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德融课堂的构建

2021-06-29姜军波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德育

姜军波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此,本文以德为魂,以数理为体,将“山海课堂”与“德融数理”融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山海德融课堂,以期能够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探寻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山海德融课堂;德育;知行合一

立德树人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都是立德树人重要的载体。因此,课堂成了培养学生养成优秀品质的重要环节,把德育工作融入课堂中这是育人的主要渠道,这对于学生们养成优秀品德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感知现象,直击问题

情景创设是构建山海德融课堂的关键,教师需要在课前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熟悉的生活场景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探知的积极性。所以,课堂伊始,教师就要捕捉日常生活中令人难忘的情景,借助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景,借助数据,深切地感知生活、社会现象,引入道德思考,产生共鸣,让学生过目不忘。

例如,在讲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时,教师可以用饱满深情的语言,从自身小时候父母陪伴的亲身经历事例进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儿时的记忆中,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地方,吃奶的时候,妈妈抱着;入睡的时候,妈妈抱着;生病的时候,妈妈抱着;出门的时候,妈妈抱着;撒娇的时候,妈妈抱着;恐惧的时候;还是妈妈抱着。据估算,一个人从出生到10岁的时候,妈妈抱我们的重量累计可达60万千克。

这种激情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能把小时候父母对她的爱记忆犹新,我们也应当把父母的爱记在心中,这为课堂孩子讨论交流父母的爱表现在哪里做了铺垫。

二、切近生活,建构道德

数据引入是构建山海德融课堂的难点,数据的选择要具备适宜性,数据的处理要具有艺术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水平进行数据计算,既要保证不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保证在处理数据时要切近学生生活,对学生的心灵要有震撼力。

例如,在开展主题班会课《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时,通过让学生计算、分析餐厅每人每天浪费粮食的数据(切近学生生活),通过大数据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节约粮食的观念。

教师通过播放多关于浪费粮食的视频,并为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一个餐厅每天浪费一桶馒头,一桶馒头平均按照20个计算,三个餐厅有3个桶,请你算一下每天大约浪费多少个?一个月浪费多少个?一年浪费多少个?

一天:(20×3=60个);一个月:(60×22=1320个);一年按8个月计算:(60×2260×8=10560个)。

学生们在得出结果后会大吃一惊,教师此时可以拓展延伸,继续向学生提问:假如一个馒头按照0.5元计算,那一天大约会被浪费多少钱?一个月呢?一年呢?

一天:(60×0.5=30元);一个月:(1320×0.5=660元);一年按8个月计算:(10560×0.5=5280元)。

在教师多种数据的引导下,让学生产生共鸣,认识到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三、扩展生活,内化价值

生活拓展是构建山海德融课堂的核心,教師要引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问题都能在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做出正确选择。

例如,在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时,除了列举切近学生生活的食堂浪费的现象,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浪费现象。如大数据显示:“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小小的一粒米是怎样来的”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明白, 一粒米需要130天生长和种田人的辛苦劳动得来,要尊重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厉行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

四、实现自我,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构建山海德融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认知升华呈现。从本质上看,山海德融课堂是一种“扎根生活,注重实效”的德育新模式,是将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艺术联姻,育人与教书同在,让每一位教育者明白道德之美需要的不是告知,而是真实体验,这种真实的体验应当落实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产生价值追问、做出价值判断,落实价值践行,实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发展。

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链接古代中外的道理故事、经典美文、百科知识等,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达到“融会贯通”,实现知行合一。

结束语:

山海德融课堂是是将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情景创设、数据引入、生活拓展、知行合一这四个模块虽功能不同,但联系紧密,“过目不忘”注重于“象”的感知;“心中有数”注重于“数”的感知;“学而习之”注重于“理”的分析;“融会贯通”注重于“行”的落实。概括起来,这四个模块就是“象、数、理、行”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旭. "大思政"视域下的"德融课堂"建设研究[J]. 山东教育(高教), 2019(11).

[2] 张宝全. 以“德融课堂”促进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7).

[3] 马凤英, 徐舒映, 闵凡超. "德融课堂"——实现教学与育人双重发展[J]. 高教学刊(8):3.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