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集中活动问题设计策略

2021-06-28邱霞姿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幼儿园策略

邱霞姿

摘 要:幼儿园集中活动需要问题支持,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投放者,如何提升问题设计的适合性,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幼儿认知能力、生活经历、经验积累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关注这些因素,以提升问题设计的适合性,顺利启动幼儿思维,让幼儿学习到知识,这是问题设计的目标和追求。

关键词:幼儿园;集中活动;问题设计;策略;启动思维;学习知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98-02

幼儿园集中活动中,教师需要利用问题展开具体调度,以便形成多重互动。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以提升问题设计的契合性。问题设计不能超出幼儿认知范围,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以启动不同群体幼儿思维。问题设计和投放需要开发幼儿发散思维,观照其感性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问题策略,让幼儿在不断思考交流中形成学习认知。

一、问题设计对接幼儿认知

幼儿年龄较小,对一切事物都比较好奇,教师要抓住幼儿心理,从问题设计展开教学研究,利用问题进行教学调度,以提升活动品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对幼儿认知基础有一定了解,问题内容不能超出幼儿认知范畴,这样才能让幼儿顺利启动学习思维,进行有效学习。不同年龄段幼儿,其问题关注点不同,教师在问题呈现形式上要有针对性,观察中发问、操作中发问、游戏中发问、思考中发问,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推动力。

幼儿集中活动中,教师问题设计要注意避免出现“泛问”现象,不能单纯让幼儿回答“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答案。教师也不可走极端,设计难度太大的问题。如你喜欢科学家吗?你能够说说喜欢的理由吗?前一个问题没有难度,后一个问题,会让幼儿感到无所适从。幼儿对科学家并不是很了解,不能说出更多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和投放时,需要对接幼儿认知基础,以提升问题的适应性。如观看动画片时,教师设计问题:你喜欢哪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幼儿大多能够给出明确解答,对人物展开细细解读。教师要对幼儿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积极思考,以激发幼儿参与问题解答的热情。

教师为幼儿准备问题有贴近性,其调度作用才能体现出来。幼儿开始活动后,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形成激发动力。幼儿对问题的理解比较直接,教师设计问题不能太过隐晦。幼儿对问题有选择性,说明其认知具有差异性,教师对此需要有所认识,以提升问题设计品质。

二、问题设计呈现层次梯度

幼儿生活认知具有差异性,即使是同年龄段幼儿,因家庭生活环境不一样,生活认知也存在差别。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处理,让问题有更大的覆盖面,关照到更多幼儿群体。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活动顺利展开,给幼儿提供不同的思考契机。

问题设计要体现梯度性和层次性,可以采用追问的形式展开,这样能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有利于形成思维的连贯性。比如参观画作,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这些画中有表现动物的吗?幼儿很快就能找到相关画作。教师继续追问:这幅画表现了动物的哪方面特点?作者画得像不像?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给出自己的解答。幼儿随着问题调动思维,能进行专心研究,并逐渐进入问题核心。如果可能,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自由发问,对哪些画作存在疑问都可以提出来。这样,幼儿会认真研究相关画作,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比较简单,教师也不能忽视,要细心进行解答,以培养幼儿主动发问的精神。

教师给幼儿投放问题,让幼儿自然进入问题情境之中,通过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逐渐形成答案,这个问题设计便有一定价值。幼儿对问题解读没有太严密的思路,往往还会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这是最为正常的,教师不可随意打断,而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有利于培养幼儿表述能力。问题呈现递进性,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教师需要建立相关认知,让问题推进更有条理性,赢得活动组织的主动权。

三、问题设计观照感性经验

幼儿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妨针对幼儿思维实际,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建立感性经验。幼儿理解能力较弱,在思考回答相关问题时,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窠臼之中,不仅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滑稽的答案。教师对此需要有正确认识,不能因此讥笑幼儿,而要给予幼儿更多鼓励。

幼儿进入问题环节后,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比较直观,给出的答案也显得直白,教师对此需要有预判,及时作出评价,给予更多鼓励,让幼儿建立答题信心。例如,在为幼儿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之后,教师抛出问题:兔子平时比乌龟跑得快得多,为什么比赛却输了呢?幼儿答道:兔子睡大觉了,耽误了时间。很显然,幼儿没有答到要点上。兔子因为骄傲了,所以失败了。教师继续追问:兔子为什么要去睡大觉呢?幼儿这才进入到问题核心,对兔子的态度和心理进行解析。

教师为幼儿准备思考问题,而幼儿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度发掘,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特点。教师要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找出准确答案。这个操作过程看起来有些麻烦,其实不然,幼儿思维感性特点如此,需要有这样一个操作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引导,这样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

四、问题设计体现发散思维

幼儿感性体验比较丰富,如何调度幼儿发散思维,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幼儿具有一定生活认知后,面对思考问题时,需要进行整合性分析,自然需要发散思维的支持。教师此时为幼儿投放一些适合的问题,可以给幼儿带来更多启示,促使幼儿顺利进入关联性思考之中,以便建立融合性认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切准幼儿思维现实,找到启动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调度激发作用。

锻炼幼儿发散思维,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追求目标。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切中幼儿思维特点,这样才能进行调度和激发,让幼儿在广泛思考中形成学习认知。例如,在教学歌谣《美丽的家》时,在幼儿对内容熟悉后,教师可为幼儿投放问题:我们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你的家是什么样的呢?你能够画出来吗?幼儿开始行动起来,因为对家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很快就画出清晰的轮廓。在展示时,教师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画作。幼儿在介绍过程中,需要借助想象进行展示,因为很多描绘出来的东西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得懂。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展示热情,调动幼儿展示的积极性。

教师让幼儿根据歌谣展开想象,对自己的家庭进行勾画,成功调动了幼儿的想象思维。在绘画中,幼儿用特定的方式进行展示,也许其图画很潦草,形状也不规整,但思维是清晰的。教师让幼儿自己介绍,给幼儿提供思维梳理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幼儿对自己的家庭有深厚的情感,自然会用心勾画操作,努力把家庭的美丽展示出来。教师的鼓励性评价,给幼儿带来更多信心。教师的问题设计带有特殊指向,这样的问题才有应用价值。幼儿对问题有不同敏感性,对熟悉的事物有更多回应,教师抓住幼儿心理展开设计,能提升问题调度效果。

总之,幼儿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好奇,这是重要教学契机。教师不妨利用问题展开调动,让幼儿主动进行思考,并在不断交流中夯实认知基础。教师的问题设计对接幼儿认知,体现梯度性,能够激发幼儿发散思维,激活其感性经验,形成崭新的学习增长点。问题设计、问题组织、问题投放、问题启迪、问题解读等环节,都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关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问题调度作用,让幼儿在集中活动中充满张力。

参考文献:

[1]李虹.幼儿语言故事创编活动的问题与对策探研[J].成才之路,2018(10).

[2]林世艳.当前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研究,2019(04).

[3]吴邵萍.从全园性大活动看幼儿园的课程领导力[J].幼儿教育,2019(01).

[4]齐晶晶.幼儿园数学集中教学活动的再思考[J].幼儿教育研究,2017(04).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幼儿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