的观点,我的意思是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分析:话题修正或转换是指说话人在交际时修正之前错误信息,或重新设立一个新话题。例(3)中语境为刘欣回答Trish关于中国国家定位问题,举出许多中国参与维和的案例。刘欣在表达维和任务时出现口误,利用“Um”来修正话语。译者分析说话人的语用目的是为了修正话语,增加表达流畅,在此选择省译。例(4)中Trish在了解中国国情与定位的缘由后,利用“Um”将话题转入了关税问题,起到抢占话轮,转换话题的作用。由于Trish突然打断刘欣话语,译员在此选择直译为“呃”,虽然在词汇语义上基本相同,但较为生硬。本文认为,此处Trish抢占话轮可能是因为网络通信延时,此处“呃”翻译应为“接下来”,“好的”来转换话轮,能更好的推动双方交流。

2.2.3情感态度类话语标记“当然”明确态度话语标记语“当然”,主要功能为表达说话人一种肯定与自信的态度,次要语用功能有强调,解释说明等。外交口译中发言人或口译员经常使用“当然”作为一种模式话语。通过分析其语用功能与口译,多数情况下,“当然”等效于“of course”,但在一定语境下表强调,译员可根据具体强调的内容翻译。

例(4):

李:当然,开放是双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双人划船,…。只有两人同向用力才能向前进。

I:I also want to emphasizethat opening needs to work both ways. It’s like rowing a boat: …. if both are work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分析:这里语境为美国彭博社记者询问中国新时代开放政策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尤其是在对外投资与贸易方面。由于前期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外贸易受损,美国记者就此事提问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与指责意味。(语言和文化背景层面)。新闻发言人的回答不仅涉及到民族利益,也需考虑到其他贸易国对此事的感受。因此,李总理使用“当然”的语用目的是为了再次强调我国一直遵循贸易自由,平等互利互惠的理念,但合作的成功需要双方的努力,强调对方态度的重要性。通过话语与目的分析,此处译员把“当然”译为“I also want to emphasize”,虽然在词性上发生了转变,但着重强调了我国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度,在语用上实现其强调的功能,同时在目的上,即文化与情感态度层面,表达了我国对于单边贸易霸权主义的抵制与对世界贸易秩序的维护。译入语基本与说话人的语用目的和交际意图一致,在词汇意义,文化与情感态度上基本实现了目的对等。

3 结束语

本研究在探析外交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基础上,比较源语和目的语中话语标记语的数量特征,基于目的等效框架深入探讨外交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等效问题,以此帮助译员在目的语中恰当的使用话语标记语与口译策略,实现口译最大程度的目的等效。

研究发现: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语占比较高,其中衔接连贯类占比最多,主要由于话语标记语是组织话语的重要手段。证据来源类在收集的语料中没有出现,应是避免导致外交误解或冲突;人际功能话语标记语相对较少,其中含糊表达类和明确表达类数量较多。评价态度类出现较少,是由于译员作为新闻发言人的转译者,直接代表国家发言,在一般情况下,较少使用评价态度类词汇,以确保发言的客观性与严谨性。三个典型的话语标记语 “这个”“呃”“当然”中,由于“这个”“呃”较为口语化,且通常表现为说话人组织语言,提示信息与话题的标记语,在口译过程中通常被省略。“当然”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语义,在多数情况下被直译为“of course”,但译员仍需根据具体语境与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意译,以此实现语言文化、社会机构、语言使用者三个层面上的“目的等效”,推动外交活动的成功。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话语
画与理
基于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口译活动分类探究∗
中医口译的难点与处理策略探究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雷人话语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雷人话语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