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2021-06-28储诗敏
储诗敏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将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教学内容、问题以及数学计算等相关的生活情境。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最终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教学法;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153-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athematics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can us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reating life situations to carry out teaching work,combin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textbooks with real life,and creating teaching content,problems,and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related to life Situation.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inking ability,exploration ability,observation ability and calculation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Mathematics teaching;Life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Applied practice
为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达到教学标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还应当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计算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来对相应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制定。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日常生活感知,让学生在感知中探究数学问题,从而更加有探究动力,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师做个有心人,在生活化情境的选择上做足文章,在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方法上斟酌,利用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利用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1.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对数学在生活的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及认知,继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热情,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的目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对学生教学数学知识的时候使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把实际生活和数学理论知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继而使学生使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带来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解决,从而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最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以及记忆,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比如,在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元、角、分》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课件中有一元、一角、一分的纸币样式以及硬币样式,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钱币,让学生想起生活中在购物时所使用的钱币,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接着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回想在生活中見过或者接触过哪几个面值的钱币,然后设置一个到超市购物的情景,将提前准备好的钱币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超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到“前台”结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钱币的面值含义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体悟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更加集中注意力,对问题也感兴趣,因此,教师尽量创设生活化情境,消除学生对新知的“恐惧感”,让教学环节更加顺畅。
2.对数学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进程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逐渐开始重视教材课本内容与有效的语言表达结合这一教学要求,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避免学生由于走神或是不专心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将自身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隔阂消除,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核心操作内容是通过对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继而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引出。在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况来对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确保问题的引导性、有效性以及开放性,指导学生大胆的发散自己的思维来对答案进行推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散,继而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热情提升。比如,在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进行学习的时候,在课程一开始,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标题,然后向学生提问:“说起图形,大家脑海中会想到些什么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吗?”在学生完成思考以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对图形的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图形的相关概念,有的学生说圆形,有的学生说长方形,有的学生说正方形。教师接着提问:“那么,在生活中,有没有圆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东西呢?”学生开始联想生活中的图形,学生说:“黑板、课桌都是长方形,有的盛菜盘子是圆形。”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检验,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况。最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学生整理所学的知识内容,并且积极在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学习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热情激发,当学生解决了问题之后,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的神奇以及实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数学思维,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图形的概念,对生活中存在的图形也同样有了一定的认知,继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创设生活化的训练思维情境
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并且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水平。唯有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思维,才能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认知问题,继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下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以及吸收,唯有使学生认知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性以及实用性,才能够让学生深入认识数学所蕴含的魅力,继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训练思维。比如,在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认识方向》进行学习的时候,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以及数学训练思维得到有效的激发以及培养,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不可过于生硬死板,而是应当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在《认识方向》教学中,训练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情境设计相关思维训练的题目,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技能的训练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学生学习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以此来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记忆以及印象,同时在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时候检验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最终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当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拓张生活情境的范围,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拓张的情景之中巩固学习成果。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借助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入数学知识,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兴趣以及热情有效提高。比如,在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进行学习时,当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当积极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复习,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容梳理一遍,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及认知,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向学生呈现生活中存在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继续思考,除了这些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平行四边形,在这样的训练中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来针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以及训练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对数学计算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积极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针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把在生活实际中那些可以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情境在课堂上应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最终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教师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來,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数学,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混合运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计算题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有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够为后续的高难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深入新课改的进程,也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标准以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斟酌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训练思维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技能的训练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计算题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学生培养解题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数学思维,继而将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2]秦云峰.基于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73
[3]刘毓梅.探讨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4]宋金莲.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活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
[5]姚秋月,杨爽.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6(07)
[6]于静.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7]李俊杰.浅谈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