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建模素养的实践

2021-06-30启东市汇龙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例题习题

启东市汇龙中学 黄 靓

数学建模属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指的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既是连接数学和外部世界的纽带,还是数学应用的关键形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引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视角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和验证结果,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

一、适当加强例题教学,学生感悟建模过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教师既要关注讲授理论知识时融入建模思想,还要把侧重点放在解题环节。例题教学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需做好指引者与辅助者的角色,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或者引入一些资料中的例题,带领学生认真阅读、研究和解析数学例题,使其深刻体悟到数学建模的内涵与精髓。

如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适当穿插例题,既可以把数学建模由繁杂变得简单,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理解与认识,让他们更好地感悟数学建模,提高学习有效性。

二、增强实际生活联系,锻炼学生建模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增强所授内容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一些生活化题目,引领学生一起分析和探讨,使其学会运用数学眼光探索实际问题,慢慢锻炼与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主要对存水量、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及进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学生可以根据题意构建函数模型,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通过求极值解决问题。

三、灵活借助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建模素养

高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灵活借助习题训练的契机,为学生提供更多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使他们仔细分析题目内容,找到与题干相对应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

上述案例,教师在习题训练环节融入建模思想,精心设计一系列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方便解题的题目,让学生拥有更多实践应用数学模型的契机,慢慢培养与提升他们的建模素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建模素养的培养,基于例题讲解、生活化与习题训练等几个方面,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问题的分析和实践当中,使学生在解题中积极、正确地建立数学模型,逐步提高他们的建模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例题习题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