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课” 的三重境界

2021-06-30张毛毛

师道(人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山神庙听课赏析

张毛毛

“你会听课吗?” 今年, 在教书第十个年头的时候, 我问自己。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 我们学校有一位语文老师, 叫吴丰强, 课上得很好, 出神入化, 妙不可言。 我们一直认为, 吴老师是靠天赋上课的,他的课千变万化, 别人根本无法效仿。 他辅导年轻人参加各类比赛,年轻人都能拿一等奖。 2020 年,我有幸能和吴老师在同一个备课组, 故而时常去听课。 但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发现, 我的关注点在慢慢变化, 相较于几年前, 似乎能找到吴老师上课的关节点了。 故而我把这份听课经历分成三个方面: 关注学科知识、 关注文学语言、 关注教学姿态。

一、 关注学科知识——一位老神仙在下棋

李泽厚先生说过: “教师的魅力在于把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吴老师就有这样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种魅力像陈年老酒从斑驳的陶器的毛孔里渗了出来。 本学期刚听课时, 我总体感觉就是——一位老神仙在下棋。 一节起始课、一节小说课、 一节文言文课、 一节摘抄评点课, 布局有序, 落子有声。 一盘恢宏壮丽的棋局已经缓缓展开, 估计对面的学生还茫茫然,不知吴老师将带他们去一个落英缤纷、 仙乐缭绕的语文圣地。

第一, 听吴老师讲 “小说的情节 ”。 吴 老师讲情节 , 重 点 在“情”。 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篇课文中, 吴老师问: “为什么要让林冲听到陆虞候、 富安、 差拨三人说的话?” 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对话 “调动、 蓄积主人公愤怒的情绪, 实现情节的最后爆发, 同时积蓄读者的愤怒情绪。 林冲杀人不仅有正义感, 而且引起读者的痛快感”。 吴老师继续补充: “小说的高潮不仅是激烈的动作打斗、 戏剧化的结局, 而且情感的蓄积也达到了极致, 达到了沸点。” 当时听完,我一愣, 因为 “情节” 这个词早就没有生命力了, 它死了, 就是一个考试术语, 但吴老师的解读复活了“情节”。

第二、 听吴老师讲 “答题术语”。 吴老师在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时, 问道: “如果没有李小二, 故事从第六段写起, 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热烈讨论, 比如: 李小二的设置丰满了林冲的人物形象, 设置悬念, 埋下伏笔, 保证情节的完整性……如此这般, 已经涉及高考题目中的很多点位了。 吴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文学鉴赏和应试答题怎么勾连。 我一直有一个困惑, 学生写读后感是文学语言, 追求个性化的表达, 但学生考试答题是应试语言, 追求规范简洁。 可是, 平时训练, 学生并不重视应试语言的学习, 因为课堂上,我们也没有教学生怎么表达。 只有讲习题的时候, 才蜻蜓点水地要求, 学生当然不会。 吴老师给的答案, 语言端庄优雅, 凝练生动, 范本一样, 可惜我记笔记也慢, 就简单整理了一下: “从情节上讲, 第一, 先期透露谋杀的信息, 制造悬念, 引起读者兴趣; 第二, 没有李小二, 故事直接进入谋杀阶段, 失去曲折; 第三, 有了李小二, 就有了茶酒店, 为信息的集散提供场地。 从人物形象塑造讲, 李小二的故事可以看出林冲侠肝义胆、 仗义疏财, 与后期林冲杀人不眨眼的形象互为补充, 丰满人物。” 让我开心的是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回答:“有李小二这一部分, 可以实现暗线的闭合。” 我赶紧学吴老师的样子说: “闭合这个词用得好专业,你感觉如果没有李小二的部分,暗线就断了, 好!”

此外, 听吴老师讲 “小说标题的作用”。 吴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课文标题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而不是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吴老师把这个标题切割成三个部分, “林教头” “风雪” “山神庙”, 我们一般会分析 “风雪”, 因为这是一笔环境描写; 会分析 “林教头”, 因为他是主人公。 但是,我们不会细腻分析 “山神庙”, 一般也就粗浅理解为故事发生的地点, 但吴老师对 “山神庙” 的解读实在精彩——抬头三尺有神明,“山神庙” 有隐喻的味道, 暗示这里有神的凝视和审判。 学生静默几秒, 陷入思想的深处。 吴老师的点拨确实厉害, 时而让学生开怀大笑, 时而让学生静默地思考, 起起伏伏, 舒缓有致, 课堂很有节奏感。

我本来想克制自己, 做个旁观者, 但是不自觉地当了学生, 因为美妙啊, 不知不觉就滑落到一个山花烂漫的地方。

二、 关注文学语言——于枯淡中味丰腴

如果在语文课堂的土地上种满了考点, 怕是会挤走美的踪影。 吴老师的课把考点都包装得那么精美。 不过, 这两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一句清瘦的表达, 一个枯淡的词语, 吴老师总能赋予它们情味。

