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体育教师“边缘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1-06-30杜家和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4期
关键词:边缘化应对策略

杜家和

[摘 要] 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导致了学校教育中艺术体育教师“边缘化”现象的出现。具体表现为艺术体育课程的“边缘化”、学生对于艺术体育课程认知的“边缘化”、艺术体育教师站队的“边缘化”。这一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消除这一现象,一方面依赖于国家的政策制定,同时也需要艺术体育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积极作为。

[关键词] 艺术体育教师;“边缘化”;现象分析;应对策略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中往往要分成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教授不同的课程。教育目标中德智体美劳彼此的对等,决定了从事不同学科教学的教师的地位的平等。然而现实却是差强人意的,受应试教育观念以及功利化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与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被称为“主科”,不在升学考试范围之内的学科被称为“副科”。相应的,教师也被贴上了“主科教师”和“副科教师”的不同标签。“人因科贵”,“主科教师”的“地位”明显高于“副科教师”,从事艺体学科教学的教师因“副科教师”的身份归属而被边缘化了,这一现象成为进入新时代的教育的不和谐音,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艺体教师“边缘化”的问题的提出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你的语文是美术老师教的?”这类在影视剧中时常出现的“幽默”的调侃话语,实际上并不幽默,其折射出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艺术、体育教师“边缘化”的解决,意义重大,关乎教育的长远发展。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和时代召唤。要担当起这一民族振兴大任,就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课程建设,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艺术、体育教师“边缘化”的问题。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解决艺体教师“边缘化”的问题,才能使得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艺体教师“边缘化”问题的实质

所谓的“边缘化”,是相对于“核心化”而言。相对于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师“核心化”来讲,艺体教师不受重视,在评职、进修等方面的就机会要少于“核心化”教师。而艺体教师“边缘化”仅仅是问题的表层,问题的中层是艺体教师所任教学科的“边缘化”,而问题的实质则是应试教育导致的素质教育的弱化。也就是说,艺体教师的“边缘化”,并非由于人的原因,而是学科的原因,艺体教师所任教学科的“边缘化”,导致了艺体教师的“边缘化”。

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是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成因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特定需求有关,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而造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也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的疏离有关。

三、艺体教师“边缘化”的症候表现

(一)艺体课程的“边缘化”

新课程改革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开全开足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然而很多学校的艺体课程成为课程表上的“符号”,特别是毕业年级,因为面临升学的压力,艺体课程让步于其他“主科”。艺体课程“边缘化”的具体的表现就是课时量的不均衡。

现实的状况是,大部分學校的课时安排,语数外为第一梯队,课程能够做到“天天多次见”;理化生、史地政为第二梯队,课程能够做到“天天见”,至少“两天一见”;音体美课程为第三梯队,课程能够做到“周周见”,实际情况也许是“周周不见”。

(二)学生认知的“边缘化”

家长教育观念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是所谓“出人头地”,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掌握适应社会上具体职业需求的所谓“技能”,就要学好“主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而艺体课程被视为“修身养性”的课程,“边缘化”成为必然。

在学生的认知中,学好主科才会有好的前程,副科是要为主科让路的,可以当作爱好,既然是爱好就是业余的,没有必要在副科上投入太大的精力。

(三)教师站队的“边缘化”

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认知的角度来看,艺体教师的“边缘化”,体现为艺体教师的“边缘化”站队。应试教育的大气候、所任教学校对于升学率的片面强调,使得艺体教师对于自身的定位出现一些问题,对于“科任教师”身份机械认同,趋向于“教辅人员”。

人的自我认同,某种意义上受制于他人的认同。艺体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不被学校重视、不被学生重视,久而久之也就不被艺体教师自己所重视,由于所从事的事业的被认可程度不高,导致了艺体教师的“自我放逐”,选择了“边缘化”的站队。

四、艺体教师“边缘化”的应对策略

解决艺体教师“边缘化”问题,艺体教师自身的“发力”至为关键,而这一点往往为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所忽视,实际上,做好这一点,无论是着眼长远还是关注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这里在这一视角下提出两点应对艺体教师“边缘化”问题的策略。

(一)艺体教师要对艺体课程有正确的认知以及积极的态度

德、智、体、美是教育的四维,艺体教师负责教育四维中的二维,地位重要。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本应并置的四维却是“智+德、体、美”的“1+3”的样态,亟须变革。然而,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假以时日,强化艺体教师对于艺体课程的正确认知需要先行。艺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艺体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要有“学科平等”的观念。同时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要求积极从事课程教学,使艺体课标真正落地。

从体制层面上来讲,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出台政策及文件,保证艺术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改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错误认知及理念,更主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如,可以在具有导向作用的升学考试结构化设计中赋予艺术体育科目更高的更加具有教育测量价值的分值,不能仅仅将艺术体育科目的考试成绩“及格”作为升学的基本条件,或者作为升学的参考,否则,容易“考”而不“参”,不利于强化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艺术体育课程的认知。

从艺术体育教师个体层面来讲,应该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准确的认知,认知程度应优于及强于学生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特别是要改变艺术体育课程是“副科”的观念,明确认识到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趋向于目标的路径,但是共同的追求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课程地位的不平等会导致课程体系的不健全,会使得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人格的不健全,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艺体教师要积极探索寓智育于艺体课程教学的策略

与其坐等局面的改观,不如积极地作为,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国家政策的导向、人们教育认知的转变,这些对于消除艺术体育教师“边缘化”现象固然重要,而艺术体育教师“主动出击”,探索在当下条件下更加切实可行的举措,对于消除艺术体育教师“边缘化”现象似乎更加重要,举措也会更加有效,毕竟“边缘化”的是艺术体育教师自身,“自救”才是积极地应对尴尬处境的正确姿态。

一直以来,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关注“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寓美育于学科教学”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成效。然而,艺体教师罕有“反向思维”,几乎没有关于通过艺体课程渗透智育学科知识的探索。实际上,艺体学科教学能够使人具有强健的体魄以及高品位的审美趣味,同时也能够通过艺体课程的教学传递数學、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例如,音乐、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体育技法中包含着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艺体教师在打通艺体课程与其他所谓“主科”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通过艺体学科教学强化学生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不失为解决艺体教师“边缘化”的问题积极,更是“主动”的策略,意义重大,值得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特别是当下被“边缘化”的艺体教师的积极探索。

要解决艺体教师“边缘化”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将“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观念认知,转变为对“教育丰富人生”的认同,强调提升“做事”的能力,更要强化“做人”的素质。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艺术体育教师应该也一定要积极探索并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冯征峥.艺体教育与新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科学研究,2002(5).

[2]高苏华.艺体专业教师素质提高与管理的探索[J].成才,2004(6).

[3]黄荫源.谈艺体特色高中教师队伍建设[J].艺术科技,2018(1).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边缘化应对策略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从《少女小渔》看当今女性在出国热潮下的心路历程
写作教学不应被“边缘化”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