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
2021-06-29陈玉婷
陈玉婷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根据小组任务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但随着其教学模式不断推进,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系列如合作意识低、实施过程表面化、评价方式片面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理论的探讨,针对当前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合作学习内涵及重要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作为一种富有创意以及实效策略理论和体系,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體系(王坦,2002)。主要教学流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样教学的方式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互动,通过合作来学习新知识,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积极参与交流过程中,表达自我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其个性潜能。正因其在培养交流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逐渐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之一,但源于种种因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学生的问题
1. 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参与度低、参与不均衡。大多数中学生缺乏交际合作的意识,不同性格的孩子对待合作学习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学生乐于积极参加到小组讨论当中,而有的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不愿意加入讨论,不善于与人分享,交流合作。与此同时合作学习当中也出现了参与不均衡的现象。有些同学成绩好,是整个小组的“小组专家”,起来了回答问题的总是这几个人,而那些本身成绩不好的同学不经常代表发言,提出的观点和问题也经常不被人认同和接纳,甚至还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只能默默无闻在小组背后就不爱发言和讨论了。“专家”的观点指导整个小组,安排了小组一系列的任务,其他同学便袖手旁观,没有真正参加合作学习。
2. 缺乏对合作学习理念的认识。合作学习既要求学生先进行独立的思考,形成自身对该问题的认识,还要求小组之间进行互相沟通,深入的讨论,合作来解决问题,得出答案。而真正的课堂中很多学生依葫芦画瓢,没有充分交流讨论的情况下就很快的得出答案。但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的自学和思考的基础之上,对有疑惑的地方再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解答。
3.分工不合理。合理的分工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前提,但在真实的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的分工缺乏合理性。一方面组内缺乏明确的分工,当教师给时间让学生讨论时,学生之间看似讨论的热火朝天,但实际上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各说各的,局势十分的混乱。另一方面就是分工不到位,这也反映了参与的不均衡,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小组担当了明确的角色,另一部分却成为了小组的隐形人,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导致那些不知道自己任务和角色的人无所事事,盲目的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
(二)教师的问题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模式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必然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如何分组到时间上的安排,流程的安排到最后结果的展示,都需要教师的有效监督和指导,但在实际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自身能力和知识的有限。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下进行思考和讨论,因此这难以避免教师会遇到很多学生提出来超过本堂知识的或者超越能力的问题。因此教师不敢放开让学生大胆探索与思考,形式流于学生展示教师讲授的形式。
2. 分组不合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没有基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析,而是就让坐在一起的同桌或者前后桌的同学进行讨论,由于兴趣爱好以及英语程度上的不同,导致需要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甚至只有个别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3. 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指导。一是表现在课堂氛围上,班级的学风纪律差,在小组分组学习过程的时候,缺乏组织纪律,当老师要求讨论时,吵架的声音比讨论的声音还大,让教师顾此失彼,场面一度失控。二是时间安排不得当。当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没有给予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正当小组同学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的时候,就宣布“合作结束”,短短几分钟的合作时间,再叫代表发言,发言的内容往往是自己的观点,缺乏深入的沟通交流和探讨,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 重结论,轻合作。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使合作流于形式,简单的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分组。忽视了过程中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表达能力,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过于追求合作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三)教学方面的问题
教学评价单一,教法方法实施死板。重整体评价,忽视个体评价,这样片面化的教学评价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进步;还表现在忽略了将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应用,片面强调合作学习,而弱化了竞争学习的作用,一味的盲从合作学习。
三、针对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合作意识
中学教师和学生第一步就是要树立合作意识,既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也要在活动学习中渗透合作意识,通过集体的力量攻坚克难,解决问题,明确自身在小组中的角色,大胆发表自身观点,同时必要时诚恳的向小组成员提出建议,正确的自我批评和评价他人,不断培养其合作意识。
(二)提高合作学习技能
提高合作意识,更需要依赖于培养一定的合作技能,良好的合作技能是高效合作的前提和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主要包括:
(1)学会收集。合作学习当中要学会收集资料,获得大量有益的信息。
(2)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小组之间讨论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集思广益,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
(3)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同样是合作学习中重要的环节,既要倾听老师的指令和要求,也要倾听成员的看法和观点,在倾听的基础上也要不断思考,基于对方的看法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看法,以此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采用合理的分组原则(许凤华,2014)
教师可以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配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成绩都具有差异性,这是组内异质的体现。而在小组分组的过程中,小组间尽量减少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优势,这就是组间同质的体现。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到小组当中的热情,务必考虑到本人的自愿原则。比如把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基于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a层次的是优生,对其学习习惯和思维进行培养。
c层次的是后进生,学习基础知识,适当的时候进行鼓励。
其余的为b层次,要求掌握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然后abc组成合作小组,虽然组内的能力各不相同,但组间能力相当。 这样,组内异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互相帮助而组间同质又是各个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基础。同时要合理分配小组角色,如组长,纪律员等,保证这些角色能够对小组的有效开展起积极作用。分组不仅限于前后左右桌,可以自由搭配,以自愿为原则出发,形成“互助式”学习的合作学习。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主要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促进努力学习的目的,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拘泥于其小组整体的学习成果,应该涉及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各方面。在评价方式上要坚持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多方位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邱可汉,2015)。在做最后的综合评价时,要求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对于“后进生”取得的成绩进行鼓励,表扬,再接再厉。同时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对于别人的不足之处要诚恳的提出来,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五)合理监控,确定不同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传统的教学关系已经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更应该是伙伴,引导者和被引导者的关系,所以在新的合作学习多模式下,基于不同阶段的合作过程,教师应该承担起不同的角色,即使在同一阶段不同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角色。一是成为合作学习的设计者,教学有效的开展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提前设计好教学流程,确保其合作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教学不是死板的,而是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设计上,我们要以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为主,为他们提供时间以及空间。教师只有设计好任务和流程,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二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且耐心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合作学习的流程中,学生遇到什么问题,教师都应该走下讲台来去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在学业上如此,教师也应该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资料和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探索精神等,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团队学习意识。
四、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积极要素,教师应该认识到目前合作教学的问题进行不断调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以合作求共赢,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5-21
[2]许凤华.农村英语合作學习教学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4.
[3] 邱可汉. 关于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 英语广场,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