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盘龙区天生坝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

2021-06-29曾昭朝吴富勤张绍辉马山俊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标识牌水库生态

曾昭朝,吴富勤 ,张绍辉 ,马山俊

(1.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150224;2.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 650051)

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抵御洪水,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形成了多层级、多形式的湿地保护体系,主要包括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湿地保护小区等。湿地保护小区是指面积较小,由县级以下行政机关设定的湿地保护区域,或者在湿地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区域以外划定的保护地段,以及由于历史文化或传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保护地段,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和补充。湿地保护小区面积虽小,但同样需执行严格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以达到有效保护湿地内在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地带的目的。

本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天生坝水库湿地保护小区为对象,提出湿地保护建设原则及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等一系列工程措施,禁止人为破坏,减少污染,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周边社区发展生态经济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营造全民共同关注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1 天生坝水库概况

天生坝水库位于昆明市盘龙区双龙街道办事处乌龙村委会三十亩自然村上游0.5 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1'~103°3'、北纬24°45'~25°17'。距昆明市城区中心25 km,距双龙街道办事处政府2.7 km,距金殿—浑水塘公路约1.5 km,交通便利。

水库流域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形,地势南高北低,流域山脉较小,高原面顶部比较平缓。水库主河道发源于一撮云西侧山箐,河源分水岭海拔高程2 336.5 m,为流域最高点,源头自南向北经东大龙潭村、跃进小(Ⅱ)型水库、双龙乡(前卫屯村)、乌龙村,在歌乐子村与北支流汇合,向东流至库尾与汉冲箐同步进入水库,集水面积为23.9 km2,属宝象河上游支流,由北向南经宝象河注入滇池。

水库流域内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人工次生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两大类,湿地类型有河流湿地和库塘湿地两个类型。湿地水体环境功能为工农业渔业用水、备用饮用水源,水环境功能执行Ⅲ类标准,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观赏价值。

2 湿地保护小区的资源状况

根据资料收集和现状调查,湿地保护小区分布有野生湿地高等植物52 科103 属127 种。其中,苔藓类植物有10 科12 属13 种,蕨类植物有5 科6 属8种,被子植物有37科85属106种。记录到野生湿地脊椎动物18 目36 科85 种,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种,即黑鸢(Milvus migrans)和红隼(Falco tinnunculus)。总体自然环境和区位地理优越,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3 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原则

3.1 生态优化的原则

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发挥其稳定的生态功能为主要目标,正确处理湿地资源保护与其综合利用的关系,一切活动均应在不影响其生态系统机构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开展,进而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湿地功能的完整性。

3.2 综合性保护原则

湿地保护与恢复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不仅要将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加强管理、科研、宣教等能力建设。

3.3 适地适术原则

湿地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应充分分析湿地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成熟、可行、可靠的技术,比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4.1 湿地保护工程

为明确湿地保护小区范围,强化边界,限制人为活动干扰,加强湿地保护小区生态环境的管护力度,需设置必要的界桩、标识牌和隔离栏。

4.1.1 界桩

在湿地保护小区边界设置界桩。界桩桩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尺寸为200 mm×200 mm×1 000 mm(长×宽×高);界桩基座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标准,尺寸为600 mm×600 mm×5 000 mm(长×宽×高);界桩标注湿地保护小区名称、界桩编号以及日期。自然地形明显、人为活动较少的地段,每500~1 000 m 设置一个界桩;自然地形不明显、人为活动较多的地段,每200~300 m设置一个界桩;转向点处必须设置一个界桩;有围栏或自然隔离较好的地段,减少界桩设置数量。

4.1.2 标识牌

在湿地保护小区的出入口、人为活动频繁处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分为警示标识牌和宣传标识牌,对进入保护小区的人员起到警示和宣传作用。标识牌宜选用不锈钢、镀锌板等耐腐蚀的材质,造型设计应符合环境特点。在警示标识牌上注明限制行为、注意事项等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在保护小区内的行为,自觉保护湿地,减少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另外,要在宣传标识牌上注明规章制度、湿地生态功能价值、河(湖)长制、湿地内栖息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价值等宣教信息。

4.1.3 隔离栏

在湿地保护小区临近村镇、路口、农耕地等人员干扰较大地方设置隔离栏,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的影响。隔离栏采用优质低碳钢丝,表面经500 ℃高温热浸塑处理,丝径塑后3.5 mm(±0.1mm),网孔90 mm×170 mm(±5 mm),边框20 mm×30 mm,网片高度1.8 m×3 m 中心距(±0.05 mm),立柱采用50圆管,厚度1.2 mm,底盘式柱高约1.85 m。

4.2 湿地修复工程

4.2.1 入库河流生态修复

结合植被恢复、退耕还林等工程,恢复河道两岸的生态林缓冲带,并对部分狭窄坍塌的河道进行生态堤岸护坡。堤岸建设采用自然原型驳岸,在堤岸两侧植物配置选用乔灌草相结合,一方面加固堤岸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增加物种多样性和视觉的连续性。乔木选用乌桕、云南樱桃、头状四照花、拐枣等;灌木选用牛奶子、火棘、荚蒾、杨梅;草本选用早熟禾、狗牙根、蔗茅、白茅等。

为减少经河道进入湿地水体的外源固体污染物和内源污染物,还需在河道入库汇水口处设置截污网拦截污染物,并对入库河道底泥进行生态疏浚,疏浚产生的淤泥土方就近回用于河道生态堤岸建设。截污格栅为弧形,格栅体采用钢结构,双层一体组合,前粗后细,焊接成条形,立柱采用塑木桩,柱顶平格栅顶部;基础采用混凝土浇筑,埋置深度0.8 m,基础截面0.6 m×0.6 m。

4.2.2 清淤工程

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往往成为水体的内源性污染源,对水库中有大量泥沙淤积的地区进行清淤是十分有效的修复措施,既可以恢复水体空间,又能使水质改善。清淤工程应严格按照库塘设计纵、横断面进行,并依据水动力学特性,结合地形塑造和水文联通工程,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形成浅滩、深潭等多样性空间,创造有利于底栖动物生存的泥沙堆积层。同时,还需采用分区、分时等渐近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提高湿地的水资源调蓄能力和生物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清淤后的土方可结合植被恢复、堤岸建设等项目,为绿化树木提供生长所需的土壤养分。

4.2.3 人工湿地建设

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达到净化农灌沟渠尾水、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农村生活污染负荷。人工湿地建设推荐采用多级库塘表面流人工湿地,其特点是建造简单,投资较低,运行维护费用低,依靠湿地基质的过滤吸附作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净化作用和塘库系统微生物的消减作用,达到削减污染负荷、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可与水库滨岸带无缝衔接,形成统一、和谐的生态景观。

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首先应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其次,为了提高净化能力,所选植物一方面要有发达的根系,增加表面积;另一方面,植物的地上生物量要大,增加吸收同化去除能力。除此,还要考虑经济和景观价值。推荐湿地植物以芦苇群落、菰群落群落为主,各植物群落配置方案、种植密度见表1。

表1 人工湿地植物群落配置方案

5 结语

天生坝水库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布局和成熟、可靠的工程措施,可有效加强区域内湿地资源的保护,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加快完善盘龙区湿地生态保护体系,为盘龙区乃至昆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标识牌水库生态
漳河有一水库群
南方沿海地区电网标识牌褪色模糊机理分析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国内旅游景点韩文标识牌的翻译问题研究
佛罗伦萨的交通标识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