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的思考
2021-06-30耿云霄
耿云霄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发展和全面布局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以下简称“两支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参与主体,在协同育人方面具有天然的要求和现实观照。关于协同育人本质内涵的研究尚未形成权威和公认的研究成果,在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和新机遇面前,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各自的岗位职责、优势资源以及教育手段等要素间的耦合关系,使两支队伍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同向同行的工作新格局,对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孤岛”现象以及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等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问题的障碍性因素
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愈发重视,利用好思政工作队伍内的一切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思政教育孤岛化”现象揭示了在两支队伍中存在各说各话,各吹各调的工作困境。研究两支队伍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性因素成为必然要求。
(一)高校思政管理工作二元化模式造成两支队伍的协同性缺失
在高校人员管理方面,辅导员是双重管理,由学生工作处和二级学院共管,思政课教师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考核。二元化的管理模式,虽为相关人员的管理与考核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客观上也割裂了两支队伍的耦合性,犹如同两条并行不悖的高速公路,缺乏交集与关联。部分高校党委在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系统性设计和执行能力方面,仅停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整合,对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协同平台未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缺乏有效管理支撑。隶属不同管理部门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工作内容和工作考核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只是单一的依靠教师群体间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工作协同方面的探索,会出现协同水平低、内容重复、协同实效性和动力性不足现象,缺乏常态化合作模式,导致两支队伍之间的协同性缺失。各高校党委应积极构思和突破两支队伍之间因二元化的管理制度而产生的协调育人难点和痛点,从“三全育人”的高度设计高校思政工作一体化的工作新格局与新局面,为新时代深入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夯实基础。
(二)两支队伍间低相互认同性致使角色互构平面化
两支队伍的育人工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工作中心是一致的,共性都是育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是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2]学界对两支队伍能否相互兼职的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探讨辅导员向思政课教师角色渐进的路径,对思政课教师如何兼任辅导员工作的研究语焉不详。
研究表明,两支队伍存在相互认同感缺失的现状,“孩子王”是思政课教师眼中的辅导员形象,“老学究”则是辅导员眼中的思政课教师定位。这些刻板印象直接导致两支队伍的角色互构存在内容单一与动力缺乏的困境。最常见的现象是思政课教学和日常思政教育间互动性低,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的冲突与消耗,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缺乏信息交互、角色认同和工作融合的背景下,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工作呈现教师单体参与和小团队实验的现象,对协同育人的理解和活动实施内容比较单一,局限在学生基本管理信息交流,或课外实践活动参与指导等最基础层次的协同,缺乏有序长效的工作机制。
(三)学科专业内循环导致思政工作育人主体间的结构分化
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与学科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前者的学科化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充分的学科支撑,培养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人才,而后两者的人才培养过程未能充分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支撑广度和深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循环”,缺乏课程协同和创新的条件。[3]从两支队伍的各自的任职条件来看,辅导员队伍要求“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辅导员的专业背景除了思政专业毕业的“科班生”,大多以管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为主,在理工类学校,还有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学校理工类专业大环境相接近的现象。与之对应的是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聚集,专业化程度高,师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涵盖的相关学科。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的深入发展,“学科壁垒”的现象天然成为两支队伍协调育人的隔离带。思政工作育人主体之间的结构分化势必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非连续性和碎片化。这种结构性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体现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脱节现象,这是掣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一个深层症结。[4]
二、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5]立德与树人构建出“双轮驱动”的教育体系,以立德为驱动力,以树人为方向盘,坚持德育为先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正面合适的教育引领、感悟和激励学生奋进努力,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获得德才兼备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育人效果。基于对两支队伍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的分析,二者间存在“一体两翼”的工作关系(如图1所示),通过协同育人目标、育人过程以及育人机制等方式,在两支队伍中构建需求和被需求(支持)引发的关联关系,促进协同育人活动的实施。
图1 两支队伍“一体两翼”工作关系
(一)协同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更应该深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的教育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绝不是培养出“没有灵魂的专家”,两支队伍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践行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教育之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个人成长同国家发展的契合性,提高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以德励才,以德成才,促进德与才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成为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
(二)协同育人过程
