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21-06-30顾燕
顾燕
摘 要 在新时期环境下,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这也推动了教育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且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对艺术类学科教学也是更加关注,音乐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重要艺术类学科类型,对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素质培养至关重要。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误区与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唱歌教学 教学误区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0.051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education reform is gradually deepening, which also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concept of education system,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In this context,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art subjects. Music,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art subjects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usic quality and artistic quality. Next,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ing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singing teaching; teaching errors;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1 小學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概述
在小学音乐课堂唱歌的教学中,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基础性音乐知识、音乐演唱的技巧、歌曲的处理。其中基础性音乐知识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尤其是一些读谱的知识,如记号、各种音符等,另外还涉及曲式的结构、旋律的发展和节奏类型等;音乐演唱的技巧主要包括一些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发音方法、吐字和咬字方法、合唱的训练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演唱的效果和歌曲的表达;在歌曲的处理中,要注重处理的深度,对歌曲逐句逐段进行分析,具备充沛感情进行歌唱,且还要注意面部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变动,从而实现对音乐优美的表达。[1]
2 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误区
2.1 教师对唱歌存在选材的不当
由于小学生具有显著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唱歌学习的兴趣很容易受到歌曲本身所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做好对歌曲的合理选材。但在实际课堂唱歌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歌曲的选材都存在不当的情况。一些教师对歌曲的选材没有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导致学生对所学习歌曲存在兴趣不高的情况,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认知能力充分考虑,所选的歌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不符合的,进而在唱歌教学中就会导致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且还会导致学生出现负面的情绪,逐渐失去唱歌学习的兴趣。
2.2 课堂唱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唱歌教学中,一直都是采用教师范唱或者聆听录音等手段开展教学,尽管现阶段教育改革促进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此类传统教学方法仍然还是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此类方法具备其显著的优点,便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歌曲直接和简便学习,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将自身注意力在歌曲情感体验和表达方面集中,为学生有限课堂时间内的歌曲练唱提供了良好手段。但在此类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唱歌的模仿,而此过程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枯燥感和学习被动感,这对他们的唱歌兴趣就会产生影响,同时此类单一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升,若歌曲是比较长或者比较复杂,学生使用此方法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2]
2.3 定调不合理影响演唱的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比较有限,在开展小学音乐的课堂唱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定调。再由于一些教师存在教学经验的不足和能力的有限,在教唱期间对歌曲的定调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定调中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情况,而是原曲目内是什么调就用此调来教学,这就导致定调的机械化和教条化,很多学生在实际演唱中不能够满足原唱的调,这对他们的唱歌积极性就会产生影响。同时,现阶段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得到运用,如录音机、多媒体等,教师往往不用通过自己进行演唱的示范,而是采用机器对歌曲播放,此种专业演员在演唱中具有专业的技巧,而学生和歌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要求学生对专业歌手演唱一味模仿,一旦学生达不到预期演唱要求,就会他们心理产生挫败感,甚至可能会对喉咙产生损伤。[3]
2.4 课堂教学过于追求形式而不求实效
在传统小学歌唱的教学期间,教师主要把音乐知识和唱歌技巧当作教学主要内容,期间并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的地位,没有从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角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实施改变,这就导致小学音乐歌曲课堂教学过于追求形式而不求实效。受到新课程的改革影响,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唱歌期间也是把各种手段在教学中运用,如图片、微课和多媒体等,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有效调动。但在实际的歌唱教学期间,尽管看似教学形式多样,学生积极性高涨,而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方面还较为缺乏,部分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唱歌的吐字、声音和情感方面具有明确的要求,且教学期间缺乏识谱教学内容,在学生完成二三遍的唱歌后,教师就转到了各种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这就导致学生在完成音乐课的学习后,出现既不识谱也没有掌握演唱技巧的情况。
2.5 教师缺乏对学生演唱的合理引导
小学生唱歌具有显著的特点,他们往往比较习惯通过喊唱的方法进行唱歌,缺乏唱歌的技巧。当小学生通过喊唱的方式唱歌时,他们唱歌很容易感到疲勞,且声音也不稳定,对发声的控制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处于变声期的学生长期高声进行喊唱,还会对其声带产生很大伤害。在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新课标中对声乐技巧训练进行了淡化,就干脆没有向学生提出声音方面要求。[4]正是因为没有采取针对性发声训练,学生常出于喊唱习惯进行唱歌,一些学生还盲目模仿录音中的歌手唱歌方式,这就对学生的嗓音和声带产生不利影响。
3 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对策
3.1 教师要做好歌曲的合理选材
为了确保课堂唱歌活动有效开展,教师首先就需要对学生特点和发展的水平全面了解,进而做好对歌曲的合理选材,确保所选内容适合学生。如可以选择“照镜子”的游戏,它是以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素材,在音乐中让学生根据音乐或者歌曲对自己所具备照镜子经验实施再次的创作,便于学生更好接受和理解,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与兴趣。[5]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对课堂音乐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全面了解,在音乐或者歌曲选择中从最基本结构的要素出发,实施台阶式和递进式教育活动方案编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保持从浅到深、由易到难和由简到繁的原则,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逐渐深入的认识,便于他们对知识的更好理解、掌握和运用。
