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021-06-29张元元
张元元
(武汉市汉口医院心内科 湖北 武汉 430012)
心绞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症,以老年人群为主要好发人群。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绞痛患者城市发病率达到1.6%,农村地区心绞痛发病率也接近0.5%,且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短暂急剧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的胸部剧烈疼痛症状。心绞痛通常为多次重复出现,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贫血、心动过速、休克等通常被认为是心绞痛诱发因素[1]。心绞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受,同时也可能导致心衰等更为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积极进行治疗[2]。本文将探讨分析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86例。所选患者均经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手段确诊为心绞痛。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7~92岁,平均年龄(70.29±10.18)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24±1.07)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54~93岁,平均年龄(69.14±10.52)岁;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2.26±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WHO关于稳定性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治疗前3个月内未应用其他治疗方案;年龄为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排除标准:因智力障碍、精神性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患者;合并有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合并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所应用的相应药物有应用禁忌患者;孕、产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11021022,0.5 mg/片)治疗,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每次0.5 mg,若疼痛未缓解,可间隔5 min再次服用1片,直至疼痛缓解。在活动、大便前5~10 min服用1片,预防心绞痛发作。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基础上加入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片)治疗,饭前口服,每次100 mg,3次/d。
1.3 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时间;测量分析患者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等血流变相关指标;检查测量患者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左心舒末径、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等心功能相关指标;同时统计计算两组患者用药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间及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间及发作频率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间及发作频率比较( ± s)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1)观察组 43 4.36±1.32 1.13±0.12对照组 43 6.63±1.62 4.09±0.35 t 7.1233 52.4595 P<0.001 <0.001组别 例数 心绞痛持续时间时间/mi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 s)
纤维蛋白原/(g•L-1)观察组 43 32.65±5.83 6.09±0.44 3.72±0.51对照组 43 41.38±5.57 7.36±0.31 4.62±0.57 t 7.0998 15.4726 7.7161 P<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血小板黏附率/% 全血黏度/(mPa•s-1)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舒末径水平、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 s)
组别 例数 左心射血分数/% 左心舒末径/mm B型钠尿肽/(ng•L-1)观察组 43 63.55±5.42 45.37±5.31 557.07±102.89对照组 43 59.62±5.88 49.15±5.52 612.76±117.54 t 3.2226 3.2362 2.3378 P<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均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皮炎等。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心绞痛多为心肌突发性缺血缺氧所引起。而心肌缺血缺氧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冠脉狭窄处容易导致附壁血栓形成,从而增大狭窄程度,当狭窄程度超过75%时就可能导致心绞痛发生[3]。而心绞痛后可能会引起狭窄部位血管内壁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影响血管正常收缩功能,进而加重血管病,周而复始,导致心绞痛反复发生[4]。冠脉狭窄、血栓形成,心肌灌注度降低,心肌细胞容易产生缺血、缺氧进而坏死,形成冠心病,情况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等相关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而心脏功能降低、血流变指标改变,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以一旦出现心绞痛,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进行治疗,预防心衰、心肌梗死等相关严重病症出现。
硝酸甘油是甘油的三硝酸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硝酸甘油服用后可以快速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能使周围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进而缓解心绞痛症状[5]。硝酸甘油见效快,舌下含服2~3 min即可开始发挥药效,在心绞痛发作时效果明显。同时在运动、大便前服用硝酸甘油也能有效预防心绞痛的发生。阿司匹林为水杨酸衍生物,在治疗牙痛、头痛、神经痛等方面疗效确切,也常用于治疗风湿痛、退热等。但近年来也不断有研究指出阿司匹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能预防血管内血栓形成[6]。因此近年来也有较多关于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中对照组单纯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左心舒末径、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同时能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而两种药物合用也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