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6-29张静施德群

职业时空 2021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

张静 施德群

摘要:“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会展活动国际化趋势明显,对会展人的英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融合了英语语言教育、会展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语言趣学练、工学深结合、思政贯始终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生成、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手段运用,培养满足“互联网+会展”行业发展需求的涉外会展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会展专业英语;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极大地发展和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其后,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通过各类商贸会展活动,如宁夏中阿博览会、中非企业家大会、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等,不仅让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且也将国外企业引进来,很好地带动了沿线国家工商界的合作交流。随着我国与各国家间商贸会展活动的增多,会展活动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海外参展商和观众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会展从业人员的需求愈加迫切。尤其是既熟悉会展经贸活动又具有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复合人才,但是我国会展专业英语的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存在专业词汇混乱、英语听说能力差等问题。高职会展专业作为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会展行业需求为基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技能教育与英语语言教育相融合,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英语语言数量的复合型会展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已成为培养涉外展会服务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相关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涉及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疫情后会展行业发生重大变革,数智化、国际化成为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会展行业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也更加全面。因此,基于行业发展需求的会展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对国际化会展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理念——三融合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展会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1],将“自信沟通、专业服务”作为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形成“三融合”教学理念,即将英语语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一体。

英语语言教育是会展专业英语的基础,是涉外展会信息及展会沟通的重要载体和工作。遵循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特点和规律,以会展行业知识为背景,以企业项目为载体,设计“自学专业词句-分层练习巩固-语言技能运用-行业情境演练”的教学环节,改善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英语沟通的自信心;职业技能教育是会展专业英语课程的实践运用层面,通过规范的行业英语运用,在涉外展会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为海外客商提供专业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会展专业英语课程的精神内核,在反复的英语技能分层练习中培养学生持续改进、追求目标的工匠精神,在参与企业项目实践过程中树立专业的职业形象、展现自信的中国形象,将会展行业前沿(云展会、云交易等)及企业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建立学生创新融合的意识。

二、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措施

(一)语言趣学练

英语语言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付出时间精力勤加练习,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疫情之下,线上教育短时间内得到了普及,奠定了会展英语课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基础。借助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开展课前自学探究、课中练习巩固、课后提升拓展的教学活动。课前在学习平台发布自测及探究任务,设置任务完成度目标及自测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课中设置英语分层任务,逐层练习巩固,教师进行差异化指导,实现学生个体英语技能的提升;课后发布语音练习及自学拓展任务,设置英语口语训练目标,检测目标达成度。同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音频、视频素材等)、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语音练习软件、词汇竞技软件、情境模拟软件以及英语小游戏等)和实物教具(特装展位、展架展柜等)创造愉悦的英语学习体验,解决学生的行业具象认知及语言练习问题,让学生的英语技能练习既有内在动机(达成任务目标),也有外在动因(有趣的学习体验)。

(二)工学深结合

工学深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奠定了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需贯穿课程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工学深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在“行业前沿引入、合作模式多样、强化成果输出”。

1.行业前沿引入。緊跟行业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脱节的关键。会展专业课程虽然是语言类课程,但是也是培养会展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部分,绝不能脱离会展行业发展而单纯学英语。因此,根据会展行业发展,将行业前沿(新实践、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如 2017 年展会 H5 电子邀请函、2018 年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2020 年疫情下“互联网+会展”的云展会。同时,将这些会展行业的新实践与英语语言教育结合,不仅提高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合作模式多样。学校及院系层面的校企合作能够打通产学渠道,为会展专业英语课程实施提供大量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及真实的实训项目。具体到课程实施方面,常见的合作方式包括企业项目、任务进课堂、共同开发校外实训项目、企业人士参与课堂教学及学生评价等。会展项目由于规模大、涉众多,全部搬到校园内实施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一些内容相对独立的分支任务转移到校内完成对会展企业和专业教育都有好处,如涉外展会的招观工作、展会英文邀请函及展位申请表的撰写等。共同开发校外实训项目是一种传统的合作方式,如涉外展会的现场服务实训项目等。将企业任务引入会展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让学生与优质会展企业对接,参与到实际的会展项目中,增强了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认同感,也为后续专业学习、实践、就业打下基础。同时,企业进课堂改革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由单一评价主体(教师)变为多元评价主体(老师、学生、企业人士、英语学习软件等),将企业实训任务纳入考核,构筑合理的结构化评价体系,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会展专业人才。

3.强化成果输出。学生成果输出是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分层次设置任务目标,注重目标实现的具象化成果设计,如完成的英文展会宣传片、成功邀约海外观众、设计精美的英文展会邀请函、被采纳的英文展会申请表等,让学生将英语学练和职业技能提升过程中感知到目标达成的喜悦及正向激励,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增强学生英语学习以及英语表达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思政贯始终

基于会展活动的外交属性,不断强化学生树立职业形象、国家形象的意识,在涉外展会服务过程中展现中国礼仪、弘扬中国文化,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会展英语课程教学实施全过程。同时,结合各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赋予课程新的思政內容,如展位预订模块结合疫情背景下云展会的内容,让学生搜集云展会资料、对比线上线下展会以及演示云展会展位预订过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认识、理解、接受、形成不惧危机、创新共赢的价值理念。

