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朗茨·施雷克尔艺术歌曲新识

2021-06-28谭赟

音乐探索 2021年1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摘 要:弗朗茨·施雷克尔是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以歌剧为主,曾被称为德国歌剧的未来;其次是艺术歌曲,他一生共创作了49首艺术歌曲。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施雷克尔和他的音乐作品很快就被人们所遗忘了。近年来,人们开始对他的作品进行挖掘,已经正式出版了他的全部音乐作品,其中艺术歌曲已被多位歌唱家演唱,并灌制成唱片正式发行。梳理其艺术歌曲,并挑选其中的《两首亡儿之歌》的钢琴伴奏部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研究施雷克尔及其音乐提供参考。

关键词:弗朗茨·施雷克尔;艺术歌曲;《两首亡儿之歌》;钢琴伴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2172(2021)01 - 0095 - 09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1.01.009

弗朗茨·施雷克尔(Franz Schreker,1878年3月23日—1934年3月21日),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这位在大多数音乐史料中名不见经传的音乐家,不仅在中国,可能对于很多西方人来说也是比较陌生的。但他生前却在欧洲音乐界负有盛名,其音乐创作涉及歌剧、合唱、艺术歌曲、管弦乐、室内乐、钢琴等各种音乐体裁。其中以歌剧最为著名,其次他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施雷克尔的艺术歌曲属于德奥一脉,音乐风格主要受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响,但他作品中的半音化和声与泛调性倾向表明其创作具有过渡性的特征。

一、生平及音乐创作

目前,国外有一些关于施雷克尔及其作品的零星研究,国内仅仅有一篇介绍施雷克尔歌剧在美国演出的短文。因此,对施雷克尔的了解只能通过《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以及一些国外的知识百科或音乐网站。

施雷克尔出生在摩洛哥,父亲是波西米亚宫廷的一位犹太摄影师,而母亲则出身于天主教贵族家庭。为了结婚,其父不得不改信天主教。之后,施雷克尔随家庭辗转于摩纳哥、斯帕、布鲁塞尔、巴黎、的里雅斯特和波拉等地,最后在奥地利的林茨定居下来。1888年父亲去世,使原本经济拮据的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接着全家搬至维也纳。1892年,施雷克尔获得奖学金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后来又进入罗伯特·富克斯的作曲班学习,于1900年毕业。早在1896年7月,布达佩斯歌剧院管弦乐团在伦敦便上演了施雷克尔创作的一首竖琴与弦乐情歌,可惜这首歌曲已经失传。

与马勒一样,施雷克尔也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在校期间的1895年,他已开始从事指挥工作,并创立了名为“音乐之友协会”的管弦乐与合唱乐团。毕业后他仍立志于指挥事业,多次在各大剧院申请职务,但都没有成功。直到1907年3月至1908年3月,施雷克尔在维也纳歌剧院担任了一年的助理指挥和排练指导,他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07年,他组建了“维也纳合唱团”,并担任指挥直到1920年,此乐团曾为当时维也纳新音乐首演的重要平台。在此期间,施雷克尔指挥首演了很多现代派作曲家的新作,例如泽姆林斯基的《诗篇》、勋伯格的《古雷之歌》等。

施雷克尔的音乐创作体裁形式比较宽泛,但使他扬名乐坛的主要是他的歌剧,其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1901年,他创作了第一部歌剧《火焰侠》(Flammen),1902年4月24日,在贝尔森多弗萨尔举行了这部歌剧的钢琴版音乐会。随后他早期的作品和大部分歌剧都相继出版,其中《间奏曲》在新乐出版社主办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908年,受格雷特·维森塔尔的委托,为当年的艺术展开幕式创作了一部名为《婴儿之歌》的哑剧,这使他作为一个作曲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909年,施雷克尔与万有音乐出版社正式签约,随后开始创作歌剧《遥远的声音》(Der ferne Klang)。这部歌剧于1910年底完成,于1912年8月18日在法蘭克福成功首演,施雷克尔一夜成名。随后他被聘为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对位、和声与作曲教授。接下来的歌剧《玩偶与公主》(Das Spielwerk und die Prinzessin)的首演并不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中断了《遥远的声音》在欧洲其他各地的演出。

