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言外之象”,达“象外之意”

2021-06-30邓素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物象意境古诗词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且富有韵律美的文学体裁,诗人往往用简单的语言反映生活或者思想情感,将复杂的情感、思想以及经历投射在具体的事物上,从而创作出具有表现美、情志美以及意境美的诗词作品。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必须要了解古诗词的美学特征,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的鉴赏古诗词,并领略其中独特的美感。而鉴赏古诗词最绕不开的就是“意象”,“意”即作者融于诗词当中的情感、思想,“象”是承载作者情感、思想的客观存在,只有正确解读诗词中的意象,才能领略诗词中独特的意境,进而体会到其中的美感。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被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通常古诗词中会包含多个意象,意象是承载作者情感、思想的物质基础,诗词中的多个意境共同构成了诗词的意境。从字面意思来讲,意象包含了两层含义,即“意”与“象”,二者分别代表了意识与物质[1],而古诗词中的意象实现了二者的融合,虽然运用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是其本质上已经超出了事物本身,人为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次的含义,也就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融入其中的情感、思想。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我们普通意义上所讲的意象不同,其是经过千百年以来逐渐积淀下来的固定的意象,比如以“金乌”代指太阳,以“秋风”表达愁绪,传统诗词因为几千年来的传承,很多意象已经固化。比如我们看到“西风瘦马”,自然想起漂泊的旅人;我们看到“老树昏鸦”;自然联想到天涯孤独,我们看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自然想起塞外刀兵,纵马北疆;看到“比翼鸟、连理枝”自然想到的唯美的爱情。这些意象经过千年积淀,已经成为共识,形成了固化的意象[2]。

一、古诗词审美要做到:寻象

上文中说到意象事实上可以分为“意”与“象”,所谓寻象就是寻找古诗词当中的物象,然后通过物象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或者情感。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寻找古诗词中的物象,这是理解古诗词的基础,只有准确把握古诗词中的物象,才能在此基础上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以《天凈沙·秋思》为例,这首小令被称之为秋思之祖,全诗共28个字,包括十个意象,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诗,然后寻找其中的物象。由于这首诗的意象是以一种并列组合的形式呈现,所以寻象的过程难度并不大,学生可以轻易找出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驿道、西风、瘦马以及夕阳这十个物象。若再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这十个意象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枯藤、老树、乌鸦以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小桥、流水、人家以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古驿道、西风、瘦马也是以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3];前九个意象相互独立,构成了三幅画面,而最后一个意象“夕阳”将前九个意象融合在了一个背景下,构成了一幅新的画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全诗中的物象,不仅仅可以为下一步理解诗中意象奠定基础,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其中的美感。

二、古诗词审美要做到:悟意

所谓悟意,即感悟古诗词中意象中所承载的情感或者思想变化,这对于理解整首诗词的情感基调至关重要,也是鉴赏古诗词时作为关键的环节[4]。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这一环节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将自己带入到诗词的情境当中,分析讨论诗人在看到这些物象时内心的感受或者情感变化,从而把握整首诗词的感情主线。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中“枯、老、昏”三字表现的是衰落、枯萎,勾勒出了一幅悲凉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意象看似温馨和谐,实则承载的是作者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表现的则是苍凉、孤独的感觉;“夕阳西下”四字统摄了全部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新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苦、悲秋之恨以及思乡之情。在这首诗中,虽然意象繁复,短短二十八字包括了10个意象,但是这些意象的地位均衡,其中并没有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整体上的情感基调趋于一致,即这些意象在表达同一种情感,整首诗都在表达悲伤的情感。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5]。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全诗虽然意象繁杂,但是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繁而不乱且层次分明,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意蕴深厚、意境深远且境界和谐,正是由于意象的繁复性与情感上的单一性实现了高度融合。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诗词的方法,这对于学生体悟古典诗词的美感具有重要帮助。

三、古诗词审美要做到:入境

所谓入境,即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当中,这是诗人基于所有意象所营造的具有浓厚的主观情感色彩的特殊情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当中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诗词中的意象为基础,循着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逐步将自己带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领略古诗词当中的意境美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画面[6],比如《竹里馆》这首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学生必须要理解掌握“明月”“幽篁”“琴音”这些意象,才能勾勒出诗人独坐竹林,弹奏古琴,与清风明月相伴的美妙意境。再比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诗,十个意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教师在引导学生入境时,要循序渐进,先想象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构成的画面;再想象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意象构成的画面;再想象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构成的画面;最后将所有意象共同置于“夕阳西下”的大背景中,构成一幅完整的秋思图。事实上这也代表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即悲秋之恨、思乡之情以及漂泊之苦,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体会整首诗的意境美。古典诗词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意境美,但要领略其中的美感必须要对诗词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必须要将自己带入诗词的意境当中。

综上所述,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要抓住诗词的美学特点,逐步引导学生对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掌握诗词的情感变化,进而体悟整首诗词的意境,感受独属于古诗词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林萍.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4):141-143.

[2]王昭.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审美情怀[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36):100.

[3]董致峰.得其“法”,知其“美”,而生“审美”——探究古诗词中审美教学的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8,000(009):P.75-75.

[4]李伟杰.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李伟杰[J].新作文:教研,2019,000(004):1-2.

[5]燕淑梅.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对比阅读为例[J].职业技术,2019,018(012):73-76.

[6]吴坚.当古诗词教学遇见微课——利用微课提升中学生古诗词审美素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2):114-114.

邓素贞,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物象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