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思考和实现路径

2021-06-28韩博HanBo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韩博 Han Bo

[摘  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国际变化的新发展格局,对高校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只有不断的深化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方法,才能应对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变化新需求。在新发展阶段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规律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有效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统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新举措,进而优化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机制和应对策略以及实践途径的创新。

Abstract: Now,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changes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pdate higher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constantly deepen and implement strategy for basic task method, to respond to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new changes in demand.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herent law of basic task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unity,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ee full" target, and then optimize the working mechanism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basic task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ways of innovation.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operation education]

党的十九屆五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仍然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为内容,为时代培育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仍然是高校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因此,要不断有效推进和增加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和方法研究,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全体教师的永不止步和薪火相传的追求,并成为评价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让全体高校教师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规律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牢牢把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不断推进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为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做出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始终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为高校育人工作指明了未来发展的前进道路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也说明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责任与使命。

“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诸实践并贡献力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教育的目标就务必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真正含义和内在规律。如何“立德”、怎样“树人”这是关键,因此要明确“立德”的重要内涵,要明晰“树人”的主体作用,“德”是基础、“人”是根本,“德”的培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校培养的人才是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之需,“人”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前进方向,人才的培养是立德和树人相统一的过程,育人的关键在于如何立德和怎样树人,那么,“立何德”就成为了首要问题,一定要培养具有国家大德同时兼备社会公德的人才,让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而对于“树何人”的问题上,一定要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放到重要位置,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在“立德”之中就蕴含了当代中国精神,是价值观念的追求与道德情操的交融,也是价值取向的判断和道德品德的修养,同时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高校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等教育要以“树人”作为根本,而“树人”要把“立德”作为前提,“立德”不仅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培养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高校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把“立德”放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位置,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进而做好“树人”工作,实现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在这些内在规律中,要充分发挥“立德”培根铸魂的统领作用。高校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主阵营,而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而对于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如何对其“立德”,习近平总书记也做出了重要指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它既是国家的大德和社会的公德,又是个人的私德,所以对人才的培养,要蕴含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基本要求,不仅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素养,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高校人才培养就是要在“立德”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树人”上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融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全局效应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仍然是“十四五”时期和二○三五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关于教育强国的工作重心,因此,高校应当遵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同时参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的具体安排来实施建设和规划未来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务必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体系之中,真正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把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和教研科研及高校行政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当中,有效提升立德树人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格局,進而提高立德树人的质量。长期困扰高校思政课程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不够强烈,造成了思政课程的亲和力较弱的假象、进而造成思政课程的专业针对性不足等问题,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思政课程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展教学形式、提升教学信息化数字化媒体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使教学内容真正与学生所需相协调相适应,这样可以更好的面对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难题。

思政课程的根本要求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动思政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更加完善,用严谨的理论内容把重大问题阐释清晰和准确,并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强调知行合一。思政课程要把严肃的教学内容讲授的更加鲜活和生动,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同,进而加深学生对时代发展所应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识;聚焦社会现实问题,把理论内容与生动案例相结合,做到课堂教学有温度、有情感、有内涵,让思政课程真正的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召学生,特别是在疫情大考期间,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面对当前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思政课程更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功能,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构建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落地生根发芽结果,把课程思政具体化和实践化,打造出各专业课程思政的全覆盖、相协调、共发展的课程思政体系,着重优化和调节各专业领域、学科方向纵横交错的多维建设,并细化出各学科课程所着重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探索出各学科专业课程如何与思政内容有效的融入,创新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体现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此外,要突出课程思政中信息网络和新媒体专业教学的特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网络化和媒体化阵地,创建出思政课程的教学平台和课程思政的学习平台,在新发展阶段为青年学子提供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现代化教育新平台新依托。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不管是思政教师还是专业课程教师都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培养,不断学习和加强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从教学理念革新到教学方法手段优化,加强全体高校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的培训,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学习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做到专业课程以思政内容为引领,担负思政教育的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建设发展服务的人才。紧紧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与方向,坚持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服务融合发展,同时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课程思政当中,从而形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呼吸共命运。

三、协同推进“三全育人”开新局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必须把“三全育人”贯穿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时代新人,高校务必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落实到实处,真正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总方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强调要“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这就意味着国家对“三全育人”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新安排,因此,有必要推进“三全育人”改革来构建高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涵盖了高校要在育人责任、育人环节、育人系统三个维度上进行变革。

全员育人,精准落实育人主体责任。高校立德树人要坚持以大思政观为统领,坚持问题意识为指引,坚持系统思维来建设,营造育人树人工作的良好环境。首先,“三全育人”目标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完成全员育人队伍的建设,全员育人的核心力量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组成,这是高校全员育人的主力军,负责思政课程教育和培养的职责;全员育人的重要参与力量主要以高校各学科专业课教师组成,这是高校全员育人的生力军,负责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职责;这两方面力量就构成了高校全员育人的建设队伍,这支队伍要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队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健全对应的考核和激励制度;结合各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党政领导干部、各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培训计划,真正打造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才团队。其次,按照“四个相统一”的要求系统推进全员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在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的过程中做到潜心问道、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学术上坚持自由同时注重学术规范,让全员教师在立身、立学、施教的过程中都要以“德”为中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时代重任。再次,扩大全员育人主体力量,充分调动优势资源,把离退休知名专家和权威教授、优秀校友、社会各界领军精英人才融入到高校育人群体,实现校内校外育人的联动机制。

