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主线式阅读教学实践
2021-06-28王俊芳
王俊芳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中的阅读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思维品质,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6 Reading Down the rabbit hole的第一课时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展现该课堂如何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基于文本主线设计课堂活动,重点落实核心素养中对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阅读素养;思维品质;主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011-02
【Abstract】How to implement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core literacy in classroom teaching,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and cultivate the quality of thinking in teaching,are the main issue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irst class teaching example of Unit 6 Reading Down the rabbit hole of the Oxford Forestry Edition,the second volume of the seventh grade,and shows how the class combines the concept of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design classroom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main line of the text,and focu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 literacy.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cultivation fulfill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Lide Shuren.
【Keywords】Reading literacy;Tinking quality;Main line
1.阅读核心素养
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两者相辅相成:阅读能力是阅读品格的基础,阅读品格是阅读能力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构成,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格,运用所学英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阅读品格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阅读习惯包括阅读量、阅读动机、阅读态度和自我评估。阅读习惯包括狭义上的阅读行为,还包括阅读量与阅读频率。同时,需要激发学生自发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我评估的能力。阅读体验指阅读时的主观感受,包括阅读时的情绪体验,环境体验,获得性体验等。
目前很多英语教师仍然存在重知识、轻技能,重语言、轻思维的思维定势,阅读过程支离破碎,学生思维停滞,这样的课堂不符合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思维品质的提升是阅读教学关键的目标之一,通过提升思维品质,学生才能真正具备阅读的素养,阅读教学设计对思维品质的提升非常重要,因此,应当通过进行科学的阅读教学设计,将对思维品质培养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本文尝试通过实践研究分析,进行过程性研究,展示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主线式阅读教学,基于阅读品格提升的宗旨,达到核心素养对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
2.課堂实例分析
以下将结合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6 Reading Down the rabbit hole第一课时教学实例分析在实际课堂中如何践行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素养。
(1)目标维度清晰,实操性强
阅读故事片段,了解故事内容;掌握重点词汇,体会一般过去式的用法;提高学习思维,激发想象能力。
本节课设定了三维目标,目标描述精确,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目标设定,在过程中进行评估,提升积极主动性;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目标“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促进阅读能力向阅读素养的转化;另外,知识与技能层面目标设计站在学生的角度,使用了“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任务进行限定,提升可操作性。
(2)活动环环相扣,层次结构分明
读前活动:Teacher:Look at the title,what question do you want to ask?
S1:Who jumped down the hole?
S2:Why did he jump down the hole?
S3:…
教师通过读前活动中的导入环节,直击文本主线,即Down the hole的故事发展过程,创设真实有效情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提升阅读兴趣。学生自主提问活动设计目的明确,因此能与读中活动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搭建良好阅读支架,激发阅读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带着疑问阅读,将会产生对文本主线内容的主动追问,从而启发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开放式问题作出个性化回答。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读中活动:
Fast reading:
-Go through the text and find out who was in the story?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Where did it happen?
-The story happened by the river,in the field and in the hole,there are three scenes in the story.
-The stor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areful reading:
-Read Scene 1 and find out who did the actions.
-Retell the story by using the expressions on the board.
读中活动包括略读和详读。略读活动中,教师抓住文章主线,从核心情节切入,为学生提供关键动词,为学生的进一步输出搭建有效支架,接着让学生复述文本内容,培养学生描述 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信息和分析总结的能力,促进语言
内化,形成新的联结,此活动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Further thinking:
-Can you guess what the rabbit will be late for?
-Is it a usual rabbit?
教师让学生通过猜测主人公的动机,评价主人公在文本语境中的角色,培养学生基于已有语境进行分析、批判、评价的能力。
-Why do you think so?
-How will you feel and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see the rabbit?
教师让学生描述读后感受,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经验推测和想象,发挥创新思维,这对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明显帮助。另外,问题链中的数次追问,促使学生对人物产生新认知,对文本进行评价性总结,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超出了文章字面内容,上升到逻辑层面的自我总结和思维层面的自我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和培养。
-Read Scene 3 and find out what Alice and the rabbit do.
