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营造良好的高中语文课堂氛围

2021-06-29赵永亮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主体课堂氛围高中语文

赵永亮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熟练、准确掌握语文知识就需要老师准备科学的教材、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精心设计,教师才能更好地调节和掌握课堂教学的氛围,让课堂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氛围;教学主体

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变得无拘无束,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这样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效果最大的前提,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让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事情。高中语文教师要把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

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前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感到吃力。

2.对语文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从初中阶段语文学习模式中转变过来,对语文知识构建无法系统地完成。

3.高中语文成绩短时间难以提升,需要日积月累才会见效,难以持之以恒,学习动力低下。

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需要系统性进行,尤其是在阅读方面。高中阶段对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很高,既要求阅读速度,又要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很严,使学生挫折感加强,产生畏难情绪。

(二)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一直在要求加强素质教育,但面对未来的高考,很多语文教师在思想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画重点”等形式强制要求学生记忆语文知识,学习的重点几乎都用在应付考试、准备考试方面。这样的做法让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另外,在教学方式上,有的老师会急功近利,直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因材施教,在不考虑学生个体及其能力差异的情况下,一直采用老一套、同一套的教学方式,不尊重、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出现“吃不饱”,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出现“消化不了”的情况,枯燥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的。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所以,我们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高中语文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情绪饱满、身心愉悦、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去呢?

二、营造良好高中语文课堂氛围的主要策略

(一)教师要放下身段,改变教学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无论是站在讲台上还是走下讲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施加无形的压力,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畏之心,教师在学生眼里显得居高临下、高不可攀。对于老师的讲课,学生也只有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做,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让写什么就写什么,完全没有师生平等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的严于律己是自身品德的表现,但是假如过于强势则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不能苛求学生,让他们对教师感到害怕。

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十几年寒窗苦读到了考验的时候,他们背负着家人和老师的期待,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基本上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没有不想考上好大学的。因此,他们的压力可以说是比所有人都大,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格就会让他们产生退却心理,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增加师生之间的隔阂,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非常不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各不相同,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际状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要求和期待,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来对待,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加轻松快乐地学习。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放低身段,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生,爱护和关心他们,遇到問题要及时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要发火批评,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拉近师生的距离,相互交流,使老师能够准备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来学习语文,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针对学生遇到的疑惑和困难要灵活解决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状况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提问时,经常会遇到有个别学生答非所问或词不达意等错误,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很简单,应该所有学生都会才是。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大部分教师都会遇到,通常都是这些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结果。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做出灵活应对,但是又不能过多批评,这就考验教师的语言艺术和专业素质了,教师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还要帮他指出错误的出处、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提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况,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等注意事项,让学生听到教师的意见后产生内疚的心理,更加发奋努力。

另外,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绝对不能回避,假如教师只是简单敷衍学生,只会让他们感觉教师的知识面不足,教学水平一般,逐渐丧失对教师的尊敬,这种不尊敬会迅速扩展为课堂上学生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详细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和解开疑惑,学生收到满意的答复会对老师产生崇敬之心,对教师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充满感激,这样就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会变得轻松。通过交流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学习特点和学生个性,从而可以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泉,没有兴趣,学习就成了负担,成了压倒学生的大山。教师既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还要关心帮助学生,使他们克服困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现阶段,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原因在于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和实用性非常强。使用多媒体教学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便于找出课文的难点和重点,增强他们的思维逻辑,在观看多媒体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展他们的思维方式。教师将一些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使用课件展示出来,如在课件上设计出文章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和产生的影响等因素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来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研究。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教师制作的课件可以循环使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也给了学生很多的复习时间。如,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在写满时肯定会擦掉,这样很多记笔记慢的学生容易丢失,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但是多媒体就方便很多,教师在讲完后面的内容后可以直接切换出前面所讲的知识,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也不用忙于记笔记而错失教师所讲的其他重点知识。

2.组织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为讲授式,形式单一固化,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教师要多组织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将传统的讲堂变为学习的课堂,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形式上教师可以以讨论、辩论、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让他们通过改编故事、做插画、写剧本等形式表现出来,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状态,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3.课堂教学中,知、情、理并重

就语文课文而言,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或传播知识,或表达情感,或阐明道理。三者并不孤立存在,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挖掘课文知、情、理的兴趣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素养。

总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让学生爱上学习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坚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把学生培育成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薛如斌.浅谈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

[2]曹秋桥.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探微[J].语文天地,2018(16).

[3]刘建坤.营造高中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4(16).

[4]吕闻壅.浅析提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

猜你喜欢

教学主体课堂氛围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数学课堂魅力的提升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