1918年4月25日,歌剧 《被烙印的人》(Die Gezeichneten)在法兰克福成功首演,使施雷克尔跻身当时一流歌剧作曲家之列。法兰克福音乐评论家保罗·贝克就此专门撰写了一篇论文,将其与瓦格纳相提并论,以此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1920年1月21日,歌剧《宝库》(Der Schatzgr?ber)上演,施雷克尔的音乐事业至此达到了巅峰。同年3月,众望所归,他被任命为柏林音乐大学校长,任内,施雷克尔将传统守旧的柏林音乐大学变成了当时最优秀的音乐学院之一。除了作曲家,施雷克尔也是一名卓越的音乐教育家,他非常重视学生的技术和个性,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音乐家。此时的施雷克尔已是继理查·施特劳斯之后作品上演最多的在世歌剧作曲家。

之后,难以预料的厄运纷至沓来。由于政治环境的恶化和反犹主义的高涨,1924年奥托·克伦佩勒指挥的歌剧《无关紧要》(Irrelohe),以及1928年埃里希·克莱伯指挥的歌剧《歌唱的恶魔》(Der singende Teufel) 都以失败而告终。①1932年,歌剧《根特的铁匠》(Der Schmied von Gent)的首演遭到右翼分子游行的破坏;1933年,迫于纳粹政治的压力,歌剧《克里斯托弗勒斯》(Christophorus)的首演也被取消。1932年6月,施雷克尔失去了柏林音乐学院院长的职位,次年,艺术学院作曲教授的职位也化为乌有。1934年3月21日,他因中风逝世于柏林。②观其一生,施雷克尔从被誉为德国歌剧的未来,到被认为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作曲家,最后被边缘化为音乐教育家。

二、艺术歌曲创作

从施雷克尔的全部作品来看,声乐作品(歌剧、艺术歌曲、合唱)占大多数,其中艺术歌曲(见表1)的数量和重要性仅次于他的歌剧。

从时间跨度上看,艺术歌曲的创作贯穿了其大半生,而其中大部分(共35首)都创作于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的9年之中。毕业之后,施雷克尔基本上全身心地投身到了歌剧的创作之中,1901年至1923年间,仅创作了14首艺术歌曲,之后就再无新作产生。反观他的歌剧创作正是从190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32年最后一部歌剧的完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前期的艺术歌曲创作无疑为他后来的歌剧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方面来看,艺术歌曲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施雷克尔的艺术歌曲依旧遵照舒伯特开创的传统,即声乐与钢琴高度统一的结构形式,不过他也部分地采用了声乐与管弦乐组合的形式。例如1922年,他将1909年创作的5首歌曲进行了配乐;1927年,将最后创作的两首抒情歌曲也进行了配乐。这一方面,他显然受到了马勒的影响,但其音乐风格却更加接近理查·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与他的前辈们不同的是,施雷克尔艺术歌曲的歌词基本都出自无甚名气人之手,这些人可能都是他的朋友。同样在歌剧创作方面,施雷克尔歌剧的剧本不仅是自己创作,而且完全是原创性的,不像瓦格纳,虽然剧本也是自己创作,但仍然有一定的历史根据。这可能是施雷克尔在西方音乐史上最具独创性之处。

三、《两首亡儿之歌》(Op.5)的钢琴伴奏分析

施雷克尔的《两首亡儿之歌》与马勒的声乐套曲《亡儿之歌》名字相近,前者原文为“Zwei Lieder auf dem Tod eines Kindes”,后者的原文是“Kinder Toten Lieder”。其实二人的作品并没有什么联系,马勒的《亡儿之歌》是根据吕克特的同名诗谱写而成,施雷克尔的《两首亡儿之歌》的歌词作者则是米亚·霍尔姆(Mia Holm)。由于这两首歌曲至今还没有中文版,因此,现将原德文歌词翻译如下。

1.《哦,钟,邪恶的钟》

O Glocken, b?se Glocken,habt schweren,dumpfen klang,

哦,钟,邪恶的钟,如此沉重,声音喑哑,

ihr st?hnet meinersüssen den todtensang .

