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促学生全面发展

2021-06-30王琦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教体校

王琦

一、落实文件精神,创新教学理念

1.学习文件精神,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2016年,学校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完善体育课程”的精神,在原有将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列为学校体育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外,再选择“三大球”中的1项深入学习,制订“3+2体育课程”,即“3”为每周3节學生自主选项走班课程,“2”为每周2节学生所选1项“三大球”课程。2021年,学校依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鼓励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全面建立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队伍,鼓励中学建立足球、篮球、排球学校代表队”的相关要求,提出在原有“3+2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将每周2节体育活动课深耕细化,开设田径、手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射箭、游泳、街舞等10余项选修选学课程供学生选择,确保每天1节体育课。学校先后被评为朝阳区手球项目传统校、朝阳区网球项目特色校。

2.实施“菜单式”教学理念,为专项后备人才奠基

2001年陈经纶中学校长张德庆依据“老实、宜强、勤奋、创新”的校训和“建设个性化的学校、成就个性化的教师、培养个性化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在全国率先提出“菜单式”教学理念。所谓“菜单式”教学理念是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按照学生所选择的运动项目进行选项走班教学(以下简称选项走班制),并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学校在原有北京市田径、游泳传统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篮球、健美操、手球、足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街舞、射箭、游泳等运动项目。

二、探索改革路径,落实“以体育人”

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将体教融合工作纳入教学改革,赋予其新的使命。集团学校刘雪梅认为:“体教融合应关注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应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层面,强调体育与教育在功能与目标上的充分融合,充分解决教育‘短板’问题”。

积极探寻体育工作改革新路径,加快推进“体教融合”,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是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以体育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路径之一。为了发挥百年名校的办学优势,努力提高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体促教、以体兴教、体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目标,学校依据《意见》中提出的“‘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建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教学模式。学校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学校场地器材、学校体育组师资力量等现状,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1.挖掘教师资源,满足教学与训练需求

在按照学生兴趣进行选项走班制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学生运动兴趣选项不断增加,而体育师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的“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文件精神,按照“共享资源、共担责任、共育人才、共建特色”的合作办学方式,与朝阳区业余体校共同探索“体教融合”工作。

学校结合自身体育师资不足和难以满足学生体育课选项走班制的实际情况,寻求体校师资力量和运动项目资源优势,聘请体校网球、高尔夫、射箭、游泳等运动项目教练员参与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工作,不仅发挥了学校和体校各自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又为体校选拔和培养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如,挖掘朝阳区体校教练员资源,为体校选派11名专业教练员进入学校,与学校体育组10名教师一同指导学生进行选项走班制教学或直接带队训练,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运动技能项目选项需求。

2.增设运动项目,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学校通过“体教融合”方式引入业余体校教练员,增设学生感兴趣的运动技能项目,调动青少年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使青少年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学校将健康教育、体能必修必学课程分配到每学期,将“三大球”列为必修选学教学内容,保障每周3个课时的有效开展。利用每周2节体育活动课,开展特色选项教学和竞赛,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啦啦操、武术、射箭、手球、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10余项任选课程,小班化、精细化教学满足学生多元运动兴趣需求。实施田径必修、“三大球”限选和特色任选选项教学后,学校现有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已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学校利用朝阳区优质体育人力和场地器材资源,鼓励体育教师与朝阳区体校交流合作,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在朝阳区体校专项教练员中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教师担任选项课教师,在社会上聘请有专业的队员并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练员担任选项课教师。

3.打破班级界限,满足学生专项发展需求

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在继承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体教融合”、尝试“普及+专项”教学方式、推进深度教学改革。根据“为孩子们办学”和“办朝阳人民最满意学校”办学目标,倡导“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办学理念,按照更新观念、提升标准、改变习惯、科学施教原则,全面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如,学校在1天1节体育课的基础上,鼓励部分有运动专项发展意愿的学生每周进行2~5次专项课余训练和比赛,普及性体育和竞技性运动专项同步开展,促进学生体育特长发展。再如,同一年级采用2种方式打破班级界限:采取选项走班制教学,每周3节必修必选课程是同一年级10~11个行政班级,按照“三大球”兴趣选项组成男、女生足球、篮球、排球6个专项教学班;每周2节体育活动课是同一年级10~11个行政班级打破界限,按照兴趣需求组成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啦啦操、武术、射箭、手球、田径等10余项任选项目班。

“体教融合”在学校深入开展,依托朝阳区优质教学资源,学校的排球队、网球队、冰雪队、射箭队和高尔夫队已经组队训练,并收获颇丰,真正实现教师、教练员、学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整合优质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学校根据本区、本校和体育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尊重学生个性,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建立学生自主选择的选项走班制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优化和整合学校、体校两单位的资源优势,使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有机结合,依据学校条件开设运动项目,学生自主选择,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也满足了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特色发展、特长发展,既促进了学校体育发展,又能为业余体校选拔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发挥学校和体校资源最大作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体教体校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体教融合背景下西藏农牧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孩子们的冠军梦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