“立德树人”要求高校承担起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学生终身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时间为主线,从学生进入校园到毕业,不间断、全天候对学生进行“入耳、入脑、入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课堂学习的显性教育活动和日常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影响的紧密配合。只有理论学习没有生活体悟,所获得的只能是“纸上谈兵”与“浅尝辄止”的知识,根基浅易倒伏。只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却没有知识理论体系的指导和总结,那只是“镜像”重复的活动,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熟练工”。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工作要以学生的终身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口径,通过共建和引导的手段丰富教育内容,不断钻研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结合实践活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保障。
(三)协同育人机制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宏观指导和微观操作相融合的方向就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明确了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决定作用。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引领,课程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为两翼推动的育人机制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指标。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和过程并重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不仅要体现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要求,也要有“教书育人”与“思想政治渗透”的全面考评机制。[7]通过共建两支队伍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学生思想关注热点交流平台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互动平台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信息交互频率,增强两只队伍的协同育人的黏性和融通点。
三、实现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方法探索
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实现“1+1>2”的教育效果,协同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融合发展。属性指向的相同性和价值导向的一致性都决定了两支队伍可以实现协同发展。[8]两支队伍要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在制度规划、职业发展和体系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协同工作,共同推进两支队伍的融合发展。
(一)实现前端融合的“人”字型管理制度建设
《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意见》的出台明确和强化了党对高校的领导,有助于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要坚持党管高校的方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各高校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做一个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体多元的关系,把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内容纳入这个系统范畴中,分析和解决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和主体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进行管理组织的协同性建设,用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力量协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联系、重复工作的工作机制,凝聚立德树人合力,有效提升育人工作的组织工作效率。
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出发,递次进行从“头部”融合开始的“人”字型组织架构建设工作。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布局,建立有效的领导和组织管理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由一名副校级领导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业务主管分别由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政策制定、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用行政组织的力量为两支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多样化合作通道。要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统筹学校办学的多方资源,落实人员聘任、职称晋升、工作激励中的思想政治要求,把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主动融合两支队伍的工作边界,创新工作模式,共建多渠道、多维度、多样性的共享平台。由马克思主义和学工处联合成立“思政教育工作交流与研究中心”,定期开展两支队伍从日常信息交流到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等多样化交流平台,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成果的落地,注重育人实效。落实基层人员的双向培养活动。必须从学校层面制定人员培训、职称考核、工作评估与激励等制度,实现两支队伍的长效双向交流。例如辅导员通过参与思政课教师集中备课,团队学术探讨等活动,能集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政课教师通过指导“三下乡”等学生实践活动,提高了将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能力。办好社会主义教育,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科化路径,把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融入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执行之中,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组织保障、管理服务以及学科建设等各个环节。
(二)实现两支队伍在“三化”建设中的协同
《意见》对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和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出了纲领性和操作性兼具的工作指导。“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三化”建设,是实现两支队伍协同发展的基石和必然选择。
1.职业化目标与自我认同的协同
在两支队伍中,普遍存在获得感和辛福感失谐的想象。许多学校的辅导员日常工作就是应对学校各个部门布置的事务性工作,导致工作重心偏移,荒废了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业。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定位相对清晰,但是也面临育人成就感偏低的现象。要实现两支队伍的“职业化”目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在解决两支队伍的个人归属感和获得感方面下功夫。通过制定和落实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可以明确两支队伍在其中的地位和功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倾斜,树立两支队伍中的典型,通过榜样示范、组织引领和个人发展的通路,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2.专业化目标与思政工作效果的协同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和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8]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主要体现在课堂教育的理论教育同文化育人的实践教育的协同。