你在为我甜美的死亡之歌呻吟。

O tod,du finstres rathsel, mit steinernem gesicht wie sich am

fels die woge,

哦,死亡,你已看见,冷漠的脸犹如石头般的冰冷凝重,

an dir mein denken bricht! O tod, du finstres rathsel .

让我心碎欲裂! 哦,死亡,你已看见。

die thr?nen machenmüde,die augen fallen zu,

眼泪已使人疲惫不堪,倦怠的眼睛微微垂下,

O konnt,ich schlafen,kindchen, so tief wie du.

哦,我可以睡了,孩子,像你那样沉静。

2.《他将成为天使》

Dass er ganz ein Engel werde legt den kleinen leib zur ruh,

他将成为天使, 这弱小的身体就要安息,

Aber nicht mit schwerer erde schüttet ihn mit blumen zu!

但不要用尘土将他掩埋!

Zarter blumen glich mein kindchen,

我的宝贝像娇柔的花朵,

Halb noch tr?umend kaum erweckt,und gleich ihr von jedem

windchen,

半夢半醒 恍如隔世,须臾之间你已离去,

Rauh berührt und leicht erschreckt.

阴冷的侵袭让人害怕。

Dass er ganz ein Engel werde legt den kleinen leib zur rub!

他将成为天使,让这弱小的身体安息吧!

Aber nicht mit schwerer erde schüttet ihn mit blumen zu!

但不要用尘土将他掩埋!

(一)《哦,钟,邪恶的钟》

《两首亡儿之歌》的第一首《哦,钟,邪恶的钟》也是之前“歌曲五首”里面的第一首,可见施雷克尔对这首歌曲的重视和喜爱。该曲d小调,4 / 4拍,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第1—13小节为第一部分,第14—31小节为第二部分,第32小节到结尾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完全再现。这首歌曲的意境凄凉凝重,表达了失去孩子的怨愤之情。这里的“钟”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因此称为“邪恶的钟”,好像是它夺走了孩子的生命。

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并不难,关键是要把握住音乐的意境。歌曲一开始是左手以和声音程的音型模仿摆钟的声音,前奏部分伴奏在低音区的上下行进让人瞬间联想到钟表左右摇摆的低沉声响(见谱例1),恰到好处地营造出声乐部分第一句“哦,钟,邪恶的钟,如此沉重,声音暗哑”的音乐气氛。

开始pp力度、legato(连奏)模仿摇摆的钟声,演奏时下键不需要弹得太深,强调出每个音头即可。右手与声乐部分一同进入,这里要稍微强调出高声部的旋律音。把握住开始的情绪,第一部分后面的乐句按照谱面的要求弹奏即可。

进入第二部分,钢琴伴奏部分的音乐情绪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进入前的第13小节的第四拍(见谱例2),右手的mf力度使音乐的情绪即刻发生了转变,沉重怨愤的情绪倏然而至。

第16小节第3拍力度变为f,音乐情绪进一步加强,是紧接着的声乐部分的铺垫,“冷漠的脸犹如石头般的冰冷凝重,让我心碎欲裂!”一句可以说是全曲的高潮。第16小节第三拍直到下一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连线,但弹这个八度音时最好不要用延音踏板,这一小节的最后一个和弦其实是接下来小节的预备音,这个音也不要使用踏板,而是把踏板放在下来小节的第一个和弦上,这样一来声音就会更加清晰,而且也顾及了之后小节间的连线。

从第20小节开始钢琴伴奏的音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原来比较均匀的四分音符的一走一停变成了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切分音型(见谱例3)。

这里节奏和音型的转变形象地表现出钟表摇摆速度的加快,让人想到生命的快速流逝,表达了对死亡的无限怨愤。这部分钢琴的音乐情绪在原来f基础上推进到了ff,演奏时要注意,左手颤音的长度应该是右手第一个和弦的时值,右手的重音并不在八分附点音符,而在后十六分音符上,实际上也就是十六分音符和其后的八分附点音符才构成一组,即钟表摇摆一次的声音效果。后面再现部钢琴伴奏的音型仍然采用了这种模仿钟表快速摆动的音型,只是音乐的情绪回到了第一部分,整体的力度由强转弱。总之,弹奏时除了依据伴奏部分的表情指示外,还要顾及声乐声部情绪的变化起伏,应该以二者的高度统一为目的,这样声乐和钢琴才能构成重奏的艺术效果。

