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三教”共融培育路径

2021-06-29郭稳涛

职业时空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郭稳涛

摘要:针对“三教”改革和产教融合的现状,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机电职院”)围绕“教师培养、教材开发、教法改革”三个环节,通过双师教师培养、立体化教材开发、“云约+双步”教法改革等教学活动的实践,深入探索“三教”改革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意义,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三教共融

国家连续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从宏观指导到微观实施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文件,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是少见的,足以见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决心。

如何将这种国家意志转化成真正的教育行动,是职业教育界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三教”改革更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

国内研究“三教”改革,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文献比较多,但都是单一或者宏观理论研究为主,职业院校如何培养教师、开发教材、改革教法,解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存在“不想融合、不能融合、不会融合”等主要教学问题的方案的研究还是盲区。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三教”共融培育路径文章进行探究。

一、教师培养与产教融合的培育

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事关人才培养的“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三个关键问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教师如何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解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谁来教”的问题。近年来,湖南机电职院实施开展“一师一方案”“六个一工程”和“人人过关测评”等举措,不断探索适合产教融合的双师教师培养体系、扶持体系和管理体系。

(一)“一师一方案”,打造双师培养的目标链

学院制定了教师四级发展标准。具体包括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四个层级。全体教师在充分学习理解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制订一份个性化的五年成长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五年发展目标、行动措施和需要的保障支持。学院上线了教师发展中心等管理软件,实时记录教师成长培训的轨迹;建立了年底诊断反思的制度,围绕“一师一方案”确定的目标,认真总结反思个人规划年度执行的效果与不足,制定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

(二)“六个一工程”,搭建双师培养的路径链

学院规划了“六个一工程”实施项目,要求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定位,紧跟一个技术前沿方向、选择一家产教深度融合的企业、跟这家企业的一名大师结为对子、开发一门产教融合的课程、指导一个专业社团或协会、培养一批学徒制的学生。“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平台,也搭建了教师成长的最佳路径。

(三)“人人过关测评”,构建双师培养的行动链

为提升“一师一方案”规划落实率,学院先后实施了人人过关的教师教学设计、工程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测评。每名教师选择一门课程,按照“能力本位、项目载体、以做为主”的理念进行设计,通过校内外专家进行现场答辩;每名专业教师选择一个技能竞赛国赛项目,按照国赛的规程通过技能考核。通过三项测评,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材开发与产教融合的培育

(一)开发虚实一体资源平台

建成能够联通学校企业,沟通线上线下,打通虚实界限的智能跨界教学资源平台。紧扣课程模块化项目,按照课堂实例、项目实战、云上实景、岗位虚拟,建设核心课程模块化资源。

根据教学项目内容,理论教学围绕项目实例整合知识点;按照项目实战要求建设可视化实践资源,智能化改造实践条件支撑虚拟平台;按照项目的生产环境,通过5G通信技术与合作企业共建共享云上实景车间,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云端体验;建设虚拟实习岗,实现企业岗位智能化虚拟交互。通过三实一虚,构建理、虚、实一体化智能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线上微课、在线虚拟仿真与线下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

(二)构建核心课程资源立交桥

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开发一个仿真平台、出版一部规划教材、建设一门精品在线开发课程。

仿真平台通过云上实景车间或虚拟实习岗,模拟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建设应用场景,打通企业生产与教学隔阂,建设智能跨界教学资源。规划教材按照模块设计,建设教学手册、习题库和案例库、课件视频等配套资源,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新形态教材,打造为省级及以上的优秀或规划教材;课程网站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每门课程建设30个以知识点精讲的微课、10个技能示范操作的视频、10个技术难点释疑的动画资源。

三、教法改革与产教融合的培育

(一)“云约式”教学模式

从“云约式”教学内容设计、“云约式”教学过程设计、“云约式”教学评价设计与智能化教学平台功能设计四个方面对“云约式”教学模式进行构建。“云约式”教学内容设计主要是学生通过云平台实现线上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云约式”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是学生通过云平台产生约课订单,对线下教学的场地、教师进行预约;“云约式”教学评价设计主要是解决学生获得的学习积分如何与学分银行中课程证书与技能证书的对接问题;智能化教学平台功能设计包括了教学资源库、课程超市、学分银行三个模块的功能设计(见图1 所示)。

(二)“双步协同”教学形式

从线上开展课堂教学、集中答疑、测验考试,线下开展作品展示、学员互评、老师评价等同步教学活动,从线上开展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后练习,线下开展方案设计、项目制作、个别辅导等异步教学活动(见图2所示)。

理论模块实施“云约式”线上线下混合翻转式学习,学生选课后先在云端自学、云端测试,满足相应积分要求后,通过云约老师、场地等开展线下翻转教学,进而通过课程测评获得理论模块积分。实践模块实施线上约项目,学生根据线上预约的必修实践模块或X证书等实践模块,线上学习项目实践指南,通过测试后根据线下完成实践项目训练,取得相应实践模块积分。岗位实践模块实施线上约企约岗,线下实习,通过信息化系統,线上匹配学生和岗位,线下开展岗位实习。

四、結语

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教育势必要将“三教”改革融入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推进产教融合的“落地生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林,卞钦.中职教育“三教”改革实践探析——以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0(01):10-12.

[2]  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 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09):86-91.

[3]  王成荣,龙洋.深化“三教”改革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26-29.

[4]  曾晓彤,张显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 2019(09):267-268.

[5] 刘永.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园区创新发展的启示[J].创新科技,2016(09):4-6.

[6] Allan Klingstrom.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Industry[M].Uppasal Uniwersity Press,1987:47.

[7] Jon Whittle,John Hutchinson.“Mismatches between Industry Practice and Teaching of Model-Driven Software Development”,Model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2012.

[8] Harald Knudsen.Higher Education in a Sustainable Society[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5:14.

[9] 王丹,马箐,顾晓莉.产教融合过程学习模式优化实验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模型视角[J].中国农业教育,2019(01):70-76.

[10] 方春龙.产教融合 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74-75.

[11] 张文杰,秦登峰.基于产教融合的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J].职教论坛,2015(02):66-69.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