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长培训中主动成长

2021-06-30陈立武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动成长校长

陈立武

[摘 要] 校长要在专业培训中有所建树收获成长,需要切实端正学习态度,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要认真学习思考,静心感悟领会,有效反刍,努力内化,将知识变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要带着疑难问题去研讨,虚心向人请教,切实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困惑;要主动实践、大胆创新,推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校长;培训;主动;成长

一、拥有好的心态

参加校长培训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是校长成长的有效助推器。按理说,参加此类培训的校长应是满心欢喜的,可实际情况并非都如此。有的校长觉得自己参加的培训已经够多,自认为不用再学了,有一定的厌烦情绪;不少校长是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有的校长则对培训百般挑剔,对授课教师妄加评判指责;有的则奢望把平时不懂的东西都学回来,自己早日“健壮”起来,期望值越高导致失望越大……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叫作“玩了几天,花了几千,写了几篇”,这是部分校长的培训总结,是其抱怨心态的真实流露。以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没有好效果。我每次参加集中培训学习,都会把自己当作小学生,珍惜难得机会,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我学,而是我需要学;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发展,就不能彰显自我价值。我坚持一个原则,相信授课教师在管理方面绝对有思想、有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新收获。我不求几天就“吃成胖子”,而是降低学习期望值,只要每堂课有一两点收获,就心满意足了。我坚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的道理,书本知识和他人经验具有学习价值,积极借鉴能丰富自己,工作中也会用得上。以此心态出发,培训中做到了不吃请,不瞎窜,心无旁骛,安心学习,所以都收获满满。

认真听课的同时,我还会仔细记下学习笔记,尤其是最新理论、鲜活案例、疑难杂症、批评争鸣、琵琶反弹……记录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课后慢慢温习思考,再对其进行思考加工,添加自我感悟与心得体会。我发现自己对许多问题的理解认识程度大幅提高,对指导实际工作也大有裨益。授课教师制作的课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我会用U盘拷贝过来,返校后再细心学习揣摩,温习提高;“反刍”让学习的东西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有效促进了自我成长。

“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参加校长培训必须端正思想,调整心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切实把难得的学习机会把握好。

二、带着问题去研讨

“从培训的理念来讲,一个人真正能学到的东西是他有所求的东西”。这是培训界公认的培训理论基石,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因为培训是外力,只有内部有需要和渴求,这个外力才能发挥作用。我觉得如果每次培训不能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学习积极性就不会高,学习价值就会打折扣。培训不只是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提升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参加学习,我总将自己工作中碰到的棘手问题提前梳理出来,在培训中向老师提出,请老师给予帮助和指导。

去年参加省级校长级培训时,针对目前各地普遍推進的和谐学校建设中,校内分配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应“保持公平,兼顾效率”,我向授课教师提出来。授课教师很重视,专门为此组织了一次研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我初步厘清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晰了调动工作积极性与缩小收入差距两者的现实意义;清楚了当下“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弊端。再如,我们强调人文关怀,它和过去传统的严格要求是什么关系?冰冷的制度如何覆盖人文暖色?人文关怀是不是单纯的同情弱者?等。通过对这些敏感问题的研究探讨,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更成熟、全面、深刻,处理起此类问题,比以往得心应手了。

每次培训班组织的研讨和交流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主动发言,参与辩论争鸣,探索管理真谛。通过对管理实践的反思、研讨,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参与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学习需瞄准目标,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化解心中疑惑;这样的学习才能入耳入心,收获满满。

三、静心感悟得提升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感悟和内化,在于形成新的思想认识。

2018年在市行政学院学习,有幸到南京开展了一天的“拓展训练”。

一项名为“盲人方阵”的拓展训练,让我深深感悟出,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做到:1.态度认真,目标明确,方法可行。这是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否则难有成功。2.统一意志,减少杂音,谨防“手表定律”那样让大家莫衷一是。这是集体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像国家有统一的发言人一样,单位也不能各说各话,而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3.切实做好沟通与协调,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方能实现团队的有效合作;必须切实重视起沟通和交流。声音是盲人唯一的信息沟通渠道,我们如何用嘴巴说话同样十分重要,领导干部更要学会说话,练好演讲,让会议讲话不仅能有效的布置工作、交流思想,更能成为对广大教职工的积极的正面激励。4.恪守制度,坚守底线。只有坚守制度底线,才能形成集体合力,任何个人私利行为必然带来对事业发展和集体目标的伤害和破坏;我们需坚持依法治校,领导干部不能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