3.2 丰富和创新课堂唱歌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取旋律的引导、图例的比较、重难点的突破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等方法,比如,在课堂“小小音乐家”的唱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旋律的引导”法,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模仿训练,且要求学生将旋律进行歌词的转换,此方法以听唱法为基础对教师的逐句歌唱过程实现了转变,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思考以及和旋律的密切接触,这对学生的识谱和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图例的比较”方法把曲谱内旋律高低的变化情况通过线条进行表示,让学生在练唱中能够实现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有效结合,并对歌曲内各乐句间重复出现、模进以及内在联系实施辩唱,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入认识,通过此种方法能促进学生乐感和音乐思维的培养;另外,教师通过“重难点的突破”法,把歌曲内较为难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训练,再对全曲练唱;最后,教师采取“综合能力的训练”法,把歌曲主题、重难点、节奏特点、歌唱的声音要求等综合明确,让学生分别以唱、记、听、看等方式进行训练,强化他们的基本功,使学生能够具备充足空间对歌曲旋律和歌词内涵领悟。[6]
3.3 确保合理定调和良好示范
面对小学生具有的音乐能力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的课堂唱歌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实施合理定调,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原来歌曲的调进行降调处理,保证歌曲演唱的灵活性,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对所选歌曲良好演唱,提高他们唱歌的积极性。同时,唱歌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音乐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对歌曲情感准确把握,并有表情和有感情地进行演唱。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做好对学生演唱的示范,来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这样能够对歌曲演唱难度实现降低,让歌曲更适合学生进行演唱,且学生通过教师良好示范,能够更加深入体会唱歌的魅力和内涵。而教师想要实现良好示范演唱的目的,需要他们对自身音乐素养不断提升,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自身演唱水平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和科学的降调处理。
3.4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实效性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唱歌教学中,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不能仅仅重视教学形式,要合理把握各个音乐活动的度,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强化教学实效性。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实施丰富,不要仅仅局限在音乐知识和唱歌方面,教师可以要以识谱教学,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了解,以发声训练,促进学生唱歌中具有更美音色。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将欣赏教学转变成真正的音乐素养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为了确保教学实效性,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唱,且用正确发音、节奏地进行演唱,来对歌曲内的情感实施表达。[7]
3.5 做好对学生演唱的正确引导
面对小学生在唱歌中常表现出的喊唱方法,为了实现对他们嗓音和声带的保护,促进他们掌握科学的演唱技巧,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演唱采取正确的引导,对喊唱问题实现有效解决。在对喊唱问题的解决中,包括用哼唱、小声唱、假声唱、半声唱等方法。
在哼唱中,主要有闭口哼唱、开口哼唱等方式,两者常在口形方式上存在不同,但两者在口腔内发声的方法是基本一样的,表现出喉咙自然地放松和打开,喉结处于最低的位置。通过哼唱练习能够很容易实现假声、混声效果的获取,对促进声区统一具有显著帮助,若在教学中通过闭口哼、开口哼实施交替地练习,就会使唱歌声音慢慢变得坚实、圆润和集中,促进头腔共哼的获取。在小声唱中,它是在学生还没有进行比较正规式的唱歌练习时所采取的一种初期唱歌方法,为后续大声唱奠定基础,为了避免一开始大声唱对声带产生损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建立唱歌正确的概念,对“喊”式的唱歌方式进行改变,通过小声唱对喊唱代替,且还能够避免高音出现唱不上去等问题,但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小声唱的指导,避免出现错误唱歌的方式。
在假声唱中,若人在用假声进行唱歌时,一般喉头会向上发生移动,假声的音色比较暗,且声音较为虚弱,并伴有漏气的现象,其音量和力度较为贫弱。在对学生进行初期唱歌的训练中,假声训练是重要的方法,能够有效代替“喊唱”的方式。在假声练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气息控制法的掌握,以很薄声带的边缘与少量气息对声带抚摩,而发出小振频式的声音。此练习方法中,它基于有呼吸进行假声的训练,而非无呼吸,学生要学会通过假声处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唱歌方式,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假聲唱的方法传授,从而有效避免一味“喊唱”而导致声带的受损情况发生。[8]
在半声唱中,主要是以巩固假声为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半声状态的保持,且让学生注重对声音有效处理,通过加强气息的支持促进喉咙的更好打开,实现胸腔的共鸣效果。此训练方法既有气息的支持,还有稳定喉头以及整体的共鸣,在开展声音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呜”等相关母音进行发音练习,便于学生找到通往头腔的发音通道。因为“呜”母音的发音中,需要人体舌位低,小舌和软腭朝上拱起,此时口腔内存在较大的开度,则气息能够集中呼出,这样就能够唱出所要的半声发音,还能够对头腔打开,从半声向真声过渡,从而实现对歌曲声音更加到位的处理,让学生所唱歌曲呈现出更加悦耳的效果,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和掌握更多唱歌的技巧,促进对他们音乐素养的提升,对他们今后音乐的学习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4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目前小学教育对音乐教学十分重视,也是积极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但在实际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误区,对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没有有效实现音乐学科教学目标,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误区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从而确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开展和完成。
参考文献
[1] 凌欢.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北方音乐,2018,038(002):199-199.
[2] 胡李鹏.核心素养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培养 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一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7(10):238-238.
[3] 于亚平.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54-55.
[4] 刘学苏.让课堂真正“唱”起来——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J].祖国,2016(19):250-250.
[5] 李盼.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5):214-214.
[6] 胡苹,孔轶,陈雅丹.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新思路——班级苜乐会的构建与评价[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6):58-58.
[7] 甘婷.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3):183-183.
[8] 汤黎黎.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9,501(0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