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刍议

2021-06-28王彦军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成长成才培养对策主动性

王彦军

摘 要:越来越多的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数在逐年增加,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目前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角度出发,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策进行探讨,以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培养对策;积极性;主动性;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143-0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父母的流动性比较大,工作不稳定,居住条件比较差,很难形成稳定的学习心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本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策进行探讨。

一、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现状

1.生活环境影响,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进城务工人员每天都需要为生活而忙碌,导致孩子放学回家后得不到父母的辅导,加之生活环境等问题,很难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虽然在学校能够做到刻苦学习,但是回到家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往往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久而久之,这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信心,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只能在课上、在教师的监督下学习相关文化知识。

2.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天南地北,有些孩子在转到城市学习之前,在偏远的农村就读,其学习环境与城市学习环境有一定的差距,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学生进入城市学习,由于知识体系存在差异,学习会存在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学习习惯方面与城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能力比较弱,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存在许多不良嗜好。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需要完成家务,妨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往往会回家比较晚,有些家务需要孩子来完成。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經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有的孩子虽然只有七八岁,但是回到家中需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完成一定的家务,导致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更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妨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教师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家长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策

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想办法予以解决,化解不利因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好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教师只有对他们多进行肯定和表扬,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教师在对他们进行鼓励的同时,还可以指导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适当给他们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进城务工子女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多理解和尊重他们,多引导和帮助他们,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多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要直接批评他们,严厉呵斥他们,这不仅会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还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阴影。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手抄报评展等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这样,才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学生严格要求,用心关爱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靠制定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用心关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用心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学习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后辅导,让他们都能跟上学习进度,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对班级中个别调皮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还可以成立学习帮带小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这样学生不仅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还能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这样,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实现个性化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对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并让学生养成自主进行知识拓展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学习特长,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和发扬,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字写得比较好,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坚持练习,这样学生会在书法领域有所成就。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技巧,让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和成长。

4.家校配合,形成培养合力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此,教师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这样家长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一般来说,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很难意识到学习习惯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借助班会或班级微信交流群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让家长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可要求家长每天检查孩子的预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孩子做好课前预习,积极完成课后作业。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往往关注度不高,有些家长忙于工作,还会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为此,教师可利用微信群及时提醒,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总之,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在长时间的学习中逐渐养成。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对学生严格要求、用心关爱,重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家校配合、形成培养合力等方面入手,让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发展进步,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

[2]张青.谈谈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19(06).

[3]赵芳琴.进城务工子女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7(41).

[4]杨鸿飞.浅议农民工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6(29).

猜你喜欢

成长成才培养对策主动性
大学校园功能区规划对学生的影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