(二)《他将成为天使》

《两首亡儿之歌》的第二首《他将成为天使》变为A调,4/4拍,仍然是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第1小节到第14小节为第一部分,第15小节到第23小节为第二部分,第24小节到结尾是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这首歌曲的情绪明显不同于第一首的凄凉凝重,相比之下要明亮一些,表达了在对死亡的怨诉之后,希望亡去的孩子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详的心愿。这一点符合西方基督教的世界观,人们认为小孩死后会变成天使,这可能就是这首曲名的由来。

《他将成为天使》的钢琴伴奏音型不再是上下音程的叠加,而主要是柱式和弦的进行,以造成一种安静和谐的音乐背景。声乐部分的情绪也不再那么凝重,而是多了些向往澄明世界的美好愿望。因此,钢琴伴奏整体上尽量要弹出“夜曲”的感觉。歌曲的前奏部分即已提示出歌曲的基本情绪,这里左手是和声音程的音型加旋律音,右手是柱式和弦加旋律音,左手声部在两拍之后模仿右手声部的十六分旋律音型(见谱例4)。前奏部分的音乐给人一种在孩子离世之后,希望开始由尘世转向天堂,心情逐渐开朗的感觉。

谱例提示,右手Langsam(慢的)和左手D?mpfung(变弱),演奏时情绪要稳住,要弹得舒展一些,这既是前一首情绪释放后的停顿缓解,也是新的音乐情境的铺垫。第6小节声乐部分进入(见谱例5),伴奏部分虽然力度标记为pp,但开始仍然要强调出每一小节的第一个和弦,只是要注意音量与声乐声部的平衡。之后几个小节的第一个和弦要逐渐弱下来,这样才能使音乐的情绪更加细腻入微。

第1句“他将成为天使,这弱小的身体就要安息,”之后的“但不要用尘土将它掩埋!”的速度做了短暂加快的处理,是一种急切而祈求的语气,伴奏部分仍然以p — pp的变化为主,要注意力度的把握和音量的协调。

第二部分(第15小节)的伴奏音型发生了变化,左右手以两个八分音符为一组的音型交错行进(见谱例6)。声乐声部和伴奏声部都标有Unmerklich bewegter(不知不觉地进入),因为前面小节的钢琴伴奏造成了一种停顿感,因此这里的进入要自然而然,起头力度应该为pp,随后逐渐向p推进。这一部分的钢琴伴奏比前面的要活泼一些,但要弹得轻盈,营造一种“半梦半醒,恍如隔世”的音乐意境。

第二部分向再现部(第24小节)的过度是从第20小节第2拍开始的(见谱例7),右手的休止即为准备,之后左手休止两拍,右手两个和弦导入再现部的音乐情绪。演奏时应注意力度的细节变化,进入再现部后,除了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情绪,也要做好即将结束的准备。

第三部分虽然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但基本的伴奏音型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临近结束时右手的柱式和弦变成了八度进行,结尾部分的4个小节变成左手八度加右手和弦的进行。最后要以明亮幽静的情绪结束,歌词中诉求的“但不要用尘土将他掩埋”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而是希望死去的孩子成为天使,能够永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两首亡儿之歌》的歌词具有很强的象征性。第一首的“钟”,第二首的“天使”,前者象征着死亡,后者象征着复活,从死亡到复活是典型的基督教观念。也就是说,死亡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永生,而这种永生并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因此,所谓的“亡儿之歌”并不是“悲歌”,而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怨愤之后的希望之歌。这是演奏者应该不断研究和琢磨的地方。

