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建制”顶岗实习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探究

2021-06-29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凌超超崔业军

区域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高职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凌超超,崔业军

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基本完成教学实习和大部分基础技术课后,到与其专业对口的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疫情常态管理下,想要做到“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开展顶岗实习企业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应积极作为,将学生管理工作延伸到顶岗实习单位,组建学生顶岗实习的临时党小组,搭建校企合作沟通的桥梁、互联网+党员师生思想交流的驿站,创建岗位先进性的建设载体,完善学生思想政治管理,推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顶岗实习深度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一)疫情常态化的学生企业实践管理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正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防控成绩。在疫情常态管理下,高职院校要想做好疫情期间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除了利用常用的QQ、微信、钉钉等系统对学生每日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监控,发现问题马上采取应对措施。以往的跨区域、零星散乱的学生顶岗实习方式,一方面不利于校外企业实践学生的疫情防控管理;另一方面,往届调查数据表明,部分学生进入到工作单位后,不会与人相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适应性较差,在工作中,怕苦怕累,奉献精神较差,还有部分学生职场中的学习及自我提高能力不强,很难在短期内独立承担工作,部分学生就业意愿不强,凡事都依赖父母现象比较严重。

(二)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

首先,校企合作的双主体难以找到共赢面与技术合作。表现出来的就是高职院校过多注重服务社会的影响力,而生产性的企业侧重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市场角逐者,喜欢立竿见影的效益。其次,在产教融合形式上,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未能对接产业需求,落实一体化专业课程较少,大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后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显现出校企双方合作多停滞于签协议走形式,难以深入进行,造成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现象。

(三)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主动性不够

通过统计历届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学生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企业对个人的工作考核重点在勤奋态度、业务能力、管理监督、指导协调以及工作成效等方面,渐渐地不自觉淡化了对个人政治素养重要性的认识;而是否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的评价指标也缺少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先锋作用等政治素养提高的目标导向。

二、校企深度融合共抓学生管理

在“成建制”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下,如何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拓展思路,将学生思想工作纳入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中来,实现校企联动,形成切合顶岗实习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延续性,为企业输送大量思想素质高、掌握过硬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开展“成建制”[1]顶岗实习模式

“成建制”这个概念源于军队管理模式中,现如今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引入这一模式,目的是创新顶岗实习模式,优化教学管理。从操作上来说,“成建制”顶岗实习是指以20人以上或以班级为单位,讲学习安排到与学生专业对口、与就业相结合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学院对实习企业进行严格把关,优先选择与学院专业对口、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先进、可以进行“成建制”顶岗实习的企业,在实习中加强学生管理及就业指导,并请企业工程技术人按学校的教学安排,结合企业的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教学。

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成建制顶岗实习模式已成为校企产教融合新发展路径。目前我校各专业都以开展成建制实习为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对口,以新吴区六大功能板块:国际商务商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际生活社区、太湖国际科技园区、空港产业园区和吴越文化功能区等六千多家企业为就业阵地,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定位校准,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践行我校在高新区办学的理念——“创新驱动、区校一体,打造全国高新区高职教育新吴模式”。

(二)创新学生思政工作机制

以基层学生思想建设工作为抓手,建立层层管理与服务的企业顶岗实习临时学生党小组(如图1所示),由所属党支部统一管理。临时党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预备党员、发展对象担任,充分发挥其“双引领人”[2]的作用,团结协作开展工作,按党支部要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队员开展思想理论政治学习,强化凝聚力,增强向心力,团结带领所有顶岗实习同学积极工作、奋发有为,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课程实践。同时,针对同学们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与专业指导老师或顶岗实习企业积极沟通,处理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应急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同学们要珍惜实习机会,在辛苦中用心沉淀,多参与生产实践,在实践中磨炼,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图1 临时党小组组织架构图

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顶岗实习管理深度融合,打通学生顶岗实习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践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避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思想工作出现部分遗漏和诸多的盲点。

(三)深度融和与提质增效

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优选学生干部中党员或预备党员,实施顶岗实习“双引领人”作用。通过组织大家开展支部传达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大家的就业意识;另外还可以实现对高职专业学习的引领。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企业环境,熟悉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技能水平,胜任岗位需求,大力增强学生党小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通过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等多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各取育人优势所长,落实相关管理责任。三方通过平台及时沟通,互通实习信息,开展合作管理,共同育人[3]。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单位深化合作,以“成建制”模式成立实习合作机构设置、共同指导实习、共同评价实习成绩、共同出具实习经历证书等方面开展合作,共抓学生思想建设工作,搞好学生顶岗实习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成效与反响

(一)共创共建管理形成合力攻难关

为有效化解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党支部正发挥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学生思想建设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总体目标,按照“共创共建管理、形成合力攻难关”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把临时党小组建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将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所有学生按岗位小组形式都编入临时党小组管理,让离开学校的学生有了归属有了家,既能开展集体组织生活,又能有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平台。此外,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忧虑,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凝聚推动发展合力。

(二)实现专业对口与高质量就业

充分利用学生工作管理平台采集好数据及时矫正学生的就业观念,解决其实际困难,了解学生的实习期望。通过教师走访企业,了解岗位与学院开设专业动态衔接。“以学生为中心”做好“精准”就业引导,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结合学生实际,与企业有效沟通,做好学生所期岗位与企业生产的有效匹配,有效引导学生到最合适的岗位实习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

从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的角度分析,应把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麦可思开展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合作企业调研、邀请校友座谈等方式进行区域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从而进一步调整专业群、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以适应区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4]。通过建立科学的就业评价体系,推进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三教”改革,建立校企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面做好高职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在长三角地区,高水平的现代化企业云集,人才成长环境与就业途径日新月异。成建制顶岗实习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仍需学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勠力同心,不断创新学生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学生思政工作的途径与办法[5],推进学生党建自我建设与顶岗实习服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也是新时代付予我们的汗青使命,抓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永远在创新的路上。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高职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