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研究
2021-06-29蒋梅芳
摘要: 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剖析,提出该理论在高校阅读推广内容、空间、实践上的三个指导意义: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空间上要“开笼放雀”、实践上要在“劳力”上“劳心”,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高校阅读推广;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26
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教养的最根本途径[1],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和阅读基地,承载着传承文化、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师生科研与创新的使命,做好大学生阅读推广工作既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对我国学校教育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然从生活教育理论阅读推广角度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成果尚少,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参考。
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
1.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的核心内容,指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2]“生活是教育的中心”[3],“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4],而“人”是生活的主体,也是生活的中心,即:什么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可见“生活即教育”更强调“人”,关注人的生活,突出人的主体性,对于“以人为本”,徐雁教授2015年在“阅读推广”专题专访中指出,阅读推广要以人为本,以导为主。高校阅读推广的对象是人,服务主体是人,因此阅读推广实践中应该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人”的发展,使阅读推广更具人文关怀和“人情味”,促进“人”与“阅读”和谐发展。
1.2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实际上是对“生活即教育”在空间上的论述,即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整个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5],生活教育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生活,还应包括学校围墙之外的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如此,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扩大了,人人是老师也是学生,那么“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大众必须正式承认他,并且运用他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6]。高校阅读推广实践离不开空间(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虚拟空间)的支撑,良好的阅读空间不仅能带给读者愉悦的体验,还能激发读者的灵感和创造性。因此,阅读推广实践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注重对阅读空间的改造,如阅读空间的拓展、构建、美化等。
1.3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生活教育,其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7]。这里的“做”包含了行动、思想及产生新价值三个方面,“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3]。陶行知认为,创造是做的最高境界,即在劳力上劳心,在做中学。可见,“教学做合一”强调“做”,强调实践与创新、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所追求的是“实践”之教育,活的教育。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根据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针对读者,尤其是大学生读者的阅读需求而开展的特定的文献信息推荐及阅读组织活动[8]。从这一概念来看,阅读推广离不开“做”,是一项以“做”为推动力的服务。因此,如何通过“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创新,在“做”中理论联系实践,是图书馆工作者长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
2.1 阅读推广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图书馆学认为,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在服务中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读者是服务的对象和主体。读者至上就是要凸显读者的主体地位[9]。研究发现,学者“对阅读推广环境下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行为等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读者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不同的阅读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阅读心理、阅读行为、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等也随之不同,而这正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依据与基础”[10]。以上表明,当前高校阅读推广工作认识到对服务主体和对象研究的重要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正是强调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关注人的主体性。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受众主要是大学生,他们也是主要的参与者。从推广客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物质比较富足和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整体呈现出思想开放、个体意识强烈、追求创新和多元化等特征,这些群体特征必然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设计的影响因素。如何通过活动实现学生从“不读”到“愿读”,从“苦读”到“乐读”,从“浅读”到“深读”,是当前阅读推广实践面临的挑战。而突破这一挑战的基本点,就是从“人”这个重要因素入手。将“生活即教育”理论应用于高校阅读推广工作,就是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图书馆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生活,把握大学生群体特点及阅读需求,让阅读走进学生生活,融入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生活,在阅读中找寻生活,在生活中品味书香。如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每年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系列阅读活动,已形成常态化。对于充满好奇、求知欲强烈的新生,开展“书香漾我青春年华——‘与你初相见读书交流会”,以书会友,搭建书友平台,为创建线上阅读群打下基础。对于即将步入社会、惜别母校的毕业生,举办毕业专题书展、写给母校的一句话、制作毕业留言墙、DIY“一校一人一书”明信片等。其次,以学生生活兴趣为导向,联合学生社团,借助社团特点和优势,助力阅读推广。如与“风吟朗诵协会”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有声阅读:线下与图书馆联合举办朗诵比赛,线上录制朗读,结合图书馆每月两期的图书推荐向学校官微推送。最后,关注学生生活的针对性阅读推广,2020年新学期,因疫情影响不能如期开学,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开学延期不延学”号召,针对学生“宅”生活,积极推进线上服务:借助“互联网+阅读”推送学习资源、组织开展线上阅读活动。如“向阳而生,对生命的思考”等疫情期间系列主题图书推荐、扫码阅读之“书香助力 共抗疫情”系列电子图书推荐、“居家研学必备,全部都是免費——图书馆在行动”系列免费学习资源等;组织开展“为爱助力——致敬逆行者”朗读活动、“我的战役”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活跃了阅读氛围,丰富了学生的“宅”生活。