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短暂时间内学习那么多的东西,一定要学会“涵泳”——耐心体会、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只有精心感悟,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吃羊肉,长人肉”(刘心武),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真正内化,推进个人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学会“涵泳”,会让我们视野更加开阔,内心更加丰润。

四、广交朋友获启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校长们相识相交,稍做交流,就会感到如沐春风,倍感舒心;在促膝交谈中有“听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每次参加校长培训,我会十分重视和珍惜与培训同学的交往、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经,耐心倾听他人的故事和观点叙说,诚心征求他人的意见建议。在交流互动中予以借鉴、取长补短,形成对一些问题的新认识,树立新观点、新思想。有时候会在彼此的头脑风暴和智慧火花的撞击下,不经意间提高了认识,洞开了眼界,有醍醐灌顶、柳暗花明之感。它让我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有了新的路径和方式,可以拿出上中下三套以上方案,避免了过去单打一、竹筒式的解决问题方法,显得更加周密而恰当。

现在的微信群越来越多,让人不胜其烦而“拉黑退群”。但我始终保留着两个校长班的同学群,因为群里很少有家长里短的琐碎信息,代之而来的是高端价值信息和富有新意的思想认识乃至别具一格的看法交流;微信沙龙让一批同好者经常就一些敏感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高屋建瓴的研讨。

五、主动实践求创新

我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将管理新理念运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和收获。过去,因为诸种原因,教师在学校教职工的绩效分配中总是充满抱怨和意见。多次参加培训后,民主管理理论让我得到启发,只有将绩效分配权交给主人,让大家都参与决策协商,才能化解矛盾冲突。于是,我们改变过去清一色的领导参与的格局,由分管同志和各界推选代表共同组成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绩效分配等相关事宜。权力下嫁以后,大家在各类人员的利益诉求中逐渐地变换思维角度,慢慢能设身处地为他人和学校考虑,在彼此的争议和讨论中,原本的矛盾冲突大多迎刃而解,多数人表示了理解和认同,彼此都能接受,我们也落得轻松。

本人原本喜欢舞文弄墨,以前写教学文章,将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整理归纳,付诸笔端。走上管理岗位尤其是当了校长后,揣摩思考学校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多,经常总结些工作经验与得失,不断将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校長培训让我有更多的学习借鉴机会,给写作增添了助动力。记得一次学习中,授课老师要我们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希望校长将自己爱好张扬于学校特色建设中。观点很好,但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坚持从严治党,校长应谨慎对待个人爱好。于是我提出:校长应与低俗爱好“切割”,给私利性爱好“上锁”;只有积极向上的爱好,方可适当运用于学校特色建设中。争鸣文章被《教书育人·校长参考》录用。如今每年都有十多篇管理文章在各类报刊发表,很多是培训的心得体会和启发感悟,受益于校长培训。

每次培训都像一次跋涉、攀登,让我逐步走向高处。回首而望,明显感到视野广大、胸襟开阔、境界升华、内心丰盈。我将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积极学习,不断提升,主动成长,勇攀学校管理高峰。

附注:盲人方阵

盲人方阵是现代拓展训练中最有价值的项目之一,被广泛用于管理者培训。将参训学员(15~20人)分为两列,每人手拿一米多长的绳索,面对面站好,然后被人戴上眼罩(完全看不见他人)。学员在听到教练的指令后,相邻两人结绳,然后所有人手拉绳索后退并变换队形,使大家最终围成一个正方形。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即获成功。这个训练过程很好地体现出领导者(教练)的言语指令有效性,以及团队的有效配合和团结协作,对学校管理者有很好的启发性。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主动成长校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