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2021-06-28张巧丽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中职语文文化自信

张巧丽

摘 要: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通过解读语言,让学生热爱母语、积累文字;要通过欣赏感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沉淀文化底蕴;要通过开放训练,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态度。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化自信;人文精神;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60-02

语文课程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对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思考进行探讨。

一、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基本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心放在语文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更多的渗透,这不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产生。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一些语文教师的思想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把握住时代的方向,也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革新。而且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往往只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以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扩展。还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教语言文字,不重视文化精神的传承,这不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使其产生一定的文化自信。

1.解读语言,让学生热爱母语、积累文字

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进而使学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产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中职语文教材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课文,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这些优质课文的学习,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莫言的《卖白菜》一文有着那个年代鲜明的地方语言特点。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句的理解,再对其进行具体讲解。如“箢篼”“木橛子”“侍弄”“嘟哝”“篓子”“炕席”等词语充分体现了山东及周边地方的语言特点,通过对其进行一定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南北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并且让学生对山东等地的日用工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文章中出现了“箢篼”这个词语,其指的是使用竹条等物品来编制的器具。教师可以对这项传统的手工艺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具有本土特色的工艺品的发展历程产生一定的认知,认识到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欣赏感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沉淀文化底蕴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相关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进而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自豪感。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让学生不断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进而促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时,要对文章的文化内涵进行讲解,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例如,《香炉》一文,作者塑造了阿良这一角色,人们可以发现这个外乡人身上具有当时社会上较为淡薄的同情心,并引发深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文章的“明线”“暗线”,并进行详细讲解,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文中的香炉这个实体很明显就是文章进程中的明线,而暗线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品质的褒扬。教师通过对这一暗线的讲解,可以揭示文章所蕴含的哲理,给学生的内心带来一定的冲击,让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并且能将文化传承所带来的力量充分展现出来,进而让学生真正做到敬老奉老,逐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3.开放训练,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态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开展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态度。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上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且营造一种更加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而自由的氛围,能让学生的大脑更加活跃,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以古诗词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古诗推荐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进行介绍并与同学进行分享。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依照“主题分类、收集资料、准备好诗、制作诗集、推介好诗、诵读好诗”的过程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喜好将他们分为五个小组,分别负责送别诗、战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咏史诗这五个主题。例如,在送别诗小组,有的学生选择了推荐李叔同的《送别》一诗,并对诗的写作背景和其人生经历进行了一定的讲解。李叔同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并且还受过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教育,使得其在思想上有着更加务实的倾向。而且由于其受多种文化的影响,他在回国担任教师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对美术教育进行了改革,进而诞生了这首著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这句诗充分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感受。而且在推荐这首诗的时候,学生也可以打破常规,以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并具有创意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如推荐这首诗的时候,学生可以利用歌曲《长亭送别》来对其内容进行一定的讲解,这样就拉近了诗词与同学们的距离,让他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品味,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开放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联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产生民族自豪感,进而提升文化自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因此,在中职語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把握住时代的趋势,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一种积极的态度下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真正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慧.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

[2]覃容飞.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思考[J].职业,2019(01).

[3]沈影红.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5).

[4]廖锡其.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

[5]宋德志.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与要求[J].试题与研究,2018(21).

[6]刘化宁.传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与实践刍探[J].成才之路,2019(15).

[7]沈燕.基于“文化意识”视角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天地,2018(28).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中职语文文化自信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