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021-06-28谢海轩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学科素养小学音乐

谢海轩

摘 要:舞蹈律动不仅是节奏的表达,还是对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呈现。小学生对舞蹈律动有更强敏感度,教师借助舞蹈律动开展音乐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造思维,提升学生具象认知,形塑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创设舞蹈律动,让舞蹈律动伴随音乐教学过程,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舞蹈律动;创造思维;教学质量;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132-02

舞蹈律动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开放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欢。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舞蹈律动,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给学生带来音乐力量的冲击,促进学生音乐学科认知的成长。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舞蹈律动开展音乐教学,能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舞蹈律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舞蹈律动带有舞蹈属性,要求学生充分伸展肢体,在节奏带动下进行展示。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对舞蹈律动有特殊情结,如果能够参与到舞蹈律动活动之中,其学习热情会更高。舞蹈律动带有表演性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舞蹈律动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进行精准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舞蹈律动操作体验的热情。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采菱》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旋律进行感知。为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在播放音频时,教师可给学生做舞蹈律动示范。学生看到教师随音乐起舞,自然會受到感染,很快就会加入到舞蹈律动中。在歌曲教唱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在舞蹈律动中学习。课堂学习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舞蹈律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利用舞蹈律动感知歌曲的热情,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成舞蹈表演团队,进行课堂表演活动。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组建很多表演团队,顺利启动训练程序,音乐学习进入佳境。

教师播放歌曲时增加舞蹈律动内容,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从学生迎合程度可以看出,教师增加舞蹈律动内容具有更高契合性,对学生形成的激发极为显著。教师要求学生自行组建表演团队,进行舞蹈律动表演,能激发学生热情。学生对舞蹈律动表演有更高期待,其激发作用更大。

二、舞蹈律动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舞蹈律动与学生学习诉求高度契合,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舞蹈律动的创编任务,让学生参与到创编活动之中,以激活学生思维。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律动创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创造力、探索力,这对促进学科素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舞蹈律动与歌曲伴奏相结合,或与歌曲演唱相融合,能够形成创造契机。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呈现个性化,教师要正视这种个性化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分层教学意识,给不同群体的学生以不同引导,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感知环节。例如,在教唱《愉快的梦》这首歌曲时,教师先让学生聆听歌曲,并让学生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学生从个性解读角度出发谈感受,一定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不仅能给人以轻松舒缓的感觉,还能激发人进行联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梦境进行互动交流。为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为学生推出一套舞蹈律动,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舞蹈律动。学生在学唱歌曲中进行舞蹈律动,能获得一种特别的学习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体验歌曲风格,对歌曲旋律特点进行了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梦境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在学唱歌曲时添加舞蹈律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成功激活学生音乐细胞,激活学生创造思维,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三、舞蹈律动提升学生具象认知

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音乐表现形式虽然比较直观,但其内涵却比较抽象。教师利用舞蹈律动开展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律动中形成具象化认知。音乐有极强的渗透力,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舞蹈律动操作之中,可以让学生真切地触摸到音乐的灵魂,自然形成音乐认知基础。舞蹈律动是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既要认真聆听,还要进行思考和内化,运用体态动作表达音乐生成,需要对音乐节奏、韵律、情感等因素进行综合把握,其训练价值极高。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比较直观,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歌曲时,需要借助想象进行对应思考,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大家来唱》这首歌曲描写了孩子们课间的表现,表达了孩子们学习之后自由欢快的心情。教师在教学生学唱歌曲时,可先让学生诵读歌词,并结合学生课间表现进行引导,提升学生具象认知,激发学生学唱热情。当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设计舞蹈律动任务:课间是让人难忘的,这是你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开展很多喜欢的活动,玩很多想玩的游戏,结合这些内容创编舞蹈律动,要融入更多模拟动作。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设计舞蹈律动的任务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一边学唱歌曲,一边尝试做舞蹈动作,并融入一些律动节奏。在课堂汇报阶段,学生大多能够完成舞蹈创编任务。教师要对学生个性化表现作出积极评价,并评选出一些优秀舞蹈律动,在全班推广。

教师为学生布置舞蹈律动创编任务,给学生提供了创作机会。从学生优秀表现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还是比较了解的,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小学生能够参与舞蹈律动创编活动,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舞蹈律动具有调动力量,学生对其充满期待,这无疑就是教学契机。教师准确捕捉时机投放舞蹈律动内容,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调动效果。

四、舞蹈律动形塑学生学科素养

音乐学科教学有自身规律需要遵循,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阶段,要对教法进行创新和探索,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舞蹈律动将舞蹈与律动相结合,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舞蹈律动强化了律动的特征,不能是单调的肢体运动,需要增加一些舞蹈意味,这对学生来说有更大的挑战性,也形成更多的创造机会。而如何作出合理的设计和组织,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舞蹈律动有更多看点,自然会生发更多学习成长点。

如《摇篮曲》旋律极为舒缓,其节奏也比较慢,学唱这首歌曲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反复多次地播放,要求学生跟随多媒体学唱。在学生逐渐找到节奏感以后,教师为学生推出了演绎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舞蹈律动,准备参与班级展示表演活动。学生听说要进行集体表演,都显得很兴奋。教师进行小组划分,深入到学生之中,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律动编排,并对学生训练进行监控,对学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各小组都能够顺利进入演绎环节。在课堂表演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倾情演绎。教师现场为每一个小组打分,排出小组名次。

教师为学生推出舞蹈律动表演任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他们都能够积极响应,踊跃投入到舞蹈律动训练之中。这说明教师任务设计是极为合理的,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舞蹈表演《摇篮曲》需要动作舒展,还需要增加一些表情,教师要从这些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的舞蹈律动表演更加精彩。舞蹈律动虽然属于学唱歌曲的附属品,但是具有更丰富的激发效果,能顺利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

综上所述,舞蹈律动助学作用极为丰富,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舞蹈律动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教师要正视舞蹈律动的教学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舞蹈律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建立律动自觉意识,全面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品质和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力宏.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音乐活力课堂的构建[J].北方音乐,2018(09).

[2]张洁.舞蹈律动融入小学音乐课程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0(02).

[3]周月.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北方音乐,2019(08).

[4]陈晓凤.舞蹈律动与小学音乐融合教学策略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5).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学科素养小学音乐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