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征精神传承为基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研究
2021-06-29程刚沈悦李鉴奇马雨薇
程刚 沈悦 李鉴奇 马雨薇
摘要:本文主要以长征精神传承为基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长征精神的内涵,其次介绍长征精神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从通过思政课教学,培育长征精神、借助校园活动载体,宣传及内化长征精神、坚持理论服务实际,实现路径推陈出新、坚持理论服务实际,实现路径推陈出新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把长征精神传承到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中的措施,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长征精神;高职院校;信仰教育
引言:对大学生开展信仰教育活动产生重要的意义,核心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核心价值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教育的必然倾向。重走两次长征路的罗范懿老师也在其撰写的《人的价值学》一书中较为明显地指出是基于弘扬长征精神,表达了对近年来社会上某些物质利益至上的“拜物教”和“拜金主义者”的不正之风的看法,同时阐释出人的价值等于人生价值加上物生价值,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本质属性以及奉献的意义和发扬长征精神的价值所在。充分说明人生价值等于人的价值减去物生价值,就是一个人最高境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让高职学生把目标注意力专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那么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新时期下每一所高校都应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全方位进行党组织教育战略落实。长征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显著媒介,高等教育的巨大任务便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一些学生表现出信仰迷茫的困惑,相关问题与不良现象严格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实践。怎样利用长征精神传承完成学生信仰教育,值得相关人员重点分析,具体如下。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我们知道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长距离长征方针转移,即便在长征期间到处是艰险,即自然环境恶劣、敌人围歼计划危急,可红军队伍依旧前行,依托共产主义的信仰获取胜利;第二个层面是百折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长征基于恶劣的环境中前行,漫长的长征道路上存在着诸多的险阻。红军战士饱含革命主义精神,对全部的困难进行解除。并且对于生和死的较量,红军战士凭借革命主义信仰风险自身的生命【1】;第三个层面是全面服务于人民的精神,时刻关联群众,作为长征可获取成功的前提保障,红军一直将人民的综合利益视作前提,充分爱护群众。红军战士遵守纪律,切合实际的处理群众难题,办好事与办实事。贯彻全面给人民服务的理念,创造出龙思泉的动人故事,受到当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长征路途中,群众按照多样化方式对红军作战过程进行支持,创造红军获取胜利的传奇;第四个层面是队伍合作的精神,长征过程中,战士和战士之间关爱有加,在危难之际将希望留给共同作战的朋友,存有干粮的感人故事与杀战马的感人故事,此种队伍合作精神,促使红军发展为坚不可摧的有机结合体,战斗力不断增强,逐步获取革命胜利【2】。
二、长征精神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
针对当代青年人的成长与发展,尤其是针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高校应用长征精神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部分学生尚未完成高中阶段的全部学业,或者部分学生在家庭环境不良影响下,没有深入的明确教育价值,那么一些高职学生就会缺乏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毅力、耐性、韧性,因此要借助长征精神,树立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
大学生作为国家日益发展的重要力量,还是民族壮大的希望,国家的创新需求高能力人才作为支撑,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部分学生表现出集体精神与奉献精神匮乏的倾向,究其原因是学生尚未发挥自身社会职能,过多的强调利益获取【3】。在信仰教育中引进长征精神,可丰富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继而依托长征精神加快学生成才。
3、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人才发展的重要场所,各个高校都应肩负文明建设的职责,处于网络时代中,学生和诸多的信息接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被不良信息所影响。学生在思想观念发展的黄金阶段,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思想的渗透,可坚定学生信念,自主和不良思想进行抵抗。引进长征精神,凸显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内涵,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条件。在校园建设与长征精神结合期间,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有效建设。
4、长征精神契合了大学生信仰教育
对于红军受到国民党封锁方案的压迫情况下,依托长征的途径进行命运改写,长征实践中,红军缺少粮食支持与衣物支撑,坚持进行过草地、爬雪山,突破封锁的制约,打造长征奇迹。可以说长征精神承载着红军吃苦耐劳的精神,饱含感染力与影响力【4】,深刻的影响青少年。“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信仰教育中纳入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攻克错误思想,促使学生形成奋斗的品质。基于此,新时期下要及时借助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确保信仰教育有效落实。