首先, 对词语的赏析, 要做词语群的替换。 我反思自己, 上课也会替换词, 通过对比, 帮助学生理解原词的妙处, 但有时效果一般。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滕王阁序》 里有一句 “俊采星驰”, 我赏析的是 “星驰”, 吴老师赏析的是“俊采”。 因为我真的没有发现 “俊采” 好在哪里, 但是吴老师让学生替换词语, 学生找了很多, 比如:人才、 俊才、 才俊、 英才, 但是真的没有 “俊采” 好。 学生是在苦思冥想, 搜肠刮肚, 找尽了他们词库里所有表达 “人才” 的词语后, 才恍然发现, 王勃用的 “俊采” 真好啊。 这种点拨, 让学生的体验非常深刻, 他们一定记住了 “俊采”,刻骨铭心。 后来, 我试了一下, 在赏析 “纤歌凝而白云遏” 时, 让学生把 “凝” 字替换掉, 学生找了很多, 比如: 停下、 冻结、 歌声缭绕、 不散、 绕梁三日、 余音袅袅,但学生一比较, 就会立刻发现, 还是王勃的 “凝” 字更出彩。 所以,词语的比较, 一定要让学生尽可能找一个词语群, 而不是零星几个词语, 随便对比一下就草草收场, 那样效果会打折扣的。

其次, 要看到词语背后的人情、 人味。 吴老师讲 《滕王阁序》中的 “访风景于崇阿”, 问学生“访”, 吴老师 “同学们, 看到‘访’, 你感觉他要去拜访——” 学生说: “老朋友!” 我惊呆了, 原来这里也可以品味。 吴老师的课是从人的角度去看人, 感作者之所感, 观作者之所观。 在讲 《归去来兮辞》 的时候, 学生无意间的一个讨论, 其实也是这个思路。 我们在分析 “抚孤松而盘桓” 中的 “孤松”, 一个学生说: “老师, 我觉得孤松是陶渊明的倒影。” 我要向吴老师学习, 也要向学生学习。

最后, 培养学生进入故事和进入画面的能力。 吴老师说: “文言文翻译要进入故事, 诗歌赏析要进入画面。” 我们先看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天一色, 迷迷蒙蒙, 分不清天地, 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吴老师说: “这幅画又美又悲伤, 显得很深邃。” 后来, 我赶紧去自己的班上试验了一下。 因为赏析这句话一定要学生还原画面, 所以我在班上留了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尽可能描述诗歌呈现的画面。 课堂上, 有学生说: “落霞洒满江水, 像一幅西方油画。” 但另一个学生立刻反对说: “这是一幅中国山水画。” 等同学们讨论充分了, 我小结: “这两句有西洋画的色彩, 但是又有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你看那个孤鹜,真是越看越小, 很有滋味, 回味悠长。”

语文教学, 最痛苦的莫过于在平静处赏奇绝之景, 在枯淡中味丰腴之美, 在涓流处品波涛之势。 鲍鹏山说: “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 吴老师的课堂是另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 我们仰视吴老师的“课堂之美”, 但又不会有压迫感。尼采说: “没有可怕的深度, 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故而吴老师的解读还是来自于他的深度。 但作为一个年轻老师, 还是要努力总结一二三出来, 以便于自我反思和学习。

三、 关注教学姿态——温情脉脉吴夫子

我时常有个困惑: 听完吴老师的课, 我就借用了吴老师上课的框架, 甚至直接把他的 PPT 拿走,依葫芦画瓢地再模仿一节课, 但是课堂的气氛, 还是没有吴老师的课堂气氛好, 这是为什么呢? 我也反思: 课堂流程是清晰的, 知识点讲解是深入浅出的, 板书是干净整洁的, 但我和学生的对话为什么显得有点 “矫揉造作”, 多了设计感,少了自然而然的朴实和生发? 套用王国维的话, 我的课上得 “隔”,吴老师的课上得 “不隔”, 我总结了一下, 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吴老师不是在 “讲课”,而是在与学生 “聊天”。 高二刚开学, 因为是重新分班, 这批学生并不熟悉吴老师, 但在课堂上竟然积极举手发言, 就像老熟人似的, 而且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有言语表达的 “冲动”。 为什么呢? 是吴老师笑容亲切, 没有给学生压迫感和紧张感? 还是问题设计精巧, “挠痒” 了学生的心窝子, 逗引他们说话? 还是善于营造上课氛围, 就像文艺晚会优秀主持人, 一上来, 立刻就能热场? 我把同样的问题抛给学生, 为什么我的学生会静默一段时间, 才稀稀拉拉地回答? 我在“表演”, 而吴老师在 “聊天”。 你会和一个故作亲切、 假惺惺的人畅所欲言地拉家常吗? 当然不会。

