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音乐上路:学生合唱团汇报演出刍论

2021-06-28李泳龙刘菁清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合唱团音乐教学

李泳龙 刘菁清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中小学合唱团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并且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于中小学合唱团,对其汇报演出的途径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音乐教学;合唱团;汇报演出;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G623.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138-02

学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组建中小学合唱团,对提升中小学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合唱团还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给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只有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合唱团的训练,才能提升中小学生音乐合唱团汇报演出的质量。

一、选拔最佳的合唱人员

目前,多数中小学合唱团在人员选拔上基本都是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的,这种选拔方式容易导致合唱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合唱团汇报演出的需要。为了保证合唱团的汇报演出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重视合唱团人员的选拔。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音准。在对合唱团学生的音准进行考查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单音模唱,以将其最合适的音区选择出来,并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唱出音符,如果学生可以将所有的音符唱准,即可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第二,音色。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首简单的旋律,无须带歌词,将旋律的长度控制在两个小节之内,让学生借助“啊”的形式进行演唱。这样,既能对学生的音色进行考查,又能对学生的模唱能力进行检测。如果学生声音沙哑,则不建议进入到合唱团中。第三、综合能力考查。如果多数学生都满足以上两点,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如是否懂乐器、是否可以识谱、是否具有参加合唱团的经历等。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合格的合唱团人员,才能保障合唱团的质量,以更好地进行汇报演出。

二、选择合适的合唱作品

在中小学合唱团汇报演出时,合唱作品的选择尤为重要,决定汇报演出的质量。具体而言,在选择合唱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唱作品。歌曲难度过大,会导致学生在排练的时候困难重重,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因此,合唱团汇报演出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与其相符合的合唱作品,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训练中。第二,应选择一些励志的、充满正能量的合唱作品。选择的合唱作品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让学生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应选择适合条件的合唱作品。合唱作品种类繁多,教师在进行选择时,必须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是否需要领唱、有无团员可以担任领唱等,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第四,应将通俗元素融入合唱作品。教师可对近几年流行的歌曲进行编排,使其成为合唱作品。融入通俗元素,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提升汇报演出质量。第五,应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音乐教学不仅要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山童》《虫儿飞》《青春舞曲》等,这些旋律优美、轻快活泼的音乐作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六,应考虑伴奏的形式。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要对音乐伴奏的水平进行考虑,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作品,以增强合唱的表现力。

三、合唱团基本训练途径

1.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是合唱团训练的基础,只有正确呼吸,才能进行有效的合唱,进而提升合唱团汇报演出的质量。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呼吸训练。第一,无音高训练与音高训练相结合。在具体训练时,教师可让学生采取挺拔的站姿,保持愉悦的心情,要像闻花香一样,口鼻同时深吸一口气,达到肺的底部之后保持住,并根据指挥的手势将嘴唇裂开一道小缝,让气息均匀地、缓慢地呼出,并发出相应的声音。第二,整体性呼吸训练。在对学生进行整体性呼吸训练时,教师应采用灵活的训练方法,并结合趣味性较强的练声曲,引导学生在呼吸训练的同时,对合唱进行感受,激发学生合唱兴趣。第三,循环性呼吸训练。所谓的循环性呼吸就是在合唱的过程中,队员在作品的不同地方轮流换气。

2.声音共鸣训练

中小学合唱团汇报演出训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呼吸训练,还要对学生进行声音共鸣训练。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声音共鸣训练。第一,头腔共鸣训练。在具体训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打哈欠”“向远处喊人”的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体会到声音是通过人体的鼻咽腔靠前发出的,从而找到头部声音的位置。第二,母音转化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时,母音转化训练不容忽视,不仅要选择正确的母音,还要在对声音进行训练时多练习“U”这一母音,进而形成一个“U”型的通道。第三,音色均衡统一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呼吸、母音训练时,要注重学生音色统一训练。所谓的音色统一训练就是让每个队员的音色都要向全体队员形成的集体音色靠拢。

3.声部协调训练

在中小学合唱团训练中,中部声音、低部声音远远没有高声部那么上口,音准和节奏的难点比较多,因此,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先后、主次”的顺序开展训练。在统一音色之后,教师要对整个合唱团中各个声部之间的协调能力进行训练,最终使得合唱团各个声部相互配合,提升合唱水平。以《卡农》练习为例,在对学生进行声部协调训练时,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选择简短的4个小节的卡农曲,要求合唱团的所有学生都先将这一曲目演唱熟练。第二,在学生已经熟悉该曲目的基础上,对音色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干净。第三,在进行《卡农》练习的时候,学生应按照指挥的手势,使音色停留在同一个音上。

4.氣息能力训练

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气息能力训练,这常常导致合唱团训练效果不佳。任何一个音乐作品,不论是快还是慢,合唱团的学生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气息能力。可以说,在合唱团训练中,团队成员的气息能力,直接决定合唱团的声乐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气息能力训练,并贯穿于日常训练中。具体而言,在对合唱团学生进行气息能力训练时,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可借助“吹蜡烛”的方式,引导学生保持气息均匀,8拍一个单位之后,快速进行换气。第二,用鼻子快速出气,1拍一次,速度逐渐加快,并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出气均匀。

5.吐字和咬字训练

在合唱团训练中,为了提升合唱质量,真正实现曲目的传情达意,演唱者必须要做到咬字清晰,使听众在倾听的过程中,真正融入到歌曲的情感中。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吐字和咬字训练,有效解决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音准,实现高水平的合唱。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加强中小学生音乐合唱团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小学合唱团组建和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选拔最佳的合唱人员,选择最佳的合唱曲目,进行有效的合唱训练,不断提升合唱团合唱水平,以更好地进行汇报演出。

参考文献:

[1]陈剑英,张晓星.浅谈如何组建一支中小学合唱团[J].黄河之声,2017(19).

[2]蔡双骏.浅析合唱教学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与方法[J].北方音乐,2020(17).

[3]臧翔翔.关注合唱教学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基础教育参考,2020(03).

[4]张素梅.小学多声部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9(14).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合唱团音乐教学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