四、施雷克尔艺术歌曲唱片发行的现状及意义

截至目前,施雷克爾的全部音乐作品已由欧美各大唱片公司录制出版发行,尤其是他的歌剧,有些已经发行了多种版本,例如他的第一部歌剧《火焰侠》就有Marco Polo和CPO公司两个版本;他的名作《遥远的声音》除了一张1948年的历史录音,另外还有NAXOS、Ars Produktion和Capriccio公司的三个版本;《被烙印的人》也有Marco Polo、DEP、Walhall Eternity Series等公司的多个版本。其他如合唱、管弦乐、钢琴、室内乐等作品也都有不同的版本。已出版发行的施雷克尔的艺术歌曲唱片信息如表2。

当然,这里我们主要是根据发行的CD唱片统计的,而CD唱片仅仅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被广泛使用的。至于黑胶唱片或其他介质的唱片有没有发行过施雷克尔的艺术歌曲,目前还很难进行统计。从发行量来看,施雷克尔的艺术歌曲尽管还不能与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马勒等人相比,但从近几十年的发行量来看,足以说明他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演唱他作品的歌唱家也越来越多。

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首先,他的作品要能够被后世各个时代的人们普遍接受;其次,他的创作能够集中体现一个时代的音乐风格特征;最后,他对当时或后世音乐的技术、风格和美学产生过显著的影响。从这三个方面来考量,施雷克尔的音乐作品虽然在当时被普遍接受,并一度被称为德国歌剧的未来,但随着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等新音乐风格的盛行,他这种德奥一脉的传统风格就很容易被新时期的人们所抛弃,以至于被遗忘了半个多世纪之久。近年来,一些古典音乐唱片公司如CPO、Capriccio等主要关注于历史上曾红极一时、但如今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作曲家的作品,使这些作曲家的作品重现于世,再次被人们所了解。

对于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重新发掘这些冷门作曲家的作品可能并不具有特别的意义;但对于一位从事音乐工作和研究的专业人员来说,却不能不重视对这类音乐家的研究及对其作品的演绎。因为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音乐史书籍也仅仅只是音乐发展史的概况,而并非全貌。要了解全貌就必须从面到点逐一考察,通过对比才能对一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及对过渡时期的音乐风格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们演绎和研究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都不无益处。

结 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政治和文化环境风云变幻。受其影响,音乐艺术也产生了诸多新的流派,施雷克尔即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虽然他也多少受到了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作品中也不时地出现半音化和声或泛调性的色彩特征,但他的音乐风格仍然没有脱离德奥浪漫主义的传统,这可能是他很快被人们遗忘的重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些年来他的作品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全部作品被重新演绎,其中艺术歌曲已被多位歌唱家演唱,并由多家唱片公司制作成唱片正式发行。另外,已有名为“Franz Schreker Foundation”的网站建立,里面除了施雷克尔的生平和作品年表外,并设有“新闻”栏目定期更新施雷克尔作品的最新演出信息。

目前大多数音乐史料都没有施雷克尔的相关记载和介绍,更缺乏对其特定音乐作品的专门性研究。本文也仅仅是对他的艺术歌曲的初步研究,主要是对其中两首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要了解施雷克尔艺术歌曲创作的全貌,就需要对他的艺术歌曲作品的演唱、音乐风格、钢琴伴奏等问题做全面深入的研究。只有通过不断演绎和介绍,才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演唱和研究他的作品,进而填补音乐史上的这一项空白,充实丰富音乐史料的研究成果。

◎本篇责任编辑 何莲子

参考文献:

[1][英]斯坦利·萨迪.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第22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2]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李文.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8.

收稿日期:2020-05-26

作者简介:谭赟(1983— ),女,硕士,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副教授(成都 610021)。

① 克伦佩勒和克莱伯都是20世纪的指挥大师。

② 参见[英]斯坦利·萨迪(Stanley Sadie)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第22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Franz Schreker”词条,第639~641页。英文维基百科中的“Franz Schreker”词条: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弗朗茨·施雷克尔基金:http://www.schreker.org/neu/engl/biogra/chrono/chrono.html。

① 此表翻译自[英]斯坦利·萨迪(Stanley Sadie)编:《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第22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642页,“Franz Schreker”词条。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论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性与艺术性探究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