2.2 阅读推广活动要“开笼放雀”
根据学者们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研究和实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场地多以室内为主,如图书馆、教室、报告厅等。《人民教育》在探讨《开放式教育究竟‘开放在哪儿”》一文中指出:开放式教育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快乐情绪下的学习效率远远超过焦虑紧张情绪下的学习效率[11]。可见开放、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创造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阅读推广活动不应局限于室内,而应尝试“开笼放雀”,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首先,要拆掉物理空间上的高墙。如在校内,具有历史底蕴的建筑、优雅静谧的自然景观、开放广阔的文化广场等;在校外,附近的公园(草坪、亭子)、商场空旷处、书店等,都是不错的活动空间。只有“走出去”了,才有更广阔的资源,联合书商、数据库商、书店等,把资源“请进来”。其次,要拆掉物理与虚拟空间的高墙。顺应时代发展,图书馆员借助QQ、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组织、宣传、开展线上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无比广阔的虚拟空间,拓展阅读服务。最后,要拆掉图书馆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思维高墙,转变“阅读推广工作仅是图书馆的事”的思维定势,联合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如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教务处等),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为契机,把阅读推广活动推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携手共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例如,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每年与党委宣传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以户外“闪读”形式,选择荷花塘边、大礼堂门口、宗元广场等地开展;“9·28孔子诞辰日传承文化经典”活动,从校外邀请知名专家进校讲座,现场演绎茶艺、插花等传统艺术;柳州市中华阅读推广联盟会组织的“闪读活动”,选定我校附近的万达广场为活动点,以阅读联盟会员单位为主,其他阅读推广团队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广场内的空间设计(如自动扶梯、中心舞台等)策划活动,参与人员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輻射面广。
2.3 阅读推广实践要在“劳力”上“劳心”
自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如火如荼。从图书馆发展历史来看,阅读推广正从延伸服务走向创新服务,这也是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阅读推广实践,范并思教授说,理论联系实践的前提是有一个很好的理论,但图书馆学尚缺乏非常优秀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图书馆员不缺实践,所以应该反过来实践联系理论[1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做合一”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图书馆员在阅读推广实践中要在“劳力”上“劳心”,注重在实践中思考,在“做”中推广,在“做”中学习,在“做”中创新。秉持“读者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通过实际性的阅读推广活动,深入调查和亲身体验,反思活动成效,总结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调整策略,改进方法,立足实践推进理论创新。如此,秉承“实践促科研,实践促创新”的理念,阅读推广实践不单单是形式上的实践,而是有灵魂有思想的实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正是做中学,学中思。图书馆员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与科研相促进,不断在实践中“劳心”、思索、追问、尝试,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创新模式,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阅读推广成效,打破僵局,推动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实现服务人性化、精准化,使阅读推广活动真正在“做”中“活”起来。
3 结语
当前,随着全民阅读的号召,阅读推广显然已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和亮点。但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阅读效果并不理想,这对高校阅读推广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要围绕读书来办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杜绝浮躁、理性思考[13]。从这个层面来看,阅读与教育同具重要的育人作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高校阅读推广在“育人”上具有相似的借鉴价值。探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阅读推广的借鉴意义,对促进图书馆科学、系统、专业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推进阅读推广的专业性、有效性、创新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郝振省,陈威.中国阅读 全民阅读蓝皮书[M].第1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3-4.
[2]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M].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6]徐莹晖.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148.
[7]王新才.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7:1.
[8]丁冬,张长秀.图书馆阅读推广概念的多维度辨析与研究[J].图书馆,2019(1):58-64.
[9]朱春艳,华薇娜,张焱.国内阅读推广研究主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9):142-148.
[10]程帼芳.开放式教育究竟“开放”在哪儿?[J].人民的教育,2019(19):36-36.
[11]范并思.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方法——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1):20-25.
[12]万玉凤. 陈宝生在教育部召开的武汉高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EB/OL].[2020-04-17].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610/t20161017_285069.html.
作者简介:蒋梅芳(1984-),女,硕士,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收稿日期:2020-06-03 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