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讨

2021-06-30曾韶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程标准新课标

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系列阅读指导内容也随之革新,碎片化阅读已被现代的整本书阅读所代替。所谓碎片化阅读,即强调以语文课本当中的短篇幅内容或单一化内容为载体,让学生进行阅读,落脚于阅读的独立化、个别化,该阅读模式不强调学生读书过程的整体化,不强调文字的涵养性和静心性,被许多教育学者称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阅读”。此阅读教学模式的重点落脚于字词句篇的了解,将阅读教学的目标放在识字、写字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路的灵活化、整体化,同样也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而新时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革新后,整本书阅读正式出台,以“尊重主体、立足于常态化阅读、综合性阅读”直击传统阅读教学要害,以“不偏不倚,大势所需”、“推动学生协同发展”而引人注目。

关于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新课标以新形式解析了何为读整本书,即强调整本书阅读在数量上、读法上、质量上的差异性。对于起始环节,新课程标准便指出,文本的选择是兴趣的引领,更是整本书阅读的基础,由此教师必须回归主体性,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自由选择“整本书”读物之时对文本要有兴趣。而在能力培养环节,更是以强调常态化阅读,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之中发展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并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就必须搭建平台,以解析整本书阅读的要领,即整体化、精准化,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推进学生进步,进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

一、望风向标——驶向主体性本位

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如果它的亮点不仅仅体现在纯粹的“整本书”上,那还体现在哪里呢?毋庸讳言,社会革新对教育产生了鞭策作用,快节奏之下如何审视阅读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那么,整本书阅读是否就仅仅表现为“资源的不断普及,书目的不断引入,不同内容的被动接受”呢?答案则是否定的。由此,便能知道新课程标准下整本书阅读的亮点:强调了整本书阅读主体的重要地位,由传统阅读教学的能力驱动本位转为现在的主体性本位,使得现在的高中语文阅读逐渐从以往的“黑暗中摸索阅读”走向了“整本书阅读”,强调了阅读主体的改变,以望风向标,找到了阅读的精准性,即强调阅读书目的主体化,阅读内容的主体化。如此,便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之下尊重高中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完成内容的阅读,而教师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以高中部编版语文阅读内容《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为例,在阅读之时,教师需把握住整本书阅读这一风向标,让学生抓住感兴趣的点展开其它书目阅读,即学生即可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作用,“工匠精神”的传承等多个点产生兴趣,并通过评论或思考打开阅读链接走向整本书阅读。如学生谈论到“工匠精神”与人生价值、生命哲学、社会风尚、时代精神都有关时,教师便可通过引领激发学生阅读共鸣,以唤起学生阅读兴趣,即教师可借助阅读问题“你在哪本书或哪个地方看到过工匠精神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顺势过渡到《匠人精神》《人生需要匠人精神》《匠人匠心》等书目之中。

二、弯道超车——拐入习惯化教学

未雨绸缪才能让教学随时随地趋于稳定之中,并让其在危难之中把握机遇,在弯道之处实现超车,以此拐入常态化阅读。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要立足于学生眼前的发展,更要针对未来之变化做好筹划工作。即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可利用“提示读一类书”这种基本方法,引领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更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之中对更多类型书目产生学习兴趣。如此才能够让学生信手拈来地融入一本书中,并对其产生兴趣,才能推动整本书阅读由课堂内走向课堂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习惯化还体现为阅读过程的收放自如,其能够通过改变以往“管得太死”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动态化目标的引领之下感受阅读快乐,收获良好效果。长此以往,高中语文新课标下的整本书阅读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不再因为学习而应付阅读,而是能够使学生的阅读逐渐由目的化走向自由化,从而真正实现阅读教学走向常态化,实现以往的刻意引读到现在的习惯化阅读的转变,进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以高中统编版《哈姆莱特》为例,在教学之初,教师可将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贯穿整本书阅读,即让学生想到莎士比亚另外三大悲剧作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从而趁机引领学生探讨,以创设自由氛围,让阅读过的学生表达观点,进而以这部分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让全班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如此能够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此时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明白阅读不设限制,但尽可能聚焦于一本书,而不是一个章节,这样才能更明白作者的心情和文章所表述的内容。

三、百发百中——瞄准综合化阅读

语文学习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正是植入了这一教育思想,以培养能力、发展素质作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瞄准了综合化阅读,所以强调在百发百中之中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在某一时期引领学生读某一本书,可使其心志专一,研讨彻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引领学生聚焦于有限的时间,阅读有限的书籍,以专心阅读发展学生专心致志能力。依托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短篇或其它书籍之中,这无疑增强了学生的精读能力、速读能力,从而为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非理性因素基础。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对发展学生情感、关注学生心灵的呼声较高,其强调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更在于修身养性。如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创设情境,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情绪丰富、情感稳定,从而推动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强调阅读目标的改变,由以往的碎片化教学走向了现在的综合化教学,能够使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之中,获得阅读技能,发展非智力因素。以高中统编版语文阅读内容《祝福》为例,大部分高中生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祥林嫂之悲剧,但其理解总是片面化、不成体系化的。面对此种状况,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以综合化与阅读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阅读有关祥林嫂的书籍,以此进一步地了解祥林嫂,有效地推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之中学会结合多种因素对人物进行解析,把握住情感,并对祥林嫂的挣扎与痛苦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整本书阅读更为强调阅读天空下的主体性、阅读内容的无限性、阅读魅力的释放性。由此,在阅读之中,高中语文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之中的单篇幅教学,而是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在激情唤起之中引领其关注情节,熏陶其感情,从而实现整体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将重点聚焦于一本书,并让学生感受一本书带给自己的收获,从而逐步引导学生个性体验;其强调细节挖掘,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理解,进而使得学生在细节中把握整体,在整体中体味细腻情感。在走入整本书阅读的天空下,能够使学生感受画面的生动性,体味语言的震撼性,以情绪渲染、思维历练使学生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龙朋.基于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讨[J].高考,2020(28):85-86.

[2]王强.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J].高考,2020(22):25.

[3]杨桂芳.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J].高考,2020(05):93.

[4]滕雅雯.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0):168.

[5]卢华.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讨[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一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

曾韶华,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论语》整本书阅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