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开展

2021-06-29徐俊红李之东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生活化

徐俊红 李之东

摘 要:物理知识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来的,本身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能力,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学习物理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把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走进课堂,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高中物理相较于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度有很大的提升,从初中对物理知识的定性研究上升到定量的研究;知识的广度有很大提升,相比于初中物理扩充了许多新的内容,更强调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物理解题和思维能力。这让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出现非常吃力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多地在生活表象的积累中体会和理解物理知识。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死板、僵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效果差,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物理知识本身就是从生活中发现和探究得来的,因此更有必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实行生活化的教学 [1]。

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实际生活导入教学

好的课程导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物理学科由于课程难度较大,学习难度也很大,许多学生对物理学科没有兴趣。因此,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并乐于学习物理。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拉近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去学习。

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用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一位女士在楼下用手接住了从楼上坠落的女婴,然而却造成了女士双臂的粉碎性骨质。这个事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为这位女士的勇敢感动,但也会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从楼上坠下的女婴会对这位女士的双臂造成如此严重的损伤?这时候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不记得小时候被爸爸妈妈高高抛起又接住的情形,为什么那时候你们爸爸妈妈的手臂没有受到损伤?这时学生会对这个现象产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可能已经和同学开始讨论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并且非常想要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求知欲也被激发出来。教师这个时候将物理知识融入事件之中,学生能够很快理解知识,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物理实验联系生活

高中物理知识和原理相较于初中物理难度有很大的提升,知识更加抽象,也给许多学生造成了困扰。知识的过度抽象使学生很难建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使之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物理中的很多物理现象都需要物理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建立起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知识,体会物理的魅力。教师在实验中要注意选择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实验,建立起物理实验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从生活中取材,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生活材料,将其运用到物理实验之中,从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不同面貌,帮助学生重新观察生活,建立一种物理实验思维 [2]。

例如,在开展“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冬天脱毛衣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啪啪的声音?为什么有时候还会有火花?为什么有时头发会立起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现象,并产生疑问,进行思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摩擦而产生了静电,也有学生十分疑惑。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惑和思考进行实验,自己动手证实猜想和解答疑惑。教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比如纸杯、橡胶棒、毛皮等。先将纸杯平整地放置在桌子的一侧,然后用橡胶棒反复摩擦毛皮,在摩擦一段时间之后,把橡胶棒靠近纸杯,并向一边移动橡胶棒,这时候学生会发现纸杯随着橡胶棒开始移动起来。这时候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静电现象,从而也解答了自己心中的疑问,证实了猜想。在这一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另外,学生还可以创新其他的实验方法,证实静电的产生。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疑问,然后将其转化成物理实验,并在实验中得到解答,在实验中找到现象发生的规律,从而总结现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课堂讨论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高中课程难度相对较大,许多知识都非常抽象,学生仅凭个人“闭门造车”很难完成学习任务。高中物理学科不仅难度有所加深,知识内容的广度也有很大的提升。学生个人由于视野有限,很难独自体会到物理中深奥的知识内涵,学习效果不理想。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可以将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中与同学和教师一起讨论,发现不同的思考方式,找到自己在解题上可以提高的地方,不断增强自身的解题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 [3[]。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能够使课堂形成积极开放的物理交流环境,打破传统课堂的死板、枯燥。

例如,在学习“热学”这一节时,善于发现的学生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奇妙现象,并会对这些现象产生疑问,如,为什么炒菜时,烧好热油的锅中不小心进入了水滴油就会向外飞溅?夏天天气很热,但是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为什么还会冒热气呢?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但是得不到解答,可以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中与同学进行讨论,有時会发现一位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也是许多学生心中共同的疑问,大家针对这一个问题各自献计、发表意见,寻求解答的方式。例如,在讨论夏天雪糕冒“白烟”的问题时,学生讨论发现,夏天的气温很高,而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雪糕温度很低,因雪糕中水的含量很高,于是很容易产生液化反应,所以雪糕上冒出的白烟实际上是一种水蒸气。在讨论中,学生将生活中的发现拿到课堂中来,针对生活现象展开讨论,能够降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向去理解,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建立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四)课堂教学联系生活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物理知识和理论,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 [4]。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没有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本来就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深奥难懂,有些学生在努力学习之后可能依然无法深刻理解,进而丧失学习信心,影响物理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将物理知识更多地与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进入课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让知识渗入生活。

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节时,教师要着重让学生理解“能”的概念与性质,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如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峡水电站是如何发电的吗?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对问题进行回答,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三峡水电站的水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一落差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学生这时可能会与同学产生积极的讨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解释生活现象的同时学习了物理知识 [5]。

(五)课外实践贴近生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让物理学科知识更多地走进生活、贴近生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压强”这一节后,教师告诉学生,将吸盘粘在玻璃上非常牢固,再悬挂比较重的东西,吸盘也不会掉。从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学习“噪音”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木材加工厂。学生来到这里后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没有很大的噪音,进而会产生很大的疑问。教师这时可以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因为木材空隙较大,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能够吸收生活中的噪音,因此,噪音较小。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社会性的调查,通过独立设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案、调查对象等,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重新发现物理学科的魅力,进而喜欢上物理 [6 ]。

三、结语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方法,把物理知识与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江平.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9):101.

[2]吴昊玉.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71-172.

[3]罗盛友.浅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J].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2):70-71.

[4]许士友.让物理因“生活”而精彩:谈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情境创设原则[J].贏未来,2018(23):1.

[5]王学艺.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9(2):99.

[6]胡爱华.浅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信息周刊,2018(10):211.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