三、把长征精神传承到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中的措施分析
1、通过思政课教学,培育长征精神
长征是国家发展的奇迹,还是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一个奇迹,高职院校教师要号召学生参与长征精神主题分析,启迪学生思维,这样在学生面临挑战和困境的情况下,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长征精神,生动的开展教学活动,便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2、借助校园活动载体,宣传及内化长征精神
首先创设学生活动社团,对长征精神进行挖掘。高职院校要设置长征历史分析活动,通过课余时间以及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和历史发展相关的地区,挖掘文化韵味,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气氛中受到精神洗礼。其次进行文化活动,实现长征精神的推广,校园文化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外活动当作途径,把校园当作实施空间,依托活动载体进行长征精神渗透,完成长征精神传递【5】。通过校园广播与板报等场所,大力宣传长征精神。最后是借助网络形式资源,内化长征精神。因为网络充斥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高职院校中的食堂和宿舍等多個角落都存在着网络的身影,所以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长征精神宣传,按照网页与专题的形式大力宣传长征事迹,潜移默化的完成长征精神传递。
3、坚持理论服务实际,实现路径推陈出新
首先依托文化活动,进行信仰学习资源准备。长征精神发展为学生信仰教育的有利资源,把文化视作媒介,应关注长征精神和校园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密切关联。高校内部团委应承担文化活动的职责,组织学生加入信仰教育,依托丰富化形式的媒介贯彻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并且团总支与党支部,开展信仰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活动,完成长征精神的持续化传递。同时注重长效机制的构建,校园文化要包含新颖的形式,还要包含长久方案,统筹进行文化建设,围绕学生成长特征逐步纳入文化活动,可依托精神宣传活动,讲好故事、朗诵诗词与歌唱长征歌曲,学生层次化的进行文化实践,内化马克思主义信仰。
其次利用新媒体,活跃信仰教育气氛。网络技术的产生革新新兴媒体,学生发展为接受最为迅速的群体。新兴媒介是高校思想政治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分析新阵地的特征,构建正能量化的场地,完成信仰教育气氛的营造。依托新媒体推广,强化革命教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6】。高职院校要关联媒介的热点,依托媒体平台进行长征精神宣传,包含全民朗读与K歌,有效的进行爱国主义气氛营造。最后借助虚拟化现实技术,创设信仰教育实验室。针对VR虚拟化技术而言,现阶段广泛的存在于各所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也要形成实验室的气氛,一方面开展科学计算活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内化长征精神。通过虚拟化现实技术进行历史感悟,依托真实化的场景进行气氛熏染,强化学生对长征知识的感知,凸显长征精神的影响力。不只是减少学生实地考察的成本,还可科学的完成历史还原操作【7】,赋予游戏过程更多的趣味性,科学的进行传统文化传承,革新思政教育的体系。
4、创建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在长征精神传递期间,要想强化信仰教育质量,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在院校内部构建校园文化,不只是要引导学生阅读红色报刊,组织学生观看红色作品。还应该邀请老革命先生进行报告演讲,或者播放革命视频,思政课程教师鼓励学生发表心中体会,巧妙的把学生观看的内容转变为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8】,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成效,增强高职院校信仰教育的综合效果。
结束语
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重点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要自主承担社会职责,基于网络社会,学生可拥有着坚定的信仰,通过长征精神可更好的把信仰教育落实。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借助长征精神丰富信仰教育内容,完善信仰教育体系,通过校园活动与媒体的力量推广长征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由此坚守学生理想信念,发展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一桓. 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為载体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 029(003):P.111-113.
[2] 金霄. 高职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探究与实践[J]. 南国博览, 2019(9).
[3] 林晓.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教育对策——以某高校为例[J]. 林区教学, 2020(8):11-14.
[4] 邓东波. "四个自信"视阈下高职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评《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概论》[J]. 新闻爱好者, 2019, 494(02):111.
[5] 王晓波. 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价值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 21(01):9-13.
[6] 宋洪兴. 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9(1):0179-0180.
[7] 郭罗娜. 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9.
[8] 罗范懿. 信仰是怎样铸成的 [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