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要拓宽思路,通过理论认知和行为实践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提高两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提高在各自育人主阵地的专业水准,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课堂要牢牢把握让理论直面学生实际问题的原则,兼顾教育深度与温度,提高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黏性,实现课堂教学环节兼具理论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作用。辅导员主导的第二课堂要厚植思政育人元素,将“三贴近”作为工作开展原则,以形式多样和灵活轻松的育人活动渗透在学生专业成长与社会实践的诸多方面,通过情景重构、行为塑造和认知反思等过程,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指导与规范。另一方面,“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宗旨表明新时期的思政工作要注重形成场域环境,用“软”接触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知行合一的育人过程,增加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两支队伍要学习和运用思政教育的文化力,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能力,主动研究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和实现途径,既能为思政工作提供丰富的教育元素,又能滋润思政工作的育人环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深沉与更持久的力量。
3.专家化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协同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参与和实施者,两支队伍的专家化建设逐渐从物质驱动到精神驱动转变,“在马言马,在马信马”的理想信念成为稳定的精神动力,长久激发两支队伍中的积极分子不断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精神指引,为其行为选择提供正确的标准导向,引导其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9]这对建设两支队伍的专家化目标提出要求: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要具有全面发展观,能主动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的相统一,在思政育人领域形成一定的工作造诣和个人工作风格。实现个人专家化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阶段,个人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作为指导,把终身学习和完善自我作为驱动力,在自我实现同社会发展间找到发力点,经过自省与重构获得长久且强烈的动力,不断推动个人前行的脚步。不难发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个性以及认可个体差异是分不开的。个人的专家化表现之一 ,就是在解决思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能够形成具有自身独特属性的思路与见解。两支队伍的专家化建设过程中,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形成既有统一化的工作守则也有体现个性化的发展平台,最终实现个人自主、自由和自愿的发展。
(三)完善分阶段与分层级的两支队伍角色互构活动
构建两支队伍的角色互构内容,通过角色互构发挥两支队伍各自的优势要素,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各自优势,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辅导员工作开展的思想性、理论性,体现协同融合的“增效作用”。[8]思政课教师扮演品质把关人的角色,辅导员扮演质量检测人的角色,从育人活动的实施源头到育人活动的效果评估都能参与其中,利用各自的优势能力开展工作。两支队伍的角色互构内容要与个体的“三化”职业发展阶段相契合。在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中,不同阶段与不同时期,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角色互构内容是有差别的,两支队伍定期交换和讨论工作心得,帮助双方了解彼此近期的工作动态和工作重点,进而积极采取从理论教学到生活实践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提高育人的工作效率,削弱各自为战的“孤独感”。在初任教师阶段,思政课教师面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联系不足的困境,而辅导员也存在深陷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对自身思政工作素养提升无暇顾及的窘境。这个阶段的两支队伍角色互构内容主要是聚焦在依托社会热点问题,发挥各自的职业优势,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主动融入对方的工作范畴,逐渐形成对双方工作的认同,夯实后期的合作基础。由此可见,制定两支队伍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角色互构谱系是高校协同管理中心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四)实现两支队伍动态路径和静态路径相结合的一体化建设
1.动态路径一体化建设
建立两只队伍职业能力发展纵向变化的动态化管理体系,强化队伍培养协同。从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对两支队伍的职业认同与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入职岗前培训,从源头摸准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所需要的支持。重视教育培训和后续跟踪培养,组织两支队伍共同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培训,通过科研活动互助、日常德育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相互渗透的方式,加强两支队伍工作融合的广度与深度。要强化课堂协同,发挥人的能动性,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讨论和社会实践一体化的育人活动,主动运用第一课堂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指导、提升第二课堂的活动质量,第二课堂的鲜活案例和个人实践感悟又能丰富和反哺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既防止相互脱节,又防止拔苗助长,坚持相互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提高育人的实效性。还应强化文化协同,将两支队伍与育人对象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本土特色文化作为切入点,把以文化人与以文育人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新设“新素养公开课”“重温红色之路”和“我的家乡”等具有文化涵养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项目,营造“三全育人”的浓郁文化氛围,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在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协同中汲取营养,实现思政工作由个人“独唱”演变为团队“合唱”。
2.静态路径一体化建设
通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和施行的多项制度举措,实现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起来”“动起来”“好起来”的工作目标。以系统性思维研究两支队伍协同的核心要素和复杂结构,既要考虑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各自子系统的内循环特点,也要考虑到两支队伍之间以及两支队伍同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此外,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全方位组织各要素间的内生动力生成机理和实现途径,创造协同育人的场域环境和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建立团队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平台,两支队伍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组合而成的社会实践团队,辅导员与学生组合而成的学生兴趣社团等,推动建设两支队伍内外合力戮力同心的工作局面。需要制定分类考核和综合研判互为支撑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与反馈调节机制,优化各要素间联动的条件,对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孤岛”现象起到实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