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1-06-30郝晓秋
摘 要: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民俗文化教育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更有利于小学生“三观”的建立和发展,所以将民俗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就需要对相应的渗透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策略
从实际上来看,优秀的民俗文化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青少年摒弃陋习并发扬良好的风气。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生能够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化,导致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受到不良影响。由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民俗文化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渗透,以对传统美德进行更好的传承,同时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提升教师民俗文化意识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中能够涉及的民俗文化包括节日、服饰、民居等,并且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中不仅包含了民俗民风,更是能够体现出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准则,同时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传递出了人民群众朴实的审美以及舍生取义的英雄价值观,可见小学语文教材之中,民俗文化无处不在,且均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功能。以此为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强化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因为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依赖的精神世界,当代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变化,在此环境之中,部分人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出现文明礼貌缺失、社会责任感缺失等情况,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属于一项挑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接受民俗文化的思想影响,并感受民俗文化中存在的魅力,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
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零散性的特点,并且对于新《课标》来说,民俗文化的渗透并非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需着重考虑教学内容,并适当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民俗文化,保障教学过程中的主次清晰。特别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应尽量在教材内容之中寻找与民俗文化能够进行结合的部分,使民族文化的渗透更加自然和充分,也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细致的筛选、归类和组合。但是,并非教学内容能够涉及的民俗文化全部需要进行讲解,而是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以及民俗文化的渗透进行合理安排,保障教学过程的灵活,勿使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喧宾夺主。
例如,在对《姥姥的剪纸》进行学习时,文中即展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同时又广结善缘的慈祥老人形象,且在文中,作者使用“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等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姥姥的剪纸技艺。从实际上来看,剪纸这一门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但其属于我国民间重要且历史悠久的艺术,以往数年以来,新婚或是佳节时人们通常会将好看的剪纸粘贴在门窗上、墙壁上和灯笼上,以对祥和欢乐的气氛进行烘托。教师即可将剪纸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剪纸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进一步感知善良等优秀品质,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2.切身感受民俗文化
我国各传统节日均具有相应的来历,如果进行语文教学时刚好为民俗节日当天或前后,教师则可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有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由此,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效的把握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时机。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节日风俗组织学生开展民俗活动,例如开展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以及欣赏课等,因为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关联性,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中的活动,以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对于民俗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通过作文书写民俗
习作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可以在习作课上指导学生书写民俗,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开展习作讲解活动时,教师即应引导学生对民俗文化进行关注,例如以端午节为主题,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看图片、猜谜语、听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鼓励学生讲风俗、说见闻、谈感受,以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素材,由学生根据素材进行构思,并起草习作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下水文,以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并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写法进行探究。在写作之后,还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模式相互进行修改、加工和评价,以促使学生的写作内容更有创意、条理更加清晰,由此,不仅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对民俗文化进行了解,还可以提升习作水平。
三、利用課外教学开展民俗文化教育
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延伸性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掌握的民俗文化相关知识更加丰富。从实际上来看,延伸性阅读主要将教材作为基础,引导学生提升理解能力以及把握文本的能力,并将此作为推动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为例,在民俗文化之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中两个“九”并生,即为“重阳”,每逢重阳之日,民间具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可被称为“登高节”,为我国重要的祭祖节日之一,在此日,通常需要开展吃重阳糕、赏菊、登高以及插茱萸等活动。在学习此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于课后时间收集有关重阳节的文章或者诗句,或是自行参与登高、插茱萸等活动,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又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在亲身体会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适当向学生布置有关民俗文化的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在民间收集和调查各方面的民俗、民风,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展现,以促使学生的民俗意识以及探究精神得到提升,也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其属于行政主体变化之下的表现之一,为课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以此为基础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能够涉及诸多知识点,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所以理解能力相对有限,能够掌握的知识也相对有限,所以常规的语文课程必然不可应用过多时间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也就需要各小学根据地区特点对相关的民俗文化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而教师也应在此同时根据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深化自身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强化自身的研究意识及研究能力,以实现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由此,在进行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切实掌握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并对其中的魅力进行感受,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而对于学校来说,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必然以学校的发展为基础,也就有利于改变传统上“千校一面”的情况,使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交流均能得到强化,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是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场所,且语文教学为文化传承的重点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即为促使学生更加充分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全的人格,同时强化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张玉红、王俊霞《民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年第11期。
[2] 周一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俗文化教学说略》,《福建教育》2020年第5期。
[3] 许惠萍《语文教学与传统民俗文化教育融合的初步探索》,《小学教学参考》2019年第15期。
[4] 肖宗玲《统编教材中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构建及体现》,《教育观察》2020年第3期。
(郝晓秋,1966年8月生,女,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中心小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