三、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措施

(一)教学目标设定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会展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关于英语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会展服务,因此,会展专业英语课程应当聚焦展会涉外服务工作内容,通过分析会展活动各阶段的主要服务工作岗位,确定其所需英语技能,由此推导会展专业英语课程各模块的教学目标(见图1)。例如,展前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展位咨询预订,该岗位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根据展会情况回复海外客商关于展位的相关咨询,并能够处理展位预订事宜,因此,对应会展专业英语课程Booth Reservation(展位预订)模块的教学目标是熟练使用英语沟通、处理展位预订相关事宜。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是教学难点确定的依据,因此,在课程开始进行学生调研与分析是有必要的。在课程开始前,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性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具体而言,知识基础包括英语基础(听、说、读、写)和会展专业基础(前修课程、相关实践等);能力水平包括学生自学能力、各类学习软件运用能力等;性格特征则主要针对学习意愿、学习偏好、课程期待等。通过对广东省7所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师进行调研,发现教龄小于3年的教师更愿意进行在课前用调查工具进行教学对象分析,而教龄长的教师则主要从经验和课堂反应进行教学对象分析。尽管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情况,但是每一届学生的课前调研仍然是最有效、最真实地获取学生情况的途径。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教师的经验来自于往届学生,而非现在和未来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经验往往赶不上学生的变化。那么不以经验论、不以偏概全的教学对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内容生成

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应依据会展活动流程(展前-展中-展后)进行模块化设置,并通过企业调研及工作流程分析,确定各模块下的教学内容。例如展前阶段选择场馆预订、展会资料制作、展会营销推广、展位预订等;展中阶段选择展位设计与搭建、展位服务、展品运输、社交活动等;展后阶段选择撤展、展会后旅游、客户跟进与回访等。教学内容取自真实的工作内容,覆盖大部分常见的工作场景。结合各部分的专业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入其中,共同形成会展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见图2)。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强调了教材的基础地位。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对课程教学实施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会展专业英语的教材数量并不少,但是出版时间为近三年的教材很少,且多为再版或者修订版,无法跟上这些年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加上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往基于学科体系的教材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关于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因此,突破知识框架,开发基于工作流程的工作手册式教材更符合高职会展专业的教育特点和需求;同时,配套相关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闭环,也能够很好地满足疫情背景下“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混合式教学需求。

(四)教学方法选择

会展专业英语课程兼具英语语言教育和会展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兼顾英语学习和会展专业学习。通过对会展专业学生进行调研,最受学生喜欢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最受学生喜欢的英语课程教学环节是课堂小游戏、团队练习及趣味互动。因此,在语言学习方面,结合高职会展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遵循英语语言的学习特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采用分层学练、逐层提高的方法,同时,为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多使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演练法等;在专业教学方面,依据会展项目的特性,引入项目教学法,以完整的真实会展项目为载体,提炼教学素材和情境、设计教学环节和任务,在完成任务、推进会展项目的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英语语言教育和会展专业教育的融合。

(五)教学手段运用

疫情爆发后,线上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为后疫情阶段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设计课前自学探究-课中练习巩固-课后提升拓展的教学环节,打破了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让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同时,运用各类线上教学资源和专业程序打造学玩课堂,创造愉悦的学习体验。

四、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点

(一)“互联网+会展”教学思维紧跟行业前沿

在党中央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借助互联网及信息化手段,将会展行业的创新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形成“互联网+会展”紧跟会展行业前沿的教学思维。例如,2020年会展行业受疫情冲击,线上展会从行业辅助地位一跃成为主角。会展项目的各业务环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将云展会的创新实践,包括展位新媒体营销、展位咨询、H5邀请函制作、展品线上直播推介等,引入会展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参与到行业发展实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融合的意识。

(二)“内在激励+外在氛围”双驱动的特色教学模式

会展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面临学生专业认知度低的学情。因此,在课堂中注重工学结合,将校企合作项目和企业需求引入到课堂教学,以真实工作任务加强职场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会展专业学生还面临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学情。因此在课堂中注重趣味互动,综合运用多样化的信息化学习工具和人机互动软件,提高学习效率;开发课堂小游戏、利用专业软件和实训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既提倡团队合作学习,也鼓励个性化表现,营造生动有趣的外在学习氛围,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信息化+实物教具”多模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会展专业英语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应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的,充分运用多类型的信息化手段和实训资源(见表1),实现线上和线下多模态的互动学习。丰富的信息化手段主要用于语言训练,解决专业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学习枯燥乏味、互动少、学习效果掌握不准确等问题;特装展位的实物教具主要用于行业具象认知,解决专业词汇识记乏味、展位真实情境体验少等问题。

五、结语

会展专业英语课程不能单纯以培养英语能力为目标,必须将课程放入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全局性地思考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参与到学生知识技能、思想政治等多方面的培养工作中。在具体教学实践上,坚持三融合理念,把握语言趣学练、工学深结合、思政贯始终的策略,培养出紧跟会展行业发展的涉外展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 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 (2020-04-13)[2020-09-22].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2004/20200402954696.shtml , 2020-04-13.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