全过程育人,全面覆盖育人各环节。一是高校育人工作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为引领,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结合高校各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不同功能,打造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和内容,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优势互补。二是高校在育人培养上,要厘清不同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内容的区别,针对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培养上、在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在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上都要各有侧重,主要围绕着政治引领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专业能力提升、未来职业规划等重点内容,同时还要更多的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三是围绕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重大事件等作為案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打造核心价值观念引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注重对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优化线上线下教育环境,让学生对任何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都能客观正确理性分析,服从国家意志,不造谣不传谣传播正能量,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全方位育人,创新驱动育人新格局。一是高校要不断进行育人格局的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育人的体制机制,营造育人新环境,加强育人体系创新和管理考核办法,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把“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系统化、常态化、持久化,充分发挥各级评价机制作用,以带动高校育人工作的良性永续发展。二是高校育人工作要抓住重点,实行对思政教师、教师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方面的精准施策,解决各领域的重点难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融汇贯通于各学科专业,培育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打造“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的特色典范。三是高校育人工作创新要有力实施,从上到下全面系统有力推动课程建设、科研建设、管理服务建设的创新,改进工作载体、优化工作方法和内容,打造全员参与、多层联动、过程考核的“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高校“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势必会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办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四、创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运行体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个目标高校育人工作一定要狠抓落实,在政治方向上要把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立德树人运行体系,创新改革高校育人体制机制,有力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显著成效。

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运行体系,高校中不同二级部门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职能,在立德树人工作上不能单纯的依靠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去完成,而是要形成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来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现实工作中,高校各二级部门在工作职能划分上是相对独立的,在工作中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分工,这就造成了高校内部不能很好的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缺乏统筹协调安排机制,进而会导致各部门之间协同育人合力的缺失,浪费了办学治校过程中的大量优质资源,所以,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应当形成各方位协同机制,来不断优化和激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必须突破常规惯性思维和与我无关的思想束缚,打造科学、高效、联动的协同育人体系。

强化集中统一领导协同育人机制。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环节就在于落实,要强化学校和学院两级党政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方位领导,建立目标任务、责任清单、计划安排等具体分工任务,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全面领导的主体责任,做好把工作引领、决策落实的把方向管大局的作用,党政主要领导要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机制,达成立德树人工作的一致共识,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控全局稳步推进。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和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学院两级的民主谈话谈心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全面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切实所需;要统筹规划和安排学科建设、科研管理与立德树人工作的整体推进制度,举全校之力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不断提升和完善高校各方面管理服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统一,把立德树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各方面工作考核评价的标准,形成具体的制度设计和考核评价操作细节,为立德树人工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

打造立体化多维度协同育人路径。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协同必须形成一个立体的多维的育人途径,高校从上到下统筹构建全局一体化的育人体系、育人资源、育人力量,绝不能出现育人断点和盲区,做到多维育人、横向全覆盖、纵向到底的培育路径,即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符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外,还要不断改进高校对各类育人渠道的优化,把学生学习、课内课外实践、校园生活等各个环节全覆盖,在育人内容和育人形式上实现最佳效果,切实解决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困惑、疑问和成长诉求。高校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重大作用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在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凝练特色案例和做法,增强青年学子的时代使命与责任。各二级学院和班级更要积极探索育人工作的创新,努力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典型的示范创新活动,通过网络媒体技术搭建学习教育平台、育人活动平台、育人调研平台、育人创新平台等载体,最终形成有鲜活思路、有特色案例、有丰硕成果的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

创新管理方式夯实服务基层基础。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的远景目标,既离不开立德树人的根本又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高校一定要持续的创新管理方式和优化服务意识。高校各职能部门和服务部门要与学校立德树人的要求相统筹相协调,把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同样高度共同规划和执行,主动把业务工作的方向聚焦于服务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担负起完成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任务。高校先进的管理方式是保障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和科学决策等各方面高效运行的基础,营造优质育人环境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和服务协同工作机制,深化管理服务创新改革治理,让育人工作运行更加顺畅,构建一站式服务,形成全校育人工作一盘棋的育人环境,更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掌握学校育人工作新动态、新特点,知师生所需、做师生所求,解决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新需要,着力构建党政协同和管理服务协同的新局面,开创高校全力育人的新格局。

综上所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和内在规律,进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育人的过程中要统筹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推进“三全育人”,不断创新高校管理服务协同运行机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要善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光荣而又艰巨,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参考文献

[1][2][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02).

[4]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5]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01).

[6]习近平.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N].人民日报,2020-5-4(01).

[7]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N].人民日报,2020-10-30(01).

[8]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9(3-4).

[9]顾海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发展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

[10]罗成翼.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学习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

[11]景安福.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z1).

[12]刘国凤.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多主体行动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

[13]张政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根本任务的战略思考[J].人民论坛,2020(25).

[14]樊爱霞.以得力措施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3).

[15]樊哲.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模式、成效、问题及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Z1).

作者简介

韩博(1986—),男,蒙古族,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20年沈阳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JYYB20)

沈阳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College of Marxism,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 China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