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感染性发热中监测降钙素原的价值分析
2021-06-29沈宏波赵永刚
沈宏波,赵永刚,陈 静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急诊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感染性发热作为急诊常见的病症,多数发热的患者无法单凭症状就能判定患者为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1],对于感染的程度也无法精准的判定,会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开展和实施。血清降钙素原作为新型的血清标志物,在近些年对于全身细菌感染诊断以及鉴别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血清降钙素原不仅能够鉴别感染类型,对于预后的判定也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及时地反映出患者的疾病程度和炎症活动情况[2]。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文针对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感染性发热的患者78例,分析急诊感染性发热采用监测降钙素原的有效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78例感染性发热患者,本次实验经过医院伦理会的批准(【2018】006号),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的方法与实验目的,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依据疾病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n=26)与普通细菌感染组(n=26),病毒感染组(n=26)。其中,脓毒血症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在24~58岁,平均年龄在(35.00±18.52)岁;普通细菌感染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在25~59岁,平均年龄在(35.25±18.69)岁;脓毒血症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在24~60岁,平均年龄在(35.57±18.76)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就诊的当天抽取静脉血液[3],进行血常规和细菌培养,利用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测量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第一次孵育是将30μL的样本、生化素单克隆PCT抗体和钌复合物标记的单克隆PCT的抗体一同孵育,使其能够形成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第二次孵育是将添加包被链霉素复合物的磁微粒进行孵育,让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能够和链霉素结合,将反应液加入到测量池中,利用电磁影响将磁珠吸附在电极的表层,将没有和电磁结合的物质利用ProCell剔除,并且用一定电压的电极,让复合体发光,并利用光电倍增器测量其发光的强度,并且读取最终的检测结果。
在患者住院的期间每24 h测量一次血常规和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并且及时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进行药量的调整,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每48 h测量一次血常规和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避免患者的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第8 d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最高的为脓毒血症组,其次为普通细菌感染组,最后为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 d以及治疗后,病毒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和普通细菌感染组治疗之后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比较( ± s,ng/mL)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比较( ± s,ng/mL)
注:治疗之前,脓毒血症组和普通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第8 d以及治疗后,三组比较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三组几乎达到同一水平。
组别 例数 治疗之前 治疗第8 d 治疗之后病毒感染组 26 0.40±0.30 0.06±0.02 0.05±0.03普通细菌感染组 26 4.60±3.94 0.36±0.26 0.03±0.01脓毒血症组 26 26.56±8.30 5.48±1.80 0.04±0.04
2.2 脓毒血症组病情变化结果
该组中有7例患者在治疗的第4 d出现了持续性的高热,且血清降钙素原持续增高,治疗之后血清降钙素原不断减少,体温也得到了控制,见表2。
表2 脓毒血症组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结果( ± s,ng/mL)
表2 脓毒血症组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结果( ± s,ng/mL)
注:治疗之前和治疗第4 d治疗第8 d比较,t=2.3147,P=0.0391; t=10.7135, P=0.0001。
例数 治疗之前 治疗第4 d 治疗第8 d 7 30.55±5.72 37.80±5.98 5.90±2.09
3.讨论
急诊感染性发热存在突发性,发展较快[4],需要及时地明确病因并开展治疗。单纯的依赖医师的经验鉴别患者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会存在误诊的情况。
过往会采用体温检测,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进行检测,但实践的过程中均发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体温检测只能对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测量,无法对感染情况进行评定;白细胞,C反应蛋白尽管可以对体内的感染情况进行评定,但需要检测的周期比较长,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结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监测降钙素原能够确定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感染原因。降钙素原在人体的血清中有着较长的半衰期,时间高达25 h以上,且稳定性高,一旦患者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6],体内的降钙素原会明显的增加,对于感染的情况就能进行有效的评定。降钙素原能够较好地区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当患者为细菌性感染的时候,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降钙素原的浓度会增加;病毒感染不会出现降钙素原的增加[7],部分患者会出现降钙素原的下降。降钙素原浓度的检测可指导医师正确的应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滥用的情况[8]。
本次实验数据证实,说明监测降钙素原更有利于观察患者的病情程度,及时地调整用药,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该结论和刘红新,孟舰,宋东平,等[9]学者在《血清降钙素原在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所得结论一致,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患者感染源的不同将其分为病毒感染组、脓毒血症组、普通细菌感染组,每组各30例,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治疗前病毒感染组、脓毒血症组、普通细菌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毒感染组、脓毒血症组、普通细菌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能够及时地鉴别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采用降钙素原的监测,可及时地了解细菌感染的程度,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评定预后效果,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