-Imagine: Will you jump down the hole if you are Alice?
-Further think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Alice?
-Read Scene 3 and finish the mind map
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提升逻辑性思维。教师设计开放式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自身阅读体验进行概括总结,提供开放式问题帮助学生通过反思和自我调控,得出结论,生成深刻的阅读体验。
-Listen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story
-Read together and finish Part B2
朗读并体会The change of feelings,学生认真听读(输入)、体会(内化)和模仿(输出),在文章的情节发展主线推动下,纵向总结人物的感受变化,归纳,抽象概括以及抽象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读后活动:
Imagine:What will happen next?
通过小组讨论回答What will happen next?,仍然基于主线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新的情节,根据已有的主线逻辑,推断下一步情节发展,完成续写任务和小组讨论活动。整节课教学步骤设计流程合理得当,基于主线设计活动,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梳理表达信息,进行知识迁移和能力迁移,并向阅读素养转化,并且能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局限于单一文本的解读。
(3)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核心内容
教师在教授此课前,深入研究语篇文本,设计三个问题:语篇主题和内容,即What的问题;语篇深层涵义,包括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等,即Why的问题;语篇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即How的问题。本节课教师基于主线发展过程,从what(文章主题与内容),why(文章作者与主题),how(文章文体与语言)三个方面,结合文本主线设计课堂主线,进行整体阅读,多维度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内部结构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梳理结构化知识,理解文章如何为文章的主题意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对文本内涵有了创新理解,思维品质得到真正提升。
(4)作业整合资源,培养阅读品格
课后作业:
-Search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Alice in Wonderland on the Internet
-See the 3-D film produced by Walt Disney.
基于主线剧情,布置课外观看相关主题电影的任务,延伸课堂内容,拓展主题知识,通过提供不同的阅读形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5)教、学、评有机融合,强化阅读动机
课堂教学具有发散性,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学指令以启发性的提问为主,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通过追问,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创设开放的思考空间。
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动机强烈,思考积极主动,参与面非常广,大部分同学都能给出有建设性的答案。同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进入到阅读的情境里,设身处地地阅读;此外,在分享创造性的故事情节时,学生的分享和被肯定的欲望很强烈,得到教师的反馈后,学生阅读兴趣更强烈,课后阅读品格和閱读动机得到培养。
課堂氛围具有和谐性,激发大脑潜能。师生合作,生生交流融洽,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在和设计的目标高度契合条件下,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新的大脑联结,促进神经元的发展,学生能够享受英语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品格。
3.教学反思
第一,本堂课达成了所有预定目标,并且还在原有基础上激发学生自我创造的能力,充分培养各项思维品质。
第二,教师应合理限定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较宽泛,可以进一步细化,提升何种思维能力、提升方法策略、评价效果机制,用确切的词例如“分析”,“判断”来描述目的;从英语学习活动角度描述教学目标,不再使用“掌握”这样的词汇,而是改成“阅读、描述、展示”,通过评价学生完成活动的过程和效果来评价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
第三,教师应促进阅读品格的形成。结合延伸阅读,深挖情感阅读和开放阅读,进行整本书阅读,设计reading log,通过延伸阅读,验证猜想,思考书中主角值得学习的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更完善和健全的人格。
第四,教师应当审视课堂环节,及时自省反思,及时吸取经验建议,通过对日常备课的思考,将思维品质的培养变成教学常态,将阅读素养的培养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4.结语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下的阅读教学要结合更深厚的理论基础,从教学设计再到实际操作,立足于学生“如何学”,关注学生“学什么”,将核心素养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这需要教师经过不断的实践跟踪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把握精准,提高目标可测试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完整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情境,依托语篇,充分整合对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训练和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素材内容的提取、整合、内化、分析、比较、批判、评价过程则是思维品质和阅读素养提升的重要过程。
关注学情,当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动机较为薄弱时,应该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给予充分的获得感,促使孩子从单纯地为语言知识而进行阅读活动,转变为获取信息,培养综合素质而阅读。
参考文献
[1]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01):91-98
[2]纪学梅.新形势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提升策略[J].华夏教师,201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