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探赜

2021-06-28邹婵廖瑞欣

成才之路 2021年16期
关键词:德才兼备探究式教学思想政治

邹婵 廖瑞欣

摘 要: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关于人的发展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文章以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例,研究如何在探究式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要在“论”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在“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在“析”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在“行”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德才兼备;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6-0018-02

思想政治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主线,强化了学科属性,明确了“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关于人的发展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因此,思政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关注对学生品格、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机会经历观察、质疑、讨论、探究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实践证明,以探究为主的探究式教学符合这一要求。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以议题讨论、案例研究等方式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其核心环节在于“问题设计”,由“问”引领整个探究过程。现以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例,研究如何在探究式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一、在“论”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作为思想政治学科首位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体现,为其他素养培育提供方向指引。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所处的社会,学会理性思考,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强化责任担当,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可以联系时事热点“新冠肺炎”设计思辨性问题,促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感悟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上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了解“新冠肺炎”的相关材料;上课伊始,可以播放“日本政府及民间向中国捐献医用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的视频,接着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帮助中国抗击疫情?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新冠肺炎”的相关材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日本与中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向思考,即如果周围的国家疫情控制不利,会对日本造成什么影响?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认识到中国和日本是邻邦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哲学上的“联系”。由此,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一内涵。

二、在“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即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行为。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现实问题情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透过事物现象看本质,增强理性思考能力。

例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问题。教师进行情境问题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上问题,做好相应预设,在探究中适时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一课可供选择的情境问题有很多,调查发现学生最关心“新冠肺炎”,因此教师选择这一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设计本课的总议题:为何世界各国要共同抗击疫情?设置三个子议题:日本为什么帮助中国抗击疫情?疫情扩散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美国疫情爆发为何却拒绝从中国进口口罩?分析“日本为什么帮助中国抗击疫情”这一问题,可让学生了解联系的含义以及联系具有普遍性这一特点,明白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分析“疫情扩散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问题,可让学生了解联系具有客观性这一特点,明白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分析“美国疫情爆发为何却拒绝从中国进口口罩”这一问题,可让学生了解联系具有多样性这一特点,明白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以上问题符合理性精神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在“析”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关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同时也是公共参与的前提。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社会冲突、违法犯罪案例,通过其导致的后果促使学生意识到遵法守法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选择,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疫情爆发之后,作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进行封闭管理,但部分人却抵触这一措施,甚至在毫无防护措施的状态下上街。教师可以适时提问:疫情扩散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实上,疫情扩散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反禁令的人不但有可能传染或者被传染“新冠肺炎”,还会扰乱社会秩序,导致疫情更加严重。由此,学生可以体会到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必须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成功。这样一来,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增強法治意识,明确在社会生活中应做到遵法守法、有序参与。

四、在“行”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探究式教学以观察、质疑、讨论、探究为手段,最终目的是“行”,即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行为,进行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外在表现。从哲学上看,公共参与主要强调“做”,即实践,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公共参与素养的体现大到国际事务,小到个人生活。

受现实条件制约,很多时候无法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可以设计现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间接参与。如美国疫情爆发却拒绝从中国进口口罩,教师可以以此设置问题“美国为何拒绝从中国进口口罩”。设置这一问题并非简单地让学生意识到这一行为的不妥和矛盾之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从哲学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美国这一行为的本质,明白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各有自身的特点,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借此现实问题情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实现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相统一,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课堂的局限,引导学生由机械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将书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通过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在观察、质疑、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强化政治认同,培养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探究式教学符合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今后仍需不断探索并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改革开放40年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阶段[J].课程·教材·教法,2019(09).

[2]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1).

[3]胡琴.政史巧融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5).

[4]赵昆,孙建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1).

猜你喜欢

德才兼备探究式教学思想政治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