再研究吴老师, 他是非常真诚地与学生 “聊天” 的。 他总是耐心地听学生说话, 有时, 学生的回答简直答非所问, 有时学生表达啰嗦, 有时学生为了标新立异而大放厥词, 吴老师总是很耐心地听完。然后, 点点头笑一笑, 敏锐捕捉学生的关键词, 进行点拨或质疑。 即便质疑, 吴老师也会很客气地说:“这仅仅是我的观点, 你若有不同意见, 下课我们可以再聊。 哈哈!”还要附赠几声爽朗的笑声。 所以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总能看见高中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觉得, 他们能和老师平等地 “聊文学”, 特别骄傲, 也特别放松。

第二, 吴老师极其珍视学生的文字, 小心呵护学生的读书热情。语文老师一般会给学生布置摘抄作业, 再要求学生评点一二。 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他每周坚持把学生摘录的好句子、 写的好点评自己专门打印出来, 清清楚楚写上某某同学摘录某某作家的哪部作品, 具体评点是什么。 我真心佩服, 因为我嫌麻烦, 一般就是拍照, 上课直接投影, 可是吴老师一直坚持自己打印。 他上课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 “看看这句, 某某同学真有一双慧眼!” “你的评点写得真是好!” 此外, 根据学生摘录的情况,吴老师还会介绍一些其他的作家。这段时间, 借着学生的摘抄作业,吴老师顺势介绍的作家有博尔赫斯、 辛波斯卡、 费尔南多·佩索阿、加缪、 高行健、 王朔……

此外, 学生平时的习作但凡有只言片语好, 哪怕一个词用得好,吴老师都会自己打出来, 喜滋滋地赶到班里分享, 脚下生风, 一口气爬上 5 楼。 我心想: “还有 4 年,吴老师就退休了, 其实没有必要让自己这么辛苦。” 但吴老师每次点评学生作文时, 都情不自禁地感叹: “哟, 这个孩子的文字变得水淋淋了!” “看看, 这句写得多好,我今天要好好表扬!” “哎呀, 写得太好了, 这个家伙会写议论文了!” 每每这时, 吴老师都好开心,幸福的笑容映衬他有些稀疏的头发, 炯炯有神的眼睛倒映着学生的青春岁月, 我发现吴老师似乎并不累, 他热爱着这份工作。

我长期以为, 所谓 “听课”,就是搬个板凳坐在教室里, 认真听老教师讲了什么。 但是, 我现在才认识到, 听老教师的课, 既要 “听课内”, 也要 “听课外”, 因为课外已经在积蓄下一节课的情绪和感动了。 这种东西一定会带入课堂, 感染学生的。

第三, 吴老师很少批评学生,多的是温情和示范。 几年前, 记得一次月考, 吴老师班的默写特别差。 后来, 我开课代表会说: “课代表们, 默写是课代表负责的, 工作安排不好, 老师会批评的。” 吴老师的学生说: “吴老师没有批评我们, 不过, 有一天他没有上课,自己在黑板上默默地把 《长恨歌》默写了一遍。” 我震惊极了, 可以想象那个画面, 吴老师拿着一支粉笔, 密密麻麻写满一黑板, 什么也不说, 就下课了。 留下余音, 让学生自己反思。 后来, 学生的默写就奇迹般地好了, 没有罚抄, 没有责骂, 也没有投诉班主任, 就这样,吴老师以自己的温情和躬亲示范解决了问题。 不过, 很遗憾, 我错过了这节特殊的语文课, 只能从别人那里 “听课” 了。 更多时候, 吴老师讲考场作文, 他真的很少批评学生 “这里写得不好, 那里写得不好”, 他往往会自己写一篇 “下水作文”, 在课堂上念给同学们听,用自己的文章和写作体验, 告诉学生如何布局谋篇、 遣词造句, 如何让思维慢慢延展开来。 我特别喜欢听这种课, 感觉吴老师就是舞台上的长袖舞者, 追光灯洒下来, 他那么闪耀。 吴老师用自己的示范无声地告诉学生: 你们看——写作文可是写作女神在召唤我哦, 愉快啊!

我非常喜欢吴老师, 喜欢吴老师的深邃渊博, 因为他读了好多书, 而且他看过的书总有密密麻麻的旁批。 知识储备充足, 上课自然信手拈来。 我喜欢吴老师的引导点拨, 因为他总能及时捕获学生的思想之火, 并且顺势做一次升华。 印象深刻的一次, 有一个学生说:“人有三种自杀方式, 而第三种自杀是杀死自己的欲望、 懒惰,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 要杀死那个不合时宜的自己。” 我听完觉得很有道理, “杀死自己”, 掷地有声, 但也过于悲壮了。 吴老师这时候说:“这种自杀也是自救啊!” 这种点拨简直堪称完美, 而且像这样的点拨每节课都有。

今天, 我才后知后觉, 我那么喜欢吴老师的课, 还因为吴老师的教学姿态。 温情亲切、 谦逊和乐的教学姿态, 它像玫瑰色的光晕, 甜甜地包裹着吴老师的才学、 智慧和一颗年轻的心。

猜你喜欢

山神庙听课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座“庙”